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再次推出紓困4.0勞工個人生活補貼方案,本次以全職(全時)勞工為補助對象,符合資格者可以請領每人1萬元的補助金額。勞動部表示,全時勞工生活補貼針對投保薪資24000元以上、且薪資減幅達一定標準之全時勞工推出,預估將有80萬名勞工受惠。全職勞工個人生活補貼將分為2個申請梯次,第一個梯次將於7月12日開放線上申辦。以下介紹全時勞工個人生活補貼的申請辦法、申請資格。
- 全時勞工生活補貼線上申請:傳送門
更多紓困方案:
- 紓困4.0精進方案
- 勞工紓困貸款
- 保單紓困貸款
- 生活補貼:無固定雇主勞工
- 生活補貼:部分工時勞工
- 生活補貼:全時勞工
- 無薪假、減班勞工補助
- 疫情失業補助
- 安心即時上工補助計畫
-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 店家、餐飲服務業補助
- 紓困4.0 行政院各部會補助、紓困方案
- 各縣市紓困方案
全時勞工生活補貼申請條件:就保且薪資減少達20%
勞動部陸續推出各項紓困4.0相關方案,包括無薪假之「安心就業計畫」、針對無固定雇主勞工之「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以及適用於打工族的「部分工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
「全時勞工生活補貼」針對在職勞工推出,勞工須於4月30日已參加就業保險、受僱於同一事業單位、且2021年5月6月的薪資較4月減少20%,另外基於排富原則,勞工的投保薪資需介於24000元至34800元之間。換句話說,全時勞工生活補貼適用於照常上班但協議減薪、因疫情影響而奬金減少、或是因事假而影響工資之勞工,至於其他失業、無薪假者則適用於其他紓困方案。另外若是部分工時受僱勞工,但投保薪資在24000元以上者,同樣符合此方案的申請資格。
全職勞工生活補貼申請條件:
- 2021年4月30日已參加就業保險。
- 月投保薪資在24000元以上,34800元以下。
- 當月份的末日(5月為5月31日,6月為6月30日),於同一事業單位加保,與4月相較薪資減少達20%以上。意即,薪資減少的月份需與同年4月受僱於同一雇主。
- 未領取其他指定生活補貼者。
- 可至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投保薪資。
勞工生活補助申請:
- 全職者(投保薪資24000元以上):全時勞工生活補貼
- 打工族(投保薪資24000元以下):部分工時勞工生活補貼。
- 自營作業者(年所得低於40.8萬元):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之勞工生活補貼。
- 無薪假、減班休息者:安心就業計畫。
- 失業者:疫情失業補助。
▲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申請資格條件。若全時勞工月投保薪資低於24000元,則不符合勞基法規定。在就保方面,至少需於2021年4月底在職。
全時勞工生活補貼申請:準備薪資所得減少證明
申請全時勞工生活補貼時,勞工需上傳薪資減少20%的證明資料,資料種類包括載明勞工身分、事業單位、薪資月份、給付金額之薪資單,或是銀行的薪資轉帳紀錄。而若是無法提供薪資單或是薪資轉帳紀錄,也可以由雇主另行開立薪資減少證明,薪資減少證明同樣需載明勞工身分、事業單位與薪資月份相關事項,不過薪資減少證明需蓋公司章以利後續確認。
勞工可以於7月12日上午10點起,前往「全時勞工生活補貼線上申請」網頁申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就業保險2021年6月份的資料尚未全部納整完畢,因此補貼申請採2個階段辦理,勞工如果是6月份薪資受到影響者,需於7月23日後申請。
薪資減少證明種類:
- 薪資單,需載明勞工身分、事業單位、薪資月份、給付金額。
- 銀行薪資轉帳紀錄,含存摺封面及內頁影本。
- 雇主開立之薪資減少證明,需蓋公司章。
申請時間:
- 5月份薪資減少20%者,7月12日上午10點開放申請。
- 6月份薪資減少20%者,7月23日上午10點開放申請。
▲進入勞動部全時受雇勞工補貼網頁,點選「線上申辦」,並且確認符合申請資格。
▲依序填寫身分證字號、薪資減少月份,後續需詳細填寫薪資詳細資料、檢附薪資減少證明才可完成申請。
▲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申請教學影片。
▲若是不符合申請資格,系統也會跳出通知訊息。
不限名額發放1萬元生活補貼、符合資格皆可申請
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將一次性發放1萬元生活補貼,如果同時於2個以上投保單位投保,則同樣只能請領最多1萬元的補助款。勞工在完成申請之後,經審查符合資格者,預計可於審核完成後3日線上查詢入帳情況。
勞動部表示,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並沒有名額限制,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申請補助,因此民眾不需要擔心經費用罄的問題。而若是無法線上申請,或是沒有金融帳戶等各項問題,勞工可以採書面方式申辦,備妥紙本申請書、需檢附之各項資料,郵寄至居住地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分署辦理。
申請時間至8月31日止 諮詢電話0800-885-123
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於7月12日、7月23日分階段開放,勞工最晚需於8月31日完成申請手續。如果對於補助資格、申請辦法有所疑慮,勞工可以查詢勞動部「全時受雇勞工生活補貼」網頁,或是撥打諮詢電話0800-885-123詢問。
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