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服務 AI 數位轉型 智慧醫療 Google Cloud 生成式AI 轉型智慧醫院破除穀倉效應,臺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攜手 Google Cloud 用 Gemini AI 協助護理師提升交班效率 醫療產業正積極嘗試使用生成式 AI!根據 iThome 2024 CIO 大調查,發現有 41.1% 的醫院資訊長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嘗試 Gen AI。不過實際應用到醫院運作情況又是如何? 根據業者表示,醫療院所真正把 AI 應用在日常作業的比例可能低於 5%,國內指標性醫療院所「臺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TMU-H」就是少數真正導入 AI 的代表之一。 臺北醫學大學醫療體系底下擁有 4 家醫院(北醫附設、萬芳、雙和及新國民醫院)、2 中心及 1 機構,近年積極推動醫療體系邁向醫療資訊 3.0,將部分資訊系統搬遷到雲端,讓 Google Cloud 環境協助資料的儲存、分析、並使用 Google Cl 癮特務 5 個月前
雲端服務 AI 醫療 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ai人工智慧 Amazon Web Services 台北醫學大學推出痣能達人 MoleMe ,藉 AI 分析身上的痣助民眾自主預防皮膚癌 台北醫學大學在三年前宣布攜手 IBM 導入 Waltson 華生 AI 作為輔助診斷後,今天再度宣布攜手由台北醫學大學育成催生的皮智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第一款能讓民眾進行皮膚癌自我預防檢測的免費服務"痣能達人 MoleMe ",透過 LineBot 的方式,民眾僅需回答五個簡單的基本問題,上傳一張拍攝身上痣的清晰照片,即可由 AI 判斷是否建議就診,希望透過創新服務幫助民眾判斷身上的痣是否為惡性,而今天的"痣能達人 MoleMe "是台北醫學大學與皮智的第一項醫療 AI 服務,接下來也預計推出更多的醫療 AI 應用。 人的身上原本就會出現痣,然而民眾對於突 Chevelle.fu 6 年前
科技應用 HTC 虛擬實境 vive htc vive vr HTC與台北醫學大學合作 透過Vive Pro打造全球最大VR解剖學教室 HTC未來將會持續推出更多虛擬實境應用教學內容,甚至未來將進一步延伸到進修推廣部的解剖課程學分班、高階智慧醫療EMBA,甚至結合針對國小、國中、高中開設的醫學營,讓虛擬實境能在醫學教育領域發揮更多應用。 過去與Audi等車廠,並且與建築結構、藝術展示或科技研究等應用結合,HTC稍早宣布以旗下健康醫療事業部DeepQ團隊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合作,建立全球首間最大規模的虛擬實境解剖學教室,藉由HTC VIVE Pro與虛擬實境解剖教學軟體,讓醫學解剖教學變得更容易理解,同時更容易讓學生理解人體內部結構。 透過虛擬實境方式,將能讓原本僅能憑藉一般圖文、影片解說,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同時配合可全方位改變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HTC vr DeepQ 台北醫學大學攜手 HTC DeepQ ,以 VR 技術呈現新世代解剖教室 新一代的科技正逐漸在醫療領域發酵,台北醫學大學繼先前宣布與 IBM 合作,導入 IBM Watson 作為腫瘤診斷輔助後,今天宣布攜手 HTC 旗下醫療事業部 DeepQ ,建構基於 VR 的解剖學教室;在此新型態的解剖學教室架設 10 套 HTC Vive Pro ,可作為單人自主學習或是由教師引領多位學生進入相同的虛擬實境中進行教學。 藉由 VR 技術,使醫學解剖學得以立體可視化,由於大體老師的捐贈數量有限、同時也無法重複使用,也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接觸大體解進行解剖,過往解剖學僅能仰賴 2D 的內容或是平面的 2D 影像,但藉由 VR 可使過往 2D 的學習教材變成 3D 立體,不再需要靠 Chevelle.fu 6 年前
科技應用 ibm watson ibm watson醫生診斷輔助系統 ibm watson 癌症 ibm watson research center ibm watson 醫療 台北醫學大學導入 IBM Watson for Oncology ,提供腫瘤科醫生醫療建議以及更易與患者家屬溝通 IBM 的 Watson 人工智慧越來越與人類生活結合,在國外也被用於醫療輔助領域,而稍早台北醫學大學也宣布導入這套由美國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所培訓的 IBM Watson for Oncology 人工智慧癌症治療輔助系統,作為腫瘤科醫師的診療助手,以海量的資料分析結果幫助醫師做出療程建議,並且以系統化資訊使醫生在與患者、家屬溝通時更易提出相關數據給予說明。這套系統將導入北醫體系的台北癌症中心、北醫附醫、萬芳與雙和診間。 這套系統的培訓過程並非一味的進行數據分析,而是將具備學習能力的 Watson 平台當成學生一般閱讀大量醫學期刊、文獻、教科書、臨床文件資料等,讓 Watson 一步一步建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