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微軟 Arc 無線雷射滑鼠

by Askeing
2009.04.24 10:54PM
是[開箱] 微軟 Arc 無線雷射滑鼠這篇文章的首圖

 

購買 Razer DA 後因緣際會收到 Microsoft Arc 這隻滑鼠。
之前一直希望能有一隻無線鼠,也看上了 Arc 白色款,
雖然這支 Arc 不是白色的,但是其實看久了也很耐看 :P

Arc 的規格:

2.4 GHz 無線,使用範圍 30 英呎
雷射追蹤(似乎為 1600 DPI)
金屬材質
無線接收器收納於滑鼠底部(磁力吸附)
可折疊,收納後只佔 60% 大小
折疊後自動關閉滑鼠
電池壽命指示燈
左右對稱人體工學
Windows Flip 3D 功能(沒使用過)

Arc 的人體工學大概是指展開後的大小能讓手掌安心擺放?
因為很多地方說真的感覺不到人體工學 XD

鼠腹因為弧形而鏤空,
所以習慣「拇指+無名指夾住滑鼠」滑動的使用者會辛苦一點,
要把夾鼠的位置往前放,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再來是側鍵位置太前面,用來打電動不好用、躲老闆也不夠快。
後來發現比較好按的方式是:用食指的側面去按!
只是按側鍵就不能點滑鼠左鍵了。

左右鍵方面,聲音小聲,不像 DA 一樣清脆大聲,所以安靜很多。
按下深度較淺,但回饋力量仍很明顯,不會有段落模糊的感覺。

滾輪是有段滾輪,但前後滾動起來鬆鬆的,有滑動而不紮實的感覺。
不過滾輪下壓按鍵硬度適中,不像 DA 一樣超硬。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以攜帶性來說,Microsoft Arc 的確值得讚賞。
一般來說攜帶滑鼠最好是無線小巧,Arc 攜帶時只有原來 60% 的大小,
實際使用時又可以展開到接近一般滑鼠大小,
相對於難握的小滑鼠,這樣的設計對於行動需求高的使用者非常便利。

來看圖吧!
首先不免俗的看一下包裝。

內附有說明書、電池、收納袋(開口是小磁條吸住的)。

Arc 的底部,打開電池蓋。

這是雷射感應頭,因為外型設計,所以不在中間而跑去前面了。

無線接收器,其收納的位置在 Arc 底部的屁屁那邊。

側面照,可以看到無線接收器真的滿小的。
習慣夾鼠使用的人可能要把手指夾鼠的位置往前。
同樣的可以看到那超級前面的側鍵!
(設計這側鍵的設計師拇指有多長阿…囧)

Arc 屁股有印上 Microsoft 字樣。

Arc 頭部,隱約可以看到中間好像有縫,其實有指示燈會發光的!
(一開始也沒注意到,某次打開滑鼠才發現的。)

我們可以看到滑鼠展開使用時,很接近一般滑鼠大小。
收納之後又變得滿小一隻。
(中間那張放大可以看到藏再屁股的接收器)

收納袋口用的是磁條,會用磁力夾住開口。

同樣也來個回應頻率測試,有達到正常水準:125Hz。

最後當然再用一次大合照結尾嚕~!


小弟網誌圖文版:http://askeing.blogspot.com/2009/04/arc.html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21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22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