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Z Fol4 與前一代相較之下,除了處理器、摺疊螢幕面板、轉軸與機身框體結構的升級外,對考慮 Galaxy Z Fold 系列的潛在消費者另一個在乎的就是相機規格的升級;在前幾代的 Galaxy Z Fold 顧慮到包括價格、結構等因素,相較同期但價格僅有一半的常規旗艦機相機表現較為遜色,此次三星也在 Galaxy Z Fold3 與更早世代的用戶的強烈建議將相機模組提升至旗艦機應有的表現。
▲ Galaxy Z Fold4 的三鏡頭模組近似中間與右方的 Galaxy S22+ 與 Galaxy S22 ,而非左方 Galaxy S22 Ultra 的四鏡頭模組
▲不使用更複雜的鏡頭模組也是有機構空間的考量
從正面規格來看, Galaxy Z Fold4 的相機使用的應是與 Galaxy S22 系列相同的三鏡頭模組,以 50MP 廣角主鏡頭搭配 12MP 超廣角與 10MP 三倍長焦,雖然仍不及 Galaxy S22 Ultra 的 108MP 主鏡頭與 3 倍光學長焦、10 倍潛望光學長焦的四鏡頭組合,不過若從先前的媒體評測評價與消費者的體驗,以 50MP 的三鏡頭配置並不遜於 108MP 元件的四鏡頭配置。
▲ 108MP 鏡頭雖然面積大與畫素高,但對焦速度、過淺的景深、模組更佔空間也是缺點
從筆者先前短時間使用 Galaxy S22 Ultra 的經驗, 108MP 廣角主鏡頭雖有大面積與高畫素優勢,但預設狀態不會以全畫素進行輸出,其次大面積感光元件也有包括光學結構、畫素資訊等影響對焦速度的因素存在,其次以手機固定光圈的特性,大尺寸搭配大光圈的 108MP 元件也會有景深偏淺的問題。
▲雖然螢幕展開高達 7.6 吋,不過內部為了轉軸機構與框體強度等可用的空間並不多
因此,筆者從個人經驗認定 Galaxy Z Fold4 所配置來自 Galaxy S22 的三鏡頭組合在理論上相對合理,此外也別忘了 Galaxy S22 Ultra 的鏡頭群會占用相當大的機構空間,雖然 Galaxy Z Fold4 乍看之下貌似面積不小,但從電池容量維持在 4,400mAh 以及遲遲未能加入原生的 S Pen 插槽就可理解受限轉軸機構、考慮到強度的雙框體設計等,若要容納更大的相機模組勢必會犧牲電池容量,然而怎麼說對一款螢幕高達 7.6 吋的新世代行動裝置,僅 4,400mAh 的電量甚至不及平價 7 吋平板,幸好 Snapdragon 8+ Gen 1 表現出色才不至於成為致命傷。
這次則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拍攝一些題材,其中包括在上市活動當日晚間三星以無人機進行長達 15 分鐘的表演,筆者以手持的方式搭配 4K 30P 進行錄製,期間未曾出現手機溫度飆升與跳出過熱警示,顯見 Snapdragon 8+ Gen 1 、 50MP 元件與機身散熱機制還有軟體調校得宜,否則部分機種以此格式進行連續錄影恐怕中途就會跳出過熱警示強制關閉部分功能,期間亦透過錄影中拍攝紀錄照片。
▲海龜象徵環保永續
▲ Galaxy Watch5
▲ Galaxy Bud2 Pro
▲ Galaxy Z Flip4
▲右邊的圖案實際是 Galaxy Z Flip4 預設佈景的花朵
在夜空中巨大的 Galaxy Z Fold44
▲ Galaxy Z Fold4 的觸控筆
由於這場表演相當經驗,也節錄自官方提供的資訊簡單介紹:「這場無人機表演動員策畫期長達 1 個月,動員 20 人團隊,以高達 500 台無人機展示此次的效果,借助日月潭的湖水希冀呈現象徵摺疊手機對稱與凹折,如同三星傳達摺疊手機 Unfold Your World 的意念。」;上面的照片是以主鏡頭錄製影片的過程透過錄影中拍攝所擷取,雖不像夜景模式般出色,不過使用在網路分享倒也不差,而且相較隨身相機容易拍攝成功。
▲一些拍攝的樣張
另外還有一些在工作空檔所拍攝的照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縮時攝影僅有 50MP 廣角主鏡頭與 3 倍光學鏡頭支援, 12MP 超廣角不支援縮時拍攝;至於整體色彩表現是屬於自然柔和,不至於過度染色或是對比過於銳利。
▲不需搭配腳架,借助摺疊螢幕與內、外螢幕的創意拍攝角度是摺疊機獨有的特色
不過摺疊機的優點就在於應用內外雙螢幕與摺疊機構的多重拍攝方式,只不過雖然 Galaxy Z Fold4 可活用外螢幕以高畫質的主鏡頭進行自拍,但畢竟 Galaxy Z Fold4 展開後面積還是不小,相較 Galaxy Z Flip4 利用封面螢幕自拍還是稍微不便,但由於 Galaxy Z Flip4 的廣角鏡頭規格不及 Galaxy Z Fold4 ,單論影像品質 Galaxy Z Fold4 仍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