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idavox音樂耳機ST-31-02評測,ZARD坂井泉水御用監聽耳機的現代轉化

2024.06.28 04:25PM

Ashidavox ST-31-02是一款以上個世紀日本錄音室知名監聽耳機為藍本的音樂鑑賞耳機,透過現代技術與針對現在大眾音樂聆聽的喜好進行轉化,但保有與初始版本Ashidavox ST-31相同的外型與結構,迎合近年復古流行的趨勢,在日本推出半年已累積銷售1,100副;近期Ashidavox也正式引進台灣市場,主打產品之一即是Ashidavox ST-31,筆者也自代理商取得樣機進行評測。

▲ST-31-02採用業務盒裝
▲採用帶螺紋的3.5mm插頭與3.5mm轉6.3mm轉換器

對於一般耳機玩家,日本Ashidavox是個較為陌生的品牌,畢竟Ashidavox雖有80年歷史,但主業是專業音訊產品而非消費產品;Ashidavox ST-31專業監聽耳機曾是1980至1990年代的日本錄音室標準之一,其中在2007年因意外離世的ZARD主唱坂井泉水也曾是Ashidavox ST-31的愛用者;隨著原始紙振膜的停產,Ashidavox ST-31在日本二手市場的價格也水漲船高,Ashidavox決定在聽到消費者需求下以新技術再造經典。

▲ST-31-02的外型秉照原始版本,不過單體技術與調音已經因應潮流與原本錄音室使用版本不同

從官方介紹,Ashidavox ST-31-02並非1:1復刻,畢竟當年的Ashidavox ST-31是為錄音室監聽需求設計,從鑑賞聆聽的角度並不見得合適,同時當年使用的紙盆振膜也早就停產,故Ashidavox選擇採用當前耳機主流的新開發薄膜振膜取代原本的紙振膜,強調音質與原版不同,但強調調性類似Ashidavox ST-31的監聽性,並具備深沉的低頻與平滑的高音,還有清晰、不混濁的聲音。

▲頭帶結構也與原版一樣相當粗勇

從外盒不難感受Ashidavox是屬於「業務產品」的品牌,即便Ashidavox ST-31-02是針對大宗消費者,但仍使用日本業務耳機常見的無印刷簡易盒裝,僅由一張貼紙表示內容物,像是Sony的MDR-CD900ST、MDR-EX800ST、MDR-M1ST等日本市場限定的非消費性耳機也都是使用類似的包裝方式,筆者個人是覺得可接受,但習慣有著精美彩色印刷還有附贈大量配件的新世代消費者能否接受就不確定了。

▲殼體獨特的類皮紋表面處理與中央的銀色同心圓

從盒裝取出Ashidavox ST-31-02,也能感受明顯的上個世紀的產品設計氛圍,相較在1989年問世的MDR-CD900ST更多了一分懷舊感,對於追求80年代氣氛的客群應該會相當喜愛;Ashidavox ST-31-02採用以皮革包付的雙頭帶機構與透過銀色轉軸結合的金屬支架,耳機外殼則有著皮革紋路,並在頂點以同心圓銀色金屬點綴,雖然看似古樸,但Ashidavox ST-31-02可是不折不扣的日本製產品。

▲頭帶調整結構階段感比較模糊,從頭上取下有時長度就會稍微改變

雖然Ashidavox ST-31-02使用新一代的單體進行調音,但整體機構則完全停留在上個世紀,也多少有些機構較為跟不上時代的小小缺憾,例如耳機本身仍採用固定線材而非當前主流的可換線,還有頭帶調整雖為為階段式但固定性較差容易滑動等,耳罩與筆者的頭型也是略有些許的「夾」,但不到Beyerdynamic DT48那種類似刑具般的暴力;不過從機構的強度考量,除了不確定性較高的線材以外,Ashidavox ST-31-02絕對是一款夠「粗勇」的業務型耳機。

▲雖是包耳大耳罩,不過隔音能力較為一般

由於筆者對Ashidavox ST-31的歷史不太熟悉,也未曾聽過原版的Ashidavox ST-31,不太確定Ashidavox ST-31原始鎖定的錄音室監聽是屬於哪個類型,不過Ashidavox ST-31-02的外型雖採封閉式設計,但隔音效果一般,筆者在辦公室使用仍多少會聽到旁人的聲音,漏音程度體感與Fostex的T60RP類似,單就隔音能力與此次代理商提供的另一款Ashidavox小耳罩耳機ST-90-07來的弱。

▲單體振膜為當前主流的PET材質,可看到內部組件盡可能採用對稱通用設計

以Ashidavox ST-31-02在日本定價(約2.2萬日幣)高於MDR-CD900ST(約1.65萬日幣)的情況下,加上相當古樸的造型,筆者一開始是對其表現有些質疑的,因為在日本2.2萬日幣是足以購買如Beyerdynamic DT770 Pro、Shure SRH840A等監聽耳機;然而實際聆聽筆者的疑慮大致上已經被解決的大半,因為Ashidavox ST-31-02的音色不僅已是現代化的風格,比起錄音室監聽用途,也更接近大眾偏好的音樂鑑賞。

▲音場意外的遼闊,不像印象中封閉監聽耳機來的狹窄

Ashidavox ST-31-02給筆者的第一印象是在封閉式結構具有相當遼闊的音場表現,即便是Sony的MDR-M1ST也不具備這樣的特質,其實已經顯露Ashidavox ST-31-02早已不是監聽為主的用途,而是一款音樂鑑賞耳機;Ashidavox ST-31-02的調音走向略顯冷調,但並非毫無情感,聲音充滿爆發性,但細部解析稍稍弱了一些,不過若多數聆聽流行音樂,這樣的解析表現是相當不錯的,也不至於過度反應條音瑕疵。

▲ST-31-02的低頻有不錯的下潛,也不會如正統舞台監聽耳機把聲音極度靠前

此外Ashidavox ST-31-02的低頻表現相當有力道,不過不是那種排山倒海的猛烈表現方式,而是可感受下潛與札實的低頻;高頻部分具有不錯的延展性,不過不至於尖銳,在頂點修飾的較為圓潤。人聲的中頻部分位置稍退,與典型舞台監聽耳機的前靠感不同,不過筆者不確定Ashidavox ST-31原版的調音是否如此。若相對Sony的MDR-M1ST,Ashidavox ST-31-02的聲音更為寬鬆、柔和,且也沒有將資訊硬逼出來的壓迫性。

▲相較耳罩的夾耳感,若頭帶長度調整不當頭頂的壓迫感更為明顯

在沿用Ashidavox ST-31監聽耳機的外型設計底下,Ashidavox ST-31-02卻已是一款以音樂鑑賞為目的的產品,筆者認為這可能是考慮到先前日本Ashidavox ST-31的市場需求追求的並非作為耳機的特質,而是由於名人的使用而被吸引,但若將以監聽為目的的Ashidavox ST-31原封不動的復刻,恐怕以監聽為目的的條音難以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

▲ST-31-02的調音不像外表來的老味,在復古外型已是新世代音樂耳機的音質水準

筆者參考幾則日本方面的比較評論,表示原始的Ashidavox ST-31聲音更為平直,Ashidavox ST-31-02的聲音則較有情感,也不難理解Ashidavox不希望使Ashidavox ST-31-02流於單純的復刻,而是針對用戶客群的喜好重新進行產品設定,在廣受歡迎的既有經典外型,為Ashidavox ST-31-02賦予全新且合宜的新樣貌。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22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7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23 個小時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6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6 個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