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提出「Continual Compute」運算構想 取用鄰近電腦算力提昇顯示效能 打造更真實元宇宙、虛擬視覺

2021.12.17 09:04PM
照片中提到了WOOD、Session 1、Session 2,包含了步行、顯示卡、遊戲機、個人電腦、圖形處理單元

Intel表示未來能透過名為「Continual Compute」的運算方式,讓使用者能透過無線網路連接方式,藉由點對點連接方式藉助他人電腦上的顯示效能分攤運算需求,使顯示效能有限的筆電也能對應更高運算需求。

針對未來筆電等裝置端的顯示運算,Intel提出可透過網路連線方式,藉助鄰近運算裝置提昇遊戲顯示效能的方法,同時也能應用在未來元宇宙、線上虛擬視覺體驗。

由於一般筆電所搭載顯示運算效能有限,若是要對應執行高效能需求的遊戲,通常會需要透過雲端協同運算方式,或是藉由串流技術輔助運算。但是持續藉由遠端資料中心協助運算,同時也會考驗當下網路傳輸表現,即便在目前傳輸速率更高的5G網路環境下,依然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影響產生延遲。

而在Intel資深副總裁暨加速運算系統與顯示事業群總經理Raja Koduri說明中,表示能透過名為「Continual Compute」的運算方式,讓使用者能透過無線網路連接方式,藉由點對點連接方式藉助他人電腦上的顯示效能分攤運算需求,使顯示效能有限的筆電也能對應更高運算需求。

在未來越來越多元宇宙應用,以及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等全新運算平台普及化,意味日後除了仰賴遠端資料中心協同運算,亦可透過連接距離更短的鄰近裝置提昇運算效能,藉此降低網路連接影響整體運算效率情況。

由於是以點對點連接方式,透過網路上眾多電腦分攤運算效能,因此能以更有效率方式透過網路連接足夠顯示算力。同時對分享顯示算力的電腦而言,由於僅分攤其中部分效能,對於本身顯示運算效能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不過,目前此運算方式仍處於構想階段,暫時尚未有具體實際應用,但也能窺見Intel未來在顯示運算模式發展的不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