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與儲存大廠 Kingston 在 10 月底終於公布品牌首款 PCIe 4.0 的 SSD 產品 Kingston FURY Renegade SSD,雖然公布時間較其它儲存品牌晚,然而提供讀、寫皆超越 7,000MB/s 的性能表現,可說是因應新一代遊戲娛樂系統、家用遊戲機乃至創作者所需的頂尖效能產品,此次亦針對其中 2TB 容量版本進行測試。
▲ Kingston FURY Renegade SSD 僅提供無散熱片版本
Kingston FURY Renegade SSD 不僅是 Kingston 品牌首款 PCIe4.0 SSD ,亦是產品線調整後第一款冠上 Kingston Fury 的 SSD 產品,目前僅提供 M.2 介面無大型散熱片版本,為了發揮 PCIe 4.0 的效能與維持穩定性,在具備主控的上層使用薄型石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協助記憶體顆粒與主控能夠散熱,作為搭配電競筆電、電腦系統等狹小空間環境的輔助散熱。
▲上層為一張石墨烯鋁合金貼片
Kingston FURY Renegade SSD 提供 500GB 、 1TB 、 2TB 與 4TB 四種容量, 500GB 與 1TB 為單面顆粒,寫入功耗不超過 6.3W , 2TB 與 4TB 為雙面顆粒,寫入功耗不超過 10W ,全系列讀取效能皆為 7,300MB/s ,而 2TB 與 4TB 版本可達7,000MB/s 寫入性能。另外全系列皆為 180 萬 MTBF ,享有 5 年有限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此外強調是針對消費級產品使用,不適用伺服器環境。
▲採用業界效能最高的 Phison E18 主控
此次金士頓測試的 2TB 版 Kingston FURY Renegade 從側面可看到上層的貼紙較厚,底層僅有薄博一層,主要即是上層的貼紙為石墨烯鋁合金貼片,下層僅為一般貼紙;揭開貼紙後,可看到底下的主控為高階 Gen 4 產品相當主流的 PHISON E18 ,金士頓官方公布搭配的記憶體顆粒為 3D TLC 顆粒,可看到顆粒上面印有 Kingston 的標誌。
▲記憶體顆粒皆已刷上 Kingston 的標誌
測試平台部分,使用 Intel Core i9-12900K ,搭配 ROG STRIX Z690-I GAMING WIFI 、 Kingston Fury Beat DDR5 5200MHz 16GB x 2 記憶體進行測試,並將 Kingston FURY Renegade 安裝在位於上層的 M.2 插槽,同時作為安裝 Windows 11 的系統碟使用。
▲ PCMark 硬碟測試項
▲ AS SSD 測試出的性能未達理論值,但從監控軟體的發熱量似乎也未使 SSD 呈現滿載
▲ CrystalDiskMark 測試出的結果與理論值相近
▲正反面與華碩 ROG Strix Z690-I 板載散熱片組合的情況下最高溫為 57 度
主要的測試項皆為不撕掉墨烯鋁合金散熱貼片並搭配主機板板載散熱片進行測試,不過筆者由發熱情況判斷, ASSSD 似乎在測試時並未完整發揮存取效能,導致測試成績與理論值有比較明顯的落差, CrystalDiskMark 8.0.4 則與理論值相當接近,不過畢竟是高性能產品,縱使在貼有板載散熱片的情況下,進行寫入測試仍攀升到 57 度。
▲若未搭配散熱片縱使是開放環境仍會超過 73 度
▲過熱對於原本耗電就較高的寫入影響相當明顯
為了作為對照,筆者也在卸除頂部板載散熱片的情況進行存取測試,讀取的部分影響相對不明顯,不過當進行寫入時就會產生明顯的落差,可看到在寫入時溫度最高飆到 73 度,同時寫入效能也明顯下滑,直接影響約 1,300MBps 的寫入效能,顯見若為了發揮此類高階 PCIe 4.0 SSD 的效能穩定,仍須仰賴附加的散熱片才能確保不掉速。
▲雖然市面上使用 E18 主控的產品不少,然而記憶體顆粒對寫入性能的影響相當明顯
以目前市售的產品表現, Kingston FURY Renegade 2TB PCIe SSD 在存取確實是名列前茅的產品,畢竟同為 E18 主控,仍會由於記憶體顆粒不同在性能表現有所落差,尤其在寫入性能即可看出記憶體顆粒等級,而寫入可達 7,000MB/s 等級的 Kingston FURY Renegade 2TB PCIe SSD 顯然用上性能優異的顆粒,才能達到雙 7,000 等級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