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前 SIET 提供 PlayStation 5 工程機的場佈體驗活動後,稍早也提供零售版本供開箱與日後的體驗,第一個印象是就連包裝箱也比初代 PlayStation 4 大了一號,當前 SIE 為 PlayStation 4 設計的袋子裝進去後還會突出一截;不過今天的首波解禁僅有包括主機的外觀部分,但終於可以較不受限制的拍攝設計細節。此次解禁部分僅限未開機的主機主體,亦不能卸下側蓋。



由於主機尺寸增加,此次 PS5 的包裝盒較第一版 PlayStation 4 更大些許,內佈放有收納配件、說明書的紙盒,以及由再生硬紙保護的主機主體。



盒內主要放有 PS5 主機,底座,一隻 DualSense 控制器,一條 8 字電源線、一條 HDMI 傳輸線,以及一條 USB Type-A 轉 USB Type-C 的傳輸線。
雖然先前已經知道 PS5 相當大,但沒有看到實際比較還真的沒有感覺,直接把盒裝中與 DualShock 4 尺寸近似的 DualSense 擺放在 PS5 側蓋,就會發現 PS5 真的比 PS4 大不少,不過由於 PS5 的側蓋有顯著的弧度,其實不能像平整的 PS4 一樣想把物品擺哪裡就擺哪裡,原本想把控制器擺在邊緣但發現會滑落...



考慮到 PS5 外型設計的不對稱,此次 PS5 的盒裝就提供底座設計,避免主機外殼與桌子直接摩擦與橫放的傾斜問題,可因應主機直立或是橫放調整;而這個底座的設計也很有趣,可以進行 90 度的旋轉,當較高一面轉往扣具時,是作為直立擺放使用,而把較高一側轉轉向側面,則是作為橫放擺設;另外這個底座也有些有趣的巧思,當轉為直立擺放時,會開啟底部的收納盒,內附有固定用的一字螺絲與把主機螺絲孔蓋收起的凹槽。



當橫擺時,底座需要旋轉到看不見下方收納盒的左高右低,把後方的扣具扣在主機的側蓋上就可以,沒有額外的固定螺絲,雖然封面示意是把光碟機朝下,但實際上兩側都可以擺放,且由於此次風道設計與以往主機不太一樣,並不會因為上下相反影響散熱,後面介紹主機細節會提到。不過依照標準版配有光碟機的設計,光碟機側要朝上光碟才能正放,同時因應設計美學,另一側的 PS 標誌才會在橫擺的頂部。




至於直立擺放則是需要取下底部鎖點的保護蓋,把底座轉到前高後低後,把保護蓋轉到前高後低,取出一字螺絲與收納保護蓋,把底座扣具扣上主機後側,再使用硬幣或一字起子把螺絲鎖好。


IO 部分,此次 PS5 總共提供 3 組 USB Type-A 與一組 USB Type-C ,一組 HDMI 還有一組乙太網路孔,相較前世代省卻光纖,也許是考慮到新一代家用擴大機多半已經考慮到電視機介面整合 HDMI 訊號輸入吧,但沒有光纖還是多少覺得不勝噓唏。



先前 SIET 官方已經公布散熱結構,不過拿到實機之後能夠更直觀的理解 PS5 的散熱理念;不同於過往前幾代的遊戲機是透過對著 PCB 的下吹風扇設計散熱器,此次 PS5 是在主機主體使用熱導管與大面積散熱片導熱,再藉由鼓風設計的厚風扇把熱氣帶出主機。
風道的部分則是藉由側蓋與中框之間的縫隙進行吸氣,再自後方 IO 側的排氣孔統一把熱氣排出。由於側蓋上下均有開孔,故前面才會提到側放時上下反置並不影響風道;同時由於此次其實散熱片面機遠大於 PCB 面積,實際上主機的重心集中在光碟機一側,鼓風扇側相對輕盈。






全新的控制器 DualSense 在繼承 DualShock 系列控制器的造型之上加入 PS5 造型的設計元素,同樣以白色外層包覆黑色中框,不過比起 DualShock 4 ,握柄部分略為延長,另外基本按鍵布局雖然類似,但多了麥克風靜音鍵,而 PS 鈕也改為較像是浮雕的造型,觸控板亦自長方形改為倒梯形。其他部分則是具備收音麥克風、 3.5mm 耳麥孔,充電因應趨勢改為 USB Type-C 。




此次主機細節也有相當多有趣的設計,可說是外型設計師給玩家的一些彩蛋吧,包括顯見的 PS 標誌、藏在側板內側的一些圖案外, PS5 主機側蓋與 DualSense 的止滑紋,只要凝視就會發現實際上都是象徵 PlayStation 控制器按鍵的正方、三角、圈與叉。
接下來第二波就是更令人興奮的遊戲解禁以及與 PS4 遊戲的相容性了~也期待後續能正式開機體驗新一代遊戲的視覺以及與控制器的互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