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USB IF強調配合歐盟以歐盟相似性認證協助成員快速驗證產品,並再次強調USB-IF認證產品才可確保性能與安全

2025.05.20 10:54PM

對於筆者而言,除了Covid-19期間以外,每年Computex都會與USB-IF總裁Jeff Ravencraft進行訪談,更新USB-IF在一年以來包括技術規格與產業相關進展;今年USB-IF總裁Jeff Ravencraft再次與USB-IF董事會主席兼技術長Rahman Ismail接受採訪,在2025年,USB-IF聚焦在USB4 V2、亦即USB 80Gbps的進展,以及配合歐盟通用USB充電器計畫的規劃。

USB4 V2與Thunderbolt 5具相容性、可實現雙向80Gbps及單向120Gbps的高速頻寬

▲示範以搭載M4的MacBook以USB4 V2輸出到Hub與兩個高解析、高更新顯示器及外接SSD

USB-IF在近年為了協助消費者更容易理解USB產品的規格與相容性,向聯盟成員要求產品標示從過往標記USB版本號碼改使用更淺顯易懂的性能指數,對於消費者而言,無論是USB連接器、USB傳輸線或充電器,皆可從標記的USB傳輸性能、USB PD的功率分辨,版號僅作為與成員及開發者溝通之用;而最新一代的USB4 V2亦即USB 80Gbps也已經由多家廠商逐漸在終端市場推出產品,其中蘋果M4晶片的大力支援可說是相當指標性的進展。

▲確認以單向120Gbps頻寬進行連接(此模式中下行將為40Gbps)

不過USB-IF再次強調,USB4 V2與Intel的Thunderbolt 5實質上具備高度的相容性,兩者的差異除了認證機構的不同以外,Thunderbolt 5等同是把USB4 V2所有的選擇功能列為強制要求,而USB4 V2則提供給成員更多的選擇性;其中搭載蘋果M4晶片的新款MacBook的USB4 V2就示範與Thunderbolt 5的同級性能,也同樣可在非對等模式實現單向120Gbps、支援多路8K HDR未壓縮高更新率訊號傳輸的頻寬。

▲USB-IF表示實際上USB4 V2可支援多路8K,但市面上8K螢幕難尋故以二路4K 240Hz進行展示

▲Kensington(做軌跡球的肯辛頓而非金士頓)的USB4 V2 Hub

▲OWC的USB4 V2外接SSD

USB-IF展示以一台M4晶片的MacBook連接到Kensington(肯辛頓)的USB4 V2 Hub,再透過DP Alt-Mode輸出到兩路4K 240Hz訊號高更新率螢幕(註:USB-IF表示實際上能輸出到8K螢幕但架設不易且選擇不多,故改以兩個4K高更新率電競螢幕示範)及OWC的USB 4 80Gbps外接SSD。USB-IF表示隨著蘋果M4裝置問世,以及如Intel預期將Thunderbolt 5納入未來晶片平台原生介面,2025年還會陸續有更多USB4 V2裝置與周邊推出。

因應歐盟通用充電器法規的配合與因應措施

▲USB-IF強調配合歐盟法規,並協助成員簡化驗證與設計的複雜性

由於歐盟開始實施基於USB Type-C介面與USB PD規範的通用充電器,USB-IF除了積極與歐盟配合並了解相關規範以外,也著手透過歐盟符合性計畫(QbS)協助聯盟成員加速開發相關產品,依據QbS計畫,當一家公司同時推出多款與USB-IF獲得歐盟符合性認證的產品時,可一次上呈99種類似產品進行獲得認證,同時歐盟符合性計畫本身由USB規範與歐盟規定作為驗證基準,使成員能夠更容易理解需要遵守的規範。

▲歐盟EPS生態設計預期會在第三季通過法案,USB-IF也同樣全力配合

此外歐盟還公布外部電源(EPS)生態設計,主要是針對像是使用USB Type-C的外部電源、無線充電版、攜帶型電池充電器等,並草擬歐盟認證的標誌以及定義其規格用途,ESP同樣要求使用USB Type-C與遵循USB PD規範,同時USB-IF的歐盟符合性計畫也支持ESP規定,此項規範預期可能在2025年第三季立法通過,無論最終規範定義是否微調,USB-IF也會傾力配合。

強調USB PD規格是一項合規規格,但也允許建立在此規格之上的專屬充電格式

▲在歐盟的法規制定通用充電器須採用USB Type-C介面以及須相容USB PD充電規範,但仍可在符合這兩大原則之上提供專屬的充電定義

由於目前USB PD的功率最高仍停留在240W,筆者很好奇如目前高階電競筆電動輒搭配300W以上變壓器的情況在歐盟該如何解套;USB-IF表示,USB-IF所制定的USB-PD標準在歐盟的規範可視為需要遵守的最低限度規格,亦即在歐盟銷售的電子產品需使用USB Type-C作為充電介面,且連接到合規的充電器與纜線時,需要至少符合USB PD標準的規格,然而在USB-IF的定義中,廠商仍可在此基礎提供客製化的供電規格。

簡單的說,像是許多中國手機品牌推出的自主充電標準使用的電壓不見得與USB PD規範相同(目前USB PD 3.2定義的電壓包括5V、9V、15V、20V、28V、36V與48V),但這些裝置連接到USB PD合規的傳輸線、充電器時仍須確保至少能以USB PD合規的方式進行充電,有些類似由高通提出的Snapdragon平台的QuickCharge仍是具備與USB PD的相容性一樣。

簡單的解釋,就是倘若屆時歐盟強制要求筆電全面採用USB通用充電器,需搭配超過300W功率充電器的機型可選擇相容USB PD 3.2規範上限的240W,但同時利用自定義的方式搭配基於USB Type-C介面的高功率變壓器進行充電,雖然如此一來可能在連接通用充電器時無法全效能輸出,不過仍屬符合歐盟法規的範疇。不過USB-IF也強調,當前240W的規格已經可滿足多數筆電的充電需求。

持續向消費者宣導USB-IF合規的重要

▲USB聯盟仍積極在全球倡導合規產品的安全、可靠、互通與性能

最後USB-IF也再度強調消費者教育的使命,強調藉由啟用全新的標誌提高消費者的規格識別以外,也積極在全球投放廣告與進行宣導,呼籲消費者應選擇合規的產品;而在聯盟成員也要求在可見的介面採用現行的識別,幫助消費者確認選擇的裝置、纜線、周邊、充電器等是否能以最高的性能執行。

▲若像是將USB Type-C連接器應用在裝置內部,即便並非採用USB協定也不需受USB認證管轄

筆者也連帶問及像是一些把USB Type-C連接器用於特殊定義的使用方式,例如華碩ROG Strix的ITX主機板就使用兩組USB Type-C連接器安裝FSP子板,或是如Framework Computer的通用模組也是使用USB Type-C連接器;USB-IF表示這些介面都是屬於裝置上非直接可見的部分,並且原本就並非以相容USB生態系為目的特殊使用方式,多半也不太會出現誤用的情況,故即便不經過USB-IF驗證也不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