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前就傳出壹傳媒有意將虧損連連的壹電視賣出,不過當 2012 年 10 月 1 日,壹傳媒正式公告將壹電視賣給年代的老闆練台生時,還是讓人感到十分驚訝,其中決定中止壹網樂這項服務的決定,對筆者而言也有些不勝唏噓的感覺。
記得壹網樂正式推出之前,壹傳媒老總黎智英親自拍攝廣告,行銷文宣不斷提到對台灣電視台審核流程以及既有電視台業者的不滿,即便壹傳媒發出出售壹電視的公告,仍不忘再度強調它們對於前述兩點的不滿。
新聞參考連結:壹傳媒針對收購案公告,黎智英對員工的道歉信,壹電視公告
筆者這篇不談壹電視為何走到這一步,畢竟這中間有太多不再在電視圈也很難找到真正原因的問題,就從看似創新的網樂通為何會成為這波收購下的第一個被徹底捨棄的部門說起吧。
對筆者個人來說,壹電視最大的突破不是內容,也不是動畫新聞內容,而是以非有線電事業者,也非固網業者的深分推出 VOD 服務壹網樂。壹網樂的出現,就是由於壹電視一直無法通過 NCC 的電視台審核,故當時選擇遊走在遊戲規則邊緣,以 VOD 的方式,並且加上標榜提供免費申請以及基本內容的方式推出壹網樂。
至於營利模式方面,壹網樂的預期作法是透過蒐集消費者收視習慣,針對使用者收視習慣進行行為分析後,推送特定類型的廣告,希望藉由行為分析增加廣告的效益;當然這也是爭議不斷的,畢竟這是蒐集到個人使用行為的層級,不過其實也沒那麼可怕,畢竟像是臉書還有許多搜尋引擎以及網站的推薦廣告也是如此...
壹網樂的作法是讓消費者自行安裝,利用家中的寬頻網路作為傳遞媒介,播放包括即時串流以及隨選內容。壹網樂立意不錯,但畢竟壹傳媒並未涉及寬頻固網供應,使用壹網樂必須與家庭網路共用頻寬,而初期版本雖提供多種畫質選擇,不過串流內容吃頻寬的現實並未改變,若家中原本頻寬就不大,連接壹網樂不僅影像不順,連一般上網也會受到影響。
提供類似服務的中華電信的 MOD 之所以不會遭遇網路頻寬的問題,是因為 MOD 使用的是獨立的專線,與一般家庭網路服務的頻寬是分開的,即便用以傳送即時 Full HD 串流影像,也完全不影響一般家庭消費者使用網路的體驗。
當時壹網樂主打的是能提供消費者高品質與高畫質的即時節目內容,並且還能利用網路的特性,在消費者有時間觀賞節目內容時提供時光平移的功能,並且再透過可付費的方式提供多種影片、節目等隨選內容。
而一般電視收視戶的使用習慣卻也是導致壹網樂使用戶無法增加的關鍵,畢竟一般的重度電視用戶,會拿著遙控器不斷的在各電視台之間切換,直到找到吸引他的內容才停下,然而壹網樂所提供的頻道數量不用說不敵一般有線電視,就連數位無線電視以及 MOD 所提供的即時節目頻道都還要更多。
雖然壹網樂有些的免費隨選視訊內容,但除了看一陣子後就會發現免費的還是那些以外,不可否認的,有些遙控器的掌握者就是喜歡那種不斷切換頻道,彷彿大海撈針般的找到覺得有興趣的節目,是它們獨特的樂趣所在。
另一方面,由於壹電視的節目收看方法不僅可以透過壹網樂,除了壹網樂後來又在智慧手機、智慧電視通出行動版,後來節目通過申請後,也能在包括 MOD 、部份有線電視頻道還有壹電視網站直接觀看;而隨選內容則又牽涉到個人喜好問題,況且壹網樂提供的隨選內容,也有其它管道能夠取得,壹網樂就成了一個尷尬的載具...雖然它不用錢。
慢慢回想一些原因,網樂通被第一個裁撤並不意外,畢竟經營串流媒體,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從最基本的設備配送、客服、伺服器架設等,光看壹電視與網樂通的人力編制,負責網樂通的壹多媒體娛樂就佔了差不多 1/5 (不過也不過是一到三家有線電視的員工人數而已。),就不難想像這個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回收的單位會是犧牲品。
筆者認為,網樂通的形式之所以在台灣的失敗,是敗給台灣的網路頻寬體質,敗給他自己既無掌握固網,本身也不是有線電視業者,還有敗給經年月累的電視收視習慣,是這些原因的總和,造成網樂通註定下台一鞠躬的結果,筆者也大膽預言,由於產業體質的關係,台灣很難再出現如網樂通這樣沒有固網以及電視台經營背景的 VOD 服務了。
7 則回應
工作不做了,衣服的錢拖很久還沒給,而且薪水算錯,扣錢倒是算很準確!
「畢竟這中間有太多不"再"電視圈也很難找到真正原因的問題」
若是鄉民留言也就罷了,既然是篇報導/專欄,注意一下錯字好嗎?
私人恩怨訴諸公論, 只顯得氣量狹小.
我跟這家公司有仇,你懂嗎?
不懂。
真的有什麼深仇大恨講出來聽聽看吧
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快點倒閉!
幹
你好個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