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冉冉,距離 2017 年 Yamaha 發表的酷女向輕休旅 Yamaha Limi 115 到今天 2020 年初,已經過了 3 年的時光。Yamaha 當時拋出這顆球,可以說是給了輕機車市場投下了一個引起不小波瀾的小石頭。
市區通勤的省油小車
由上一世代開始 就是設定為市區通勤,偶而郊外散心的個性小車。由於是升級為 125 c.c. 的 Blue Core 氣冷噴射引擎,相對於上個世代的 113 c.c. 氣冷噴射引擎,除了更環保省油以外,猜測整體的加速性能應該可以更加順暢。
目前 Yamaha 尚未釋出搭載在 Limi 125 上的 125c.c. Blue Core 新引擎的詳細數據,不過由於國外 2017 年即已經採用過同一顆引擎,性能數據應該很相近才是,也就是馬力輸出 9.39 HP (6.9 kW)) @ 8000 RPM 以及扭力輸出 9.60 Nm (~0.98 kg-m) @ 5500 RPM ,帳面上看起來不是一個很厲害的引擎,不過由於重量只有 32.1 kg 的關係,造就了 Yamaha Limi mk2 更為輕量化的車體,另外,Yamaha 也強調由於風扇葉片修改的關係,散熱效能有些提昇。
車重少5公斤 155公分身高也能駕馭
另外,這台車的重量僅有 97 公斤,比上一個世代的車少了整整 5 公斤。不要小看 5 公斤的差異,以這個量級的車來說已經可以讓騎乘者感覺更加輕快不少了。另外,這次的新款車型也強調 155 公分高的女性都可以輕鬆騎乘,如果是真的,那可是嬌小的女性福音。
因為這樣的通勤定位,前正叉、後單槍避震器以及前碟煞、後鼓煞的懸吊、制動設定已經足敷使用,在定期保養維護的時候也顯得比較便宜。長期來看這台車的配備雖然略顯簡單,但是也維護起來比較簡易,只要是回到 Yamaha 認證店,應該可以輕鬆保持車況。
不過呢,按照 Yamaha Limi 原廠使用手冊,規定的最大負載是 158 公斤,跟上一代的 Limi mk1 一樣,以原廠設定的酷女生再搭一位閨蜜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吼,2位魁武的壯漢一起騎這台車的畫面,真是不忍直睹。所以,請不要把它當成 125 c.c. 的載貨車來使用喔。
▲總載重限制於 158kg ,超載騎乘的話很危險喔。
有個性挑戰美感極限
有的人說這車很醜,挑戰美感極限,有的人說這車很有性格,椅子寬大好坐,只不過龍頭鎖的操作難度有點高。筆者則認為這是 Yamaha 一貫的風格,設計感走在世界尖端,免不了的就要挑戰人們對於美感的想像。
前一代 H 型的前燈設計以及 H 字型的歐風尾燈設計仍然保留,具個性而且寬大的座墊特性仍然保留。
▲強調乘坐舒適的騎乘三角。
▲一開始大眾難以接受,但實際上俐落的歐風外觀設計。
▲車側線條保持上代車型線條。
▲前代車型的 H 前燈設計仍然保留。
▲前踏板的菱格紋飾是車輛質感的小細節。
電裝品及舒適性配備
至於女性車主在乎的貼心的方便性,超大的 23 公升寬闊車廂空間也十分方便,不需要再額外加裝車尾的漢堡箱了。
另外,龍頭鎖前的 12V 點煙器取電座改成 USB 充電座。這個改變見仁見智,叫好的人認為可以直接插電充手機很方便;但是筆者反倒是覺得原本的 12V 點煙器取電更好,不但可以隨手機世代更新更強更快的充電器,還可以裝上吸塵器、打氣機、甚至打蠟機來使用,可以更加靈活運用。
不過呢,這次還是有比較大的內裝改善,原本龍頭鎖旁略嫌小的置物空間大幅增加,這下 700c.c. 的飲料都放的下了!
儀表板看來仍舊是全數位的版本,但是形狀略有修改,由於直播當中並沒有更加細部的實際操作影片,詳細情形可能要等到實車評測才能夠知道了。
▲ 由 12V 取電座改為 USB 插頭,好壞見仁見智。
▲空間大幅增加的龍頭鎖置物空間,現在可以放飲料了!
▲讓人不停聯想甲賀忍法帖男主角的新版儀表板,希望白天的辨識效果還好。
建議售價 72000 元起
這次暫時只有推出 2 款車型,精緻 4 色熾紅、曜灰、雪白、鈷藍的建議售價是 72,000,比上代車型的參考價略降 1,000 元。而潮型升級墨黑款則是 72,500 元,除了顏色以外唯一的差異在於座椅的裝飾紅線,是否要多付 500 元就看騎乘者的顏色喜好了。不過消光黑比較好洗吧?!
▲換了新款 125 c.c. Blue Core 引擎的建議售價比上代機型還便宜,還算有誠意。
▲有紅線編織座椅的墨黑色車型要加價 500 選配。
▲ 贈品有相當實用的高額碰撞險和 18 期 0 利率。
選配有專用行車紀錄器
值得一提的選購配備有內置物袋、隔熱座墊套以及專車專用的行車記錄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選購配備當中有個亮眼到無法忽視的存在:專車專用、前後雙錄的行車記錄器。按照官網的照片和細節說明,料號 B7Y-QHDVR-10 、價格 6,500 的選購配備,是個 CP 值、整合度都很高的產品。考慮到跟車身完整的整合、不須剪線的好處,強烈建議打算購車的讀者參考看看。以台灣的路況來講,還是很建議要裝行車記錄器。
▲座椅內置物袋可以增加不少小物儲存空間,如皮夾或是行照。
▲雖然看起來有點俗氣,但曬過太陽之後還可以直接坐上車的爽度破表。
▲整合度超高的內建式行車記錄器。
▲官網可以看到這款專車專用行車記錄器是前後雙錄規格、採用 Sony Starvis 星光夜視模組。
有趣且個性的輕量都會小車
Yamaha 作為擅長超輕型通勤機車這個產品線的一線機車大廠,果然沒有讓消費者失望。繼 Cabin勁風、Jog 50/90、Vino、Jog RS / SF、Cuxi 等車款繼續推出引領潮流的新機型來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
早期 Yamaha 製作的 2 行程引擎甚至有「操不壞的引擎」美稱,過往還曾因為這個名聲太亮,還有不少消費者死忠到非 2 行程不買的程度。筆者曾經拆過一台 Yamaha Jog 50 Type-II 小玩子的引擎,在 45000 公里高壽的情況下,冷車啟動無白煙,而且甚至動力表現完全正常、一觸即發。讀者可能會問為何要動到汽缸?拆缸的理由是原本騎紅牌公升級通勤的車主騎的不開心。
▲已經 45000 公里的 Jog 50 汽缸,可以看到汽缸頭墊片都已裂開卻不影響日常使用。
▲已經 45000 公里的 Jog 50 汽缸,缸壓已經很低,仍然一觸即發。
掛上綠牌的超輕型機車,不只是稅金極為節省,即便是投保超額險等完整保障的保險費用也極低廉。只可惜,由於環保法規的因素,傳統上 50cc 二行程引擎的綠牌機車恐怕要成為絕響了。
4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