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OpenAI 將斥資 1150 億美元打造超級電腦
微軟和 OpenAI 將合作打造名為「Stargate」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總計花費金額將達 1150 億美元。 The Information網站取得消息指稱,微軟正與OpenAI進行更深度合作,將以超過1000億美元資金建造使用超過100萬組GPU構成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 消息來源表示,此計畫將以5期、預計6年時間完成,總計花費金額將達1150億美元,其中將打造名為「Stargate」 (註:可能源自1994年電影《星際之門》)的超級電腦,並且由OpenAI負責後續管理,預計在計畫第5期內完成。 而計畫第4期則會在微軟資料中心建造規模相對較小的超級電腦,預計在2026年上線,可能將提供Az
1 年前
OpenAI 推出 Voice Engine 技術 15 秒音檔即可生成擬真語音
OpenAI 推出 Voice Engine 技術,僅需 15 秒音檔即可生成自然合成語音,並可應用於協助病患保留聲音、跨語言溝通等用途。 日前推出可透過文字、靜態圖像生成長達1分鐘擬真影片的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Sora」之後,OpenAI稍早再次宣布推出以15秒長度聲音範本即可生成自然合成語音的Voice Engine技術。 不過,為了避免產生爭議,OpenAI目前並未對外開放使用Voice Engine技術,僅針對特定用途如協助因病逐漸喪失語言能力的病患保留其聲音,同時所有以此技術產生內容都會加上可追蹤來源的數位浮水印,避免有心人士濫用此技術。 而透過Voice Engine技術生成的
1 年前
美國眾議院禁用 Copilot 服務 避免資訊外洩
美國眾議院行政長 Catherine Szpindor 要求所有眾議院使用 Windows 作業系統的 PC 設備都必須移除 Copilot 人工智慧服務,以避免資訊外洩。 由於原因是美國網路安全辦公室認定Copilot服務會構成風險,可能將美國眾議院內部資訊外洩至未獲批准的雲端服務,因此美國眾議院行政長Catherine Szpindor要求所有眾議院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PC設備都必須移除Copilot人工智慧服務。 而微軟發言人回應表示,微軟計畫在今年夏季針對Copilot服務在內人工智慧應用工具提出指導方針,藉此符合美國政府安全要求。 不過,微軟方面暫時尚未透露預計在夏季推出的指
1 年前
美國國防部著手在F-16戰鬥機測試AI與自主駕駛技術
遠距遙控兵器已經是當代軍事技術的重點發展項目,軍用無人機也同樣成為近日許多武力衝突的關鍵兵器,隨著新一代AI技術出現,從遠距遙控兵器進一步向自主兵器發展似乎也不太意外;根據美國國防部DARPA指稱,DARPA正著手在F-16戰鬥機測試AI與自主駕駛技術。 ▲DARPA將近10年前已經示範過遠距遙控F-16,不過現在則希望進一步進入AI自主飛行(圖片來源:洛克希德馬丁) DARPA近期指出目前他們有將近70%的計畫都與AI相關,活用包括AI、機器學習與自主技術,並同時與美國的AI技術領先者Google、微軟、OpenAI與Anthropic等進行合作;其中透過舉辦挑戰賽,希冀活用生成式AI發現與
1 年前
微軟:Copilot 表現不如 ChatGPT 是因為用戶指令錯誤
微軟表示,許多用戶使用 Copilot 時並未清楚下達指令,導致 Copilot 無法正確理解使用者需求。 針對市場對於微軟旗下Copilot人工智慧服務互動表現不如OpenAI的ChatGPT服務,微軟內部員工表示實際上是未能正確下指令,同時也強調兩者使用環境還是有所差異,因此會給人有效能不同的感受。 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指稱,微軟內部員工指出不少用戶使用Copilot服務時,並未清楚下達指令,導致Copilot無法正確理解使用者實際需求,因此做出不合適的回應結果。 另一方面,多數用戶是透過Mircosoft 365服務內的Copilot功能,而此版本的Copilot主要
1 年前
微軟將於 Windows 11 24H2 版本更新移除 WordPad
WordPad 自 Windows 95 起內建於 Windows 作業系統,提供使用者檢視、編輯純文字和 RTF 檔案的功能,並提供比記事本更多的文字格式調整選項。 微軟稍早證實,將自Windows 11 24H2版本更新移除WordPad文字處理編輯器功能。 WordPad是隨著Windows 95內建,幾乎提供將近30年的功能,讓使用者能檢視、編輯*.txt純文字文檔、*.rft檔案文件,並且提供比記事本 (Notepad)更多文字格式調整選項。 不過,隨著微軟持續推廣Windows 365、Office編輯軟體,同時其檔案格式也能透過Google、蘋果或OpenOffice等第三方軟體
1 年前
LinkedIn 測試直向影片內容 搶攻影音創作者市場
LinkedIn 測試類似 TikTok 或 Instagram Reels 的直向影片內容,以吸引更多影音創作者透過 LinkedIn 分享作品。 LinkedIn近期開始測試類似TikTok或Instagram Reels的直向影片內容,藉此吸引更多內容創作者透過LinkedIn展示其作品,同時也能讓更多LinkedIn用戶透過當前流行影片拍攝格式分享內容。 目前LinkedIn尚未正式對外開放此功能,但似乎已經悄悄地向特定用戶提供測試,而LinkedIn後續也向TechCrunch網站證實將推出此功能,不過仍未透露具體上線時間。 直向影片內容除了可透過LinkedIn頁面展示,同時也會透
1 年前
台灣 RISC-V 聯盟成立 Platform SIG 及 LLM SIG 工作小組
latform SIG 工作小組旨在促進國內 RISC-V 系統晶片設計、生態系統與應用佈署上的交流。LLM SIG 工作小組則將開發 RISC-V 技術學習大型語言模型。 由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 (TwIoTA)支持成立的台灣RISC-V聯盟 (RVTA),日前宣布成立「Platform SIG」及「 LLM SIG」兩個工作小組,期望透過SIG工作小組的深度交流,促進國內產業、學術及研究單位在RISC-V領域科技應用合作,並且加速RISC-V價值鏈連結,讓台灣產業從研發、設計到應用都能具備導入RISC-V開放架構技術。 聯盟會長林志明在說明SIG工作小組的成立宗旨時指出,「RISC-V科
1 年前
X.ai 人工智慧模型 Grok 升級至 1.5 版本
Grok-1.5 提升推論能力、前後文銜接能力,並能處理更多元的內容。 Elon Musk旗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X.ai宣布,其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Grok將升級至1.5版本。 Grok-1.5將改進其推論能力,使其在編碼、數學計算效率提升,在MATH效能測試結果約為Grok-1的1倍以上,透過HumanEval測試衡量編碼內容生成與問題解決能力則約提升10%以上。 另外,Grok-1.5相比Grok-1的前後文銜接能力明顯提升,並且能對應128000個原始文字位元處理能力,同時也能處理、理解更完整內容,藉此處理更自然的對話互動,以及更複雜的指令。 而跟其他人工智慧系統不同,Elon Musk
1 年前
亞馬遜推出 Amazon One 掌紋識別 App 實體通路可刷掌紋付款
亞馬遜推出 Amazon One 掌紋識別 App,讓使用者在家就能註冊掌紋,並可在 Amazon Go 等實體通路使用掌紋付款。 亞馬遜針對Android及iOS推出名為Amazon One的新款App,讓使用者能透過個人手機註冊其掌紋識別服務,無須在Amazon Go等亞馬遜實體銷售通路排隊註冊,並且可在後續直接於亞馬遜實體銷售通路以掌紋識別方式完成支付,無須特別透過手機、信用卡或現金等方式付款。 亞馬遜的掌紋識別技術是透過分析使用者手掌下靜脈特徵,透過人工智慧方式將靜脈特徵轉為特殊數位向量數據,藉此作為使用者獨一無二的身分識別依據,並且可配合綁定支付方式,讓使用者能快速透過掌紋識別結果完
1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