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科科,你會為了追求一台心目中的完美筆電,而一再一再的前仆後繼、出國遠征,只為了「上京請願」嗎?這世界上還真的有一群瘋子,願意重複這樣的傻事,更有一大群胸懷匠魂的日本人,一再一再的「迎擊」這群遠自台灣的「刁民」。
延伸閱讀:
一位凡人的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上)
一位凡人的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中)
一位凡人的ThinkPad十四年回憶錄(下)
以下是幾個看起來「有點值得紀念但又似乎不那麼值得紀念」的日期。
- 2003/10/07: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大和實驗室
- 分界線:2005年聯想併購IBM個人電腦事業,筆者的x31在保固期內變成「聯想牌」。
- 2006/11/13:去關東找日本朋友開車亂跑獵殺紅葉
- 2008/11/14:只有8個人,所以稱之為「8.00壯士」
- 2010/10/29:人生第一次在日本碰到颱風登陸
- 分界線:2010年底ThinkPad日本研發團隊從神奈川秦野市搬遷到橫濱市港未來。
- 分界線:2012年ThinkPad二十週年大禮「放棄傳統七列鍵盤」。
- 2012/11/21:「ThinkPad二十週年便當」很有創意,這當然是不能吃的
- 2015/11/26:人生第一次日本單日特攻,差點累死
- 分界線:聯想內部有人在推動七列鍵盤復活,還讓2015這趟的參與者填寫「意見調查表」。
- 分界線:打了好多年的「七列鍵盤奪還作戰」,2017年底總算出現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25週年紀念機,但也很不幸的也只有這一台。一圖看懂 ThinkPad 25 七列鍵盤復刻版
- 2017/11/22: 窮到根本去不了
- 2019/11/ 27:淒風雨苦去橫濱
延伸閱讀:
無役不與的上京請願活動
除了「連一台ThinkPad都沒有」的2003年和「窮到連鬼都不想抓走」的2017年,歷屆由TPUser號召的大和實驗室之旅,不學無術的筆者均有幸躬逢其盛、無役不與,歷經了「希望經典鋼琴機S30可以靠Intel Atom而復活」、「現場拆開鍵盤下方塞滿名片的x201抱怨鍵盤下沉問題」,直到「扛著微軟Surface Book 2與Macbook Air現場比一比彰顯3:2比例螢幕跟七列鍵盤根本是天作之合」等等,往事歷歷在目,即使參訪測試設備這檔事多年來一直都千篇一律,如果可以自由選擇,筆者還寧願窩在會議室閉眼裝死。
但人總是會慢慢變老,無論是提供產品的廠商還是掏錢買單的用戶,昔日的理想和銳氣,終究會隨著年歲增長、職場歷練和社會經驗而逐漸消磨殆盡。去年十一月底的活動尾聲,已退休轉任聯想顧問的「ThinkPad之父」內藤在正的意外登場固然讓人驚喜(當然,久違的松花堂便當也是),但經過現場刁民們的連番「建議」後,他也只能用略帶無奈的神情,講出一段讓人喪氣但也不讓人感到意外的結語:
「請不要再談七列鍵盤了,以後你們就會慢慢了解為何我們會這樣做。」
現實總是殘酷的,差別只在於你敢不敢去面對它。科科。
繼續閱讀:硬科技:政治不正確的ThinkPad大和實驗室回憶錄(中) 商業的現實
如果你對於硬體世界充滿好奇,想多了解這些別的地方看不到的觀點,不妨追蹤我們的最新訊息,填上email看看免費文章不吃虧。
5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