雪白飛龍來襲,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一體式水冷動手玩

2020.02.07 07:13PM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設計、產品、電腦硬件

在幾年前,電競產品多半以強調科技感的黑色作為主色調,並配合發光效果呈現酷炫的視覺,但隨著電競成為全民運動,越來越多品味人士、女性玩家投入電競的擁抱,電競產品也開始針對推出如白色與粉色的電競周邊,而華碩近期也推出以白色為主視覺的 White Edition ,這次介紹的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也是在這波白色熱潮中的特別版。

Subwoofer, Computer Cases & Housings, Computer System Cooling Parts, Computer hardware, Sound, Product design, Computer, Electronics, Multimedia, Design, computer cooling, technology, computer cooling, audio equipment,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s, computer case, subwoofer, audio, computer hardware, loudspeaker

▲華碩在 2018 年 Computex 推出龍神與龍王兩系列在水冷頭帶有顯示器的一體水冷,照片為龍王 120

華碩在 2018 年的 Computex 積極強化 ROG 電競品牌的產品陣線,也陸續發表包括電源供應器、水冷散熱器等產品,當時所發表的龍神 RYUJIN 、龍王 RYUO 一體式水冷以具備可顯示個人化資訊的 LED 顯示水冷頭吸引不少玩家目光,不過真正作為普及華碩一體式水冷的關鍵,則是設計較簡單的 STRIX LC 飛龍一體式水冷。

最初期的 STRIX LC 飛龍水冷散熱器搭配的仍是純黑色的無發光風扇,僅有水冷頭的電競之眼具備 RGB 光效,不過隨著電競主機板與周邊逐漸相容 RGB 光效技術,後續的 STRIX LC 飛龍也將風扇更改為具備 RGB 的版本,此次所介紹的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則是將原本黑色系的 STRIX LC 飛龍自水冷頭、水冷排到風扇全改為白色基底。

照片中提到了REPUBLIC OF、GAMERS、Ш.,跟ROG電話有關,包含了框、框、產品設計、產品、牌

▲包裝也呼應 White Edition 改為白色系

照片中提到了THE D HOIC EOF CHAM PIONS,包含了框、產品設計、設計、產品

▲雖然是紙箱,不過結構頗具巧思,掀開後外蓋的內側會呈現傾斜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的設計與標準的 ROG STRIX LC 240 RGB 相同,不過整體包括水冷排、水冷頭、橡膠水冷管路的襯套、風扇都更改為白色調,僅有水冷頭固定座蓋維持黑色,而水冷頭的電競之眼底色為鏡面。其中水冷頭的外蓋使用不導電真空金屬鍍膜 NCVM 處理, 使其呈現消光金屬質感與強固的寬溫能力。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音響器材、產品設計、設計、電子產品

▲包裝內的配件一覽

照片中提到了ШИПАИИЛИИР、38386191105101073,跟戴夫·史密斯儀器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USB閃存盤、起源、USB、電子產品

▲水冷排的白色帶有珍珠光澤

照片中包含了光、產品設計、設計、線、光

▲水冷管護套亦改為白色

照片中包含了電腦組件、產品設計、設計、產品、電腦

▲白色外框的風扇

照片中包含了輪、產品設計、輪、設計、產品

▲配有 8 組 LED 的 ARGB 設計

水冷排為 27mm 厚,顏色亦改用帶有珍珠光澤的白色漆料處理,並為了配合水冷特性,雖非如龍神搭配知名的貓頭鷹風扇,不過 ROG 團隊先前就已經專為水冷開發專屬的高效率 12 公分風扇,具備達 80.95 CFM 的風壓與 5.0mmH2O 的靜壓,並嵌入 8 個 RGB LED 使其提供 ARGB 光效,當然為了迎合 White Edition ,也改為白色外框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REPUBLIC OF GAMERS,包含了小家電、小家電、產品設計、產品、設計

▲水冷頭外殼採用 NCVM 處理

照片中提到了REPUBLIC OF GAMERS,包含了小家電、小家電、產品設計、產品、設計

▲水冷頭的光效需透過 microUSB 供電

▲盒裝內提供主機板 USB 2.0 轉 microUSB 的轉換線

照片中包含了電纜、產品設計、產品、設計、字形

▲幫浦也具備 PWM

水冷頭採用新式微通道技術,散熱片具備比傳統通道技術更高的的熱阻,對於搭配高階處理器的解熱有良好的基礎,且不同於一些一體式水冷的幫浦採持續運轉,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的風扇與水冷頭幫浦都是 4 Pin PWM 設計,可在系統低負載與閒置以低轉速降低噪音,鏡面的水冷頭上蓋在啟動後會透出 RGB 光效的電競之眼。

▲扣具系統一覽,中間的螺絲分布偏長方形的扣具是針對 AMD 平台

照片中提到了15 75、80 80,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設計、角度、產品

▲ Intel 平台有專屬底板

照片中提到了......、SOCKET AM4 LE、12 OwV,包含了電腦硬件、硬盤驅動器、電腦硬件、中央處理器、電腦

▲ AMD 底板則是使用原本的底板搭配螺絲

▲ ARGB 分接線

配件則提供針對 Intel 與 AMD 平台不同的安裝系統,其中 Intel 系統的安裝座包括強化背板與預裝在水冷頭上的扣具,而 AMD 則是僅有上方的扣具,並透過四根螺絲鎖在主機板原本的標準背板上,另外還有連接水冷頭燈效的 micro USB 轉主機板 USB 2.0 Pin ,裝配風扇與水冷排用的長短螺絲、一分二 4Pin PWM 風扇分線器,以及一對三的 ARGB 分接器。

照片中提到了01)-120-10、20-tazaa,包含了輪、輪、產品設計、設計、字形

▲水冷頭已經預先塗好散熱膏

▲輕壓扣具即可拆下與更換

▲扣具角度可多段調整,藉此避開主機板裝配可能的干涉

水冷頭的扣具只要向水冷頭頂部方向輕壓即可旋下切換,雖然 Intel 用的扣具的四個螺絲點原本就四角長短對稱,不過其扣具設計具備多個角度的轉換,可因應包括堅持電競之眼方向一定要朝特定方向,或是避開水冷管與主機板上特定組件干涉情形,比起一般只能以 90 度為單位轉向的扣具設計貼心許多。

照片中跟太平洋社區、阿迪達斯有關,包含了圈、產品、產品設計、設計

▲安裝相當簡單,可惜風扇螺絲並未提供黑色

此次裝機搭配的是中小尺寸的塔型 ATX 機箱與 AMD X570 主機平台,安裝扣具座相當簡單,完全不須使用工具,使用手指旋緊即可安裝扣具底座以及固定水冷頭,稍微可惜的是雖然整機採用白色主視覺,不過螺絲仍為全黑色,筆者認為鎖在機殼用的螺絲顏色影響不大,但固定風扇用的螺絲由漁會裸露,筆者認為應該要搭配白色螺絲較為一致。

照片中提到了たここー--』,包含了電腦機箱、電腦機箱、電腦散熱、電腦硬件、電腦

▲扣具方向可針對主板上的元件配置多段調整到最合適

雖然安裝相當容易,不過筆者認為華碩的包裝規劃對 AMD 平台使用者有個小小的缺點,就是水冷頭的保護蓋是針對 Intel 扣具,若要換使用 AMD 扣具,保護蓋就由於無法固定會容易脫落,在安裝上去前較難保護預塗的散熱膏,雖對打算更換更優質散熱膏的消費者影響不大,不過若要保護原本的散熱膏就可能要費點心思。

照片中包含了光、美容院、美女、マツエク・エアエクR.GRACE(アールグレイス)表參道、美容

▲水冷排仍會略為透出光效

雖說這次裝機搭配的 AMD Ryzen 7 3600X 原本就不算高發熱的處理器,縱使是盒裝散熱器亦可正常使用,也能夠以高階風冷達到更好的解熱,但搭配水冷仍有其好處,首先是提供更好的持續解熱能力,其次在 CPU 的高負載、高發熱情境,亦能相對風冷有更少的噪音。配合支援 ARGB 的主機板後,機箱也搖身一變成為夜電風。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顯示裝置、電腦散熱、電腦、多媒體

▲水冷的優勢在於較高階風冷更低矮,可配合緊湊型機箱

當然以筆者來說,相對高階風冷而言,水冷最有利的地方就是對機殼的高度限制較小,因為水冷安裝在主機板的高度等同只有水冷頭加上水冷管,比起動輒 15 公分以上的高階風冷機殼選擇的彈性更好,尤其如 ITX 玩家就可選擇使用高階處理器搭配緊湊設計的機箱,如 DAN Cases A4-SFX 、 Geek A60 、 STREACOM DA2 、 COUGAR QBX 系列等。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lıl.、PCMARK10,包含了筆記本電腦、Surface筆記型電腦、微軟、中央處理器、平板電腦

▲發熱並未超過 70 度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lıl.、PCMARK10,包含了軟件、英特爾核心、固態硬盤、中央處理器、電腦

▲持續解熱是一體式水冷較風冷強勢的地方

筆者把系統裝機,以 Ryzen 7 3700X 預設時脈的配置之下,在進行 PCMark 測試時,最高溫可控制在 70 度內,同時也沒有太惱人的風扇高頻噪音,顯見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解熱能力與風扇都足以應付更高階的處理器,像是筆者個人自用的 9900K 系統平台也是搭配第一版無 RGB 的 ROG STRIX LC 240 ,滿載的噪音與發熱也相當優異。

照片中提到了TOE GAMING、GEFORCE GTX,包含了電腦機箱、電腦機箱、電腦硬件、電腦散熱、中央處理器

▲即便是塔型散熱器或多或少還能幫主板元件提供對流

風冷與一體式水冷各有其優缺點,也沒有哪種設計是絕對好或是絕對不好,風冷的優點是可針對主機板進行較完整的散熱,但若是為了解決當代高階處理器,就必須使用大體積的散熱片與較高轉的風扇,如此一來在高負載的噪音也比較明顯,同時這類大型風扇也由於體積較大,裝配後會遮住較多主機版面積,若是在裝機為了如散熱膏的更換也會比較辛苦。

照片中提到了FUF GAMING,包含了汽車、頭燈、汽車、汽車設計、摩托車

▲一體式水冷除了 CPU 本身外的元件就不在散熱範圍內

一體式水冷雖然價格相對風冷較高,但藉由水冷的液體流動特性,對比風冷能更有效率將 CPU 的發熱帶走,也能有更好的持續解熱表現,當前不少高階處理器也都索性建議配合 240 甚至 360 一體水冷使用,也可見隨著當代處理器持續往高時脈、多核心發展,有時也不得不以水冷為優先考慮。

不過一體式水冷的宿命就是對主機板周邊元件的散熱較差,即便是塔型風扇也還能進行依定程度的上下或是前後的風對流,搭配如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一體式水冷的使用者進行裝機時,仍建議針對機箱內部空間的風道安裝風扇,避免內部除了 CPU 、 CPU 外的元件發熱無法被帶出。

照片中提到了ADEON,包含了汽車、汽車、汽車照明、汽車設計、摩托車

▲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可搭配其它白色系的零組件建構純白系統

ROG STRIX LC 240 RGB White Edition 為偏愛白色系的玩家提供同樣高效率、但能夠與白色主機板、白色顯示卡、白色記憶體、白色電源供應器、白色機箱等湊成一套雪白的組合,也讓過往僅能選擇黑色配件的飛龍一體式水冷增添不同的選擇。

STRIX LC 飛龍系列共有 120 、 240 與 360 三種版本,不過此次加入白色陣容的僅有 240 與 360 ,可預期的是會選擇一體式水冷的玩家多半是選擇發熱較高的高階處理器, 120 水冷的解熱能力相對不足,故 240 與 360 水冷也較被發燒玩家接受,其實光看台灣某知名電腦通路的報價上面已經不見華碩各款 120 系列水冷,就不難揣測市場接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