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繼 2022 年推出新一代旗艦級播放機「金磚二代」 NW-WM1ZM2 與「黑磚二代」 NW-WM1AM2 後, Sony 在 2023 年則把新世代旗艦機的開發經驗與技術下放到全新次旗艦機 Walkman NW-ZX707 ,同時相較前兩個世代著重小型化與高音質的平衡, NW-ZX707 的尺碼回歸 NW-ZX2 等級尺寸,同時使用全新的設計語言,重新為 ZX 系列帶來新氣象。
▲左為 NW-WM1AM2 ,右為 NW-ZX707
Sony 自 NW-ZX507 世代重回 Android 系統懷抱,但卻又設法維持與 NW-ZX300 相同的小尺寸、高音質定位,結果就是相較封閉系統機型續航力相當低落; Sony 開發團隊在策畫新一代的 NW-ZX707 時,也更著重如何在體積、音質與續航力三者之間獲得平衡,最後的結果就是相較 NW-ZX300 大一號並趨近 ZX 系列開山始祖 NW-ZX1 與 NW-ZX2 的尺寸。
▲機身的線條更為方正
▲邊框如同嵌有一道帶狀金屬片
▲機背有著微微隆起
▲兩側的金邊點綴使機身具有出色的質感
NW-ZX707 一改前兩代圓潤的外型,採用洗鍊簡潔的「方磚」造型,機身五面平整,僅在機背止滑橡膠有著些微凸起;雖然線條較 NW-WM1AM2 更為簡約,但 Sony 透過細節設計使 NW-ZX707 不僅不顯單調,借助以左、底到右側邊帶狀隆起,宛若在機身嵌上一道飾條,並在左右兩個耳機輸出的側邊加入金色的金屬飾板點綴, 4.4mm 平衡端子一側刻有 Balanced 字樣,並在機背使用金色的 Walkman 標誌,甚至比起 NW-WM1AM2 更有精品的質感。
▲相較下面的 NW-WM1AM2 , NW-ZX707 還是相對薄了許多
根據 Sony 官方的訪談介紹, NW-ZX707 的開發專案實際上是與旗艦機 NW-WM1ZM2 、 NW-WM1AM2 併行,故架構與元件也大量取自頂級機型,同時在蒐集消費者意見後,決定了現在的尺寸與規格,有著相對 NW-WM1ZM2 、 NW-WM1AM2 更輕薄的設計,但同時在日常使用也給予相當接近的音質表現,以滿足音樂發燒友日常使用所需的表現為產品設定。
▲機身底部帶有吊飾孔
NW-ZX707 採用與 NW-WM1ZM2 、 NW-WM1AM2 相同的 5 吋 LCD 面板,雖然當前 OLED 螢幕已經相當普及,不過 Sony 的說法是考慮到 OLED 的電訊號模式會由於顯色不同有顯著的電源波動,故最後仍選擇使用 LCD ,只是是否能接受這個理由就因人而異,以筆者的想法,畢竟 NW-ZX707 並非如手機是以觀看螢幕為主要目的的裝置,螢幕只要能流暢操作即可。
▲ NW-ZX707 搭載與高階機型相同的 FTCAP3 電容(照片來源: Sony )
由於考慮到機身厚度設計, NW-ZX707 並未如旗艦機型一樣將單端與平衡線路位於電路的正反面,不過仍透過分區方式將兩個不同的架構隔開降低干擾;同時 NX-707 也如同旗艦級產品一樣搭載新世代 FTCAP3 音響電容,同時也採用優質含金焊料以及取自手機電路板工藝的填孔技術,使裝有元件的電路板表面更平整,使電訊號更為穩定。
▲機身上方的隆起就是為了這顆與旗艦機相同的緩衝用大容量電容(圖片來源: Sony )
NW-ZX707 還原封不動安裝 NW-WM1ZM2 、 NW-WM1AM2 供電緩衝相同型號的高容量固態聚合物電容,並同樣將這顆電容的電容腳轉向 90 度,然而這顆大型電容也高於其它元件,但工程師認為這顆大型電容對音質的影響相當明顯,故寧可與機構工程師協調也不願改為較小容量的電容,最後為了不讓機背過於凸起,故將上方的橡膠打薄,盡可能維持機背平整。
▲處理器為高通 Snapdragon
另外, NW-ZX707 的核心主控也自飛思卡爾的 i.MX 處理器改為高通的 Snapdragon 665 系平台,除了與 Android 系統的支援性更佳以外,這款 Snapdragon 處理器相較原本的平台也有更低的功耗,能夠因此降低電源雜訊,同時在休眠管理也更為出色,此外也由於效能的提高,能更快的處理任務並減少雜訊,值得注意的是 NW-ZX707 的電池容量仍與 NW-ZX507 相同,但續航力則由於系統與處理器獲得顯著提升。
▲單端與平衡輸出功率與 NW-WM1AM2 看齊
同時,平台的升級也為 NW-ZX707 帶來更多新功能,此次 NW-ZX707 也搭載 Sony 先行用於頂級機型的 DSD 重置引擎,能將 PCM 格式轉化為等同 11.2MHz 的 DSD 訊號進行播放,可呈現相較 PCM 更柔和的聽感;同時也具備新一代 DSEE Ultimate 音質還原技術,且可套用在藍牙傳輸提升搭配 LDAC 、 aptX Adaptive 編碼的耳機的細節資訊。
▲同樣可利用 USB 埠作為 USB DAC 使用
另外,雖然 NW-ZX707 仍不具備雙向藍牙收發功能,不過從善如流的搭載 NW-ZX507 所缺少的 USB DAC 功能,且在使用時能夠套用如 DSD 重製引擎等技術;使用的方式只須透過 USB 傳輸線連上電腦或手機即可,而在搭配 PC 時,可藉由 Windows 更新下載 Sony 專屬的音效驅動程式,搭配支援獨佔播放模式的應用程式可進一步提升音質。
▲系統為 Android 12
▲同樣有煲機計時器的彩蛋功能
其它技術細部部分, NW-ZX707 基本介面仍是依循 Android 12 的標準設計,而 W.Music 原則上與旗艦機型 NW-WM1ZM2 與 NW-WM1AM2 相同,但音樂播放時會隨著封面變更底色,另外在音量界面使用符合 NW-ZX707 新形象的金色虛擬轉盤;另外相較前一代機型, NW-ZX707 除了標準的 49kHz 石英震盪器以外,也加入 CD 規格主流的 44.1Hz 時鐘,當然先前即有的錄音帶運轉模擬畫面也同樣被繼承。
▲雖然仍為 S-Master HX 晶片,但隨著音響元件升級音質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 Sony )
從音質的角度, NW-ZX707 雖然仍使用 S-Master HX 晶片,但相對前一代 NW-ZX507 獲得顯著的提升,這也歸功硬體架構設計與用料的提升,乍聽之下已相當趨近 NW-WM1AM2 的表現,尤其在中頻的細膩度幾乎相同,不過若搭配高階耳機更為專注一些聆聽,還是會發現高頻延伸與低頻的質感略遜些許,只不過若非使用高階耳機與較專注的比較恐怕不明顯。
▲雖然調音走向趨近 NW-WM1AM2 ,不過 NW-ZX707 除了高低頻延展較差以外人聲的中頻更錢靠且上揚
然而更進一步比較, NW-ZX707 的細節調音對大眾消費者而言可能比起 NW-WM1AM2 更討喜,雖然 NW-ZX707 與 NW-WM1AM2 有著相同的最大輸出功率,理論上 NW-ZX707 的表現應該會遜於 NW-WM1AM2 ,但若有留意到筆者的敘述方式,應該會理解筆者想指出 NW-ZX707 的優勢並非音響性,而是對於大眾偏好的音樂性。
▲筆者左邊 NW-ZX707 的機背質感比起 NW-WM1AM2 更出色
在討論 NW-ZX707 與 NW-WM1AM2 調音差異前,筆者先簡單說明一下先前觀察到所謂「大眾喜愛的音樂性」。筆者先前與串流服務供應商的窗口閒聊到消費者的聆聽喜好時,對方曾提及他們嘗試讓大量的民眾聆聽相同原始來源,但在調音進行微調的音樂進行盲測,發現多數民眾容易直觀的認定「人聲前靠」的音樂較為好聽。
簡單的說, NW-ZX707 較 NW-WM1AM2 更受一般大眾青睞的關鍵即是人聲位置更為前靠,同時也較為上揚,這樣的風格也與 NW-ZX300 時期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 NW-ZX707 無論是基礎調音或是細節表現更趨近 NW-WM1AM2 ,更彰顯 NW-ZX707 的價值;雖然 NW-ZX707 的售價也直逼當時第一代的 NW-WM1A ,不過筆者單就音質甚至是超越第一代黑磚的,更不用說還有 Android 系統帶來的便利性。
▲ NW-ZX707 的音質表現相當趨近 NW-WM1AM2 ,甚至比起第一代黑磚 NW-WM1A 更出色
NW-ZX707 與 NW-WM1AM2 有著萬元的定價價差,雖然仔細比仍可感受到 NW-WM1AM2 具備更出色的音響性,但除了人耳容易察覺的範圍落差較小,加上更為討喜的調音方式,筆者認為比起當時 NW-ZX300 與 NW-WM1A 的落差更小,對於追求高音質的玩家更不會覺得因為萬元的價差被顯著妥協,且不用說系統處理器更換到更高效能與省電的高通平台,流暢度與待機電力更大為提升。
不過 NW-ZX707 與前兩世代較大的變化則是機身尺碼明顯變大,回到 ZX1 與 ZX2 等級的尺寸,雖以高階播放機不是不能接受的尺寸,且比起 NW-WM1AM2 還是小巧許多,但若偏好小型化機身設計的玩家仍可能會略為抗拒,但更大的螢幕也代表更容易操作與檢視內容,同時音質的有感升級也是在機身加大後換取的優點。
▲相較 NW-WMA1M2 有一萬元的價差但 NW-ZX707 表現仍有 8 成以上的水準
若從筆者的使用習慣與需求,假設筆者當時並未購入 NW-WM1AM2 ,筆者在看到 NW-ZX707 問世後會從中選擇 NW-ZX707 ,主要是由於以筆者日常的使用方式,筆者認為 NW-ZX707 的表現已經能合乎筆者要求,雖然並非感受不到 NW-WM1AM2 在細節處理更為出色之處,不過畢竟筆者日常使用還有能滿足高階耳機的桌上型系統,故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