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線上直播越來越便利,許多過往被用於公布消費型產品新品的大型展會活動不免受到衝擊,畢竟許多大廠除了不在活動上公布新品,小則縮減規模、甚至直接不參與活動;數位相機產業更面臨一般消費者改以智慧手機作為攝影工具,數位相機的使用族群縮減,產品型態也越來越趨向特殊化與高階化,作為數位相機品牌主場最重要的活動CP+則處在相當獨特的狀態,筆者剛好有個機會能在2024年CP+短暫停留數小時,就以筆者的觀察闡述此次看到的情況。
特殊性、高單價的數位相機成主力


筆者印象中最後一次參與CP+是在2018年,當時相機市場雖開始走下坡,但仍處在許多希冀有較高照片品質的消費者仍會購買入門數位相機的時代;不過隨著近幾年手機感光元件、數位演算技術、手機鏡頭焦段等不斷提升,可以看到許多相機品牌索性放棄以往需要衝量、利潤不高的入門相機,或是將入門相機轉化為Vlog相機產品,在2024年的CP+,各家品牌端出來的相機幾乎都沒有能稱得上入門級的產品。
以消費者使用方式界定宣傳方式









不同於台灣相機展請來大量的模特兒,在CP+僅會在幾個主打人像或動態拍攝的攤位遇見幾位模特兒,是故CP+也較少出現台灣相機展入場人員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況;作為主場,CP+的相機品牌多選擇以消費者偏好的使用方式進行聚焦,例如OM System就著重在高機動性的戶外拍攝,將微距、生態飛羽與星空作為宣傳重點,Nikon則特別為Z f以及Z fc兩款復古設計的相機打造專屬空間,還提供多項客製化產品供展示(筆者也發現知名聲優加藤英美里在開展日也到Nikon攤位體驗Zf),至於Fujifilm甫宣布的X100VI隨身定焦相機的體驗隊伍也在開展不久就大排長龍。
Touch&Try、攝影講座與交流是會場重點







畢竟CP+不像台灣的攝影展相機隨手拿起就有大量的模特兒可供拍攝,能夠親自摸到、體驗產品與鏡頭是許多參展者參觀的目的,各大相機與鏡頭品牌也都在會場提供體驗區或讓消費者將鏡頭安裝自消費者的機身體驗,另一個重點則是包括品牌與大會舉辦的各式攝影講座,包括各領域的知名攝影師、代言人或產品開發人員輪番上陣,許多講座在開始前就已有死忠的粉絲率先卡位;不過CP+也同樣面臨一些隱憂,其中品牌自行舉辦的粉絲活動越來越多,今年如在社群相當活躍的Ricoh Image就未參展(但也是由於GR粉絲幾乎都是會參與社群的鐵粉、而Pentax已無第三方鏡頭資源且用戶群相對更少),像是Fujifilm也在CP+前夕舉辦品牌活動,都是分散CP+參加者的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