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資深副總 Eddy Cue 接受採訪時坦承他聽不出無損音質差異,表示空間音訊才是 Apple Music 的大未來
蘋果在 5 月 17 日針對 Apple Music 推出兩項針對訂閱用戶的免費升級,其一是推出基於 ALAC 的 Loseless Audio 無損音質(蘋果中文官方定名為保真壓縮),以及基於 Dolby Atmos 的 Spatial Audio 空間音訊,而在官方的新聞稿當中,蘋果將焦點放在空間音訊上,對於無損音質就相對輕描淡寫;蘋果資深副總裁 Eddy Cue在接受 Billboard 採訪時的說法應該可視為蘋果著重空間音訊的原因,他認為空間音訊是 Apple Music 的大未來,而他個人分辨不出無損音質,但確實無損音質可以滿足一小部分發燒使用者。 Eddy Cue 表示, Appl
4 年前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無損音質與高音質是否有必要性、繞過 SRC 的 Bit-Perfect 能帶來哪些聽感差異
雖然無損音質與高音質串流服務已經在市場上出現好一陣子,但如同真無線耳機蘋果也不是第一家作卻捲起市場浪潮一樣,隨著蘋果於 Apple Music 推出所謂的高保真壓縮音質、實際上就是台灣音響界慣稱的無損壓縮後,無損音質與高音質瞬間成為許多人探討的熱門話題,但無損音質的效益是否真的明顯,筆者將花一些篇幅自理論概念到實際層面的差異做簡單的概論,不過以下的論點皆是著重在容易理解,故部分的敘述並非相當精確。 何謂無損音質?我們平常聆聽的音樂又是甚麼音質? ▲無論是 AAC 、 MP3 都屬於破壞性壓縮,而 FLAC 與 ALAC 則是無損壓縮 在介紹細節之前,先來談談所謂的無損音質是甚麼;從筆者的概念與
3 年前
AirPods Pro(第2代)搭配MagSafe充電盒(USB-Type-C)是支援LC3編碼的LE Audio耳機,低延遲保真壓縮音訊是為Vision Pro沉浸體驗開發的專屬協定
蘋果Apple在台灣開賣AirPods Pro(第2代)搭配MagSafe充電盒(USB-Type-C)後舉辦一場線上媒體問答活動,不過一如預期蘋果對於偏向未來性的問題仍三緘其口,諸如是否導入5GHz頻段、是否開放更多裝置使用低延遲保真壓縮格式等都無法得到正面的答案;但在問答的其中筆者還是留意到蘋果透露兩項與音訊格式關聯較大的資訊,從結果來說包括AirPods Pro(第2代)搭配MagSafe充電盒(USB-Type-C)在內使用H2晶片的蘋果無線耳機等同是LE Audio Ready的產品,另一個是低延遲保真壓縮格式的優先應用是為了結合空間音訊強化Vision Pro的沉浸感,並非以更高音
1 年前
Sony HT-AX7 可攜式劇院評測,為行動裝置追劇族打造的空間音響三角力場
現在利用手機、平板的追劇族越來越多,也不乏租屋族、學生或搶不到電視的人在家中、房間追劇,但畢竟行動裝置的聲音表現有限,要進一步提升聲音的沉浸感還是要搭配耳機或是喇叭,不過耳機除了長時間配戴悶熱以外也容易造成聽感的疲勞,但一般可攜式的喇叭多半音場表現不佳, Sony 近期公布一款結合家庭劇院與行動喇叭概念的跨界產品 HT-AX7 ,打著可攜式劇院系統的名義,以獨特的數位聲學技術,為行動追劇族提供獨特的空間音響三角力場。 ▲硬殼盒裝使用 Sony 專利複合纖維材質 ▲盒裝配有 PPS 協定的充電器,最大功率 45W HT-AX7 的硬盒包裝使用 Sony 專利的植物纖維複合材質 Original
1 年前
Sony的360 VME虛擬混音環境技術是甚麼,這項技術的目的又為何能利用耳機改變混音工程生態
Sony在2023年推出第一款為混音後製設計的背開放式耳機MDR-MV1,除了提供不同於MDR-CD900ST/MDR-7506、MDR-M1ST等封閉式監聽耳機的開放設計以外,MDR-MV1最重要的目的即是作為Sony全新專業錄音技術360VME(360 Virtual Mixing Environment /360虛擬混音環境)的重要搭配工具;光聽Sony與360VME,可能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是與360 Reality Audio相關的技術,但360VME的目的不僅止於製作360 Reality Audio,而是用以改變混音產業的工作模式,為專業混音與後製提供更多製造彈性,甚至在Covid
1 年前
Sony為遊戲空間音訊釋出Gaming Virtualizer by 360 Reality Audio套件,使遊戲玩家能以耳機感受低延遲的空間音訊
Sony推出的空間音訊技術360 Reality Audio(360RA)是一項進階的空間音訊技術,透過為不同頻率設定指定空間位置,甫以耳型的掃描分析,相較一般通用空間音訊能為使用者提供更量身訂製的空間體驗,現在除了靜態的音樂、影像外,Sony也著手在遊戲領域推廣360RA,推出Gaming Virtualizer by 360 Reality Audio技術,其中日本、美國、英國、中國等多家遊戲公司與工作室已進行相關測試,包括COLOPL Co., Ltd. 、Cygames Co., Ltd. 、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 Co., Ltd. 、Niantech
10 個月前
Sennheiser HD 490 PRO與Sony MDR-MV1兩款開放式監聽耳機選擇建議,德、日開放監聽耳機的終極抉擇
Sony在2013年由旗下專業音訊解決方案部門Sony Professional推出品牌第一款開放式監聽耳機MDR-MV1,而Sennheiser則在2024年推出售價與鑑賞級耳機相當的開放式監聽耳機HD 490 PRO;兩款耳機皆鎖定混音與後製需求,同時又不約而同採用背開放設計,對於想購買開放式專業監聽耳機的消費者勢必會拿來正面比較,筆者則以兩款耳機的設計特質、聆聽經驗提供個人建議。 不約而同的耐用與易維護導向的造型設計 ▲兩款耳機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新一代開放監聽耳機 ▲HD 490 PRO兩側皆可入線,MDR-MV1由左側入線 ▲Sennheiser的4Pin Mini-XLR插頭選擇較少,
1 年前
Beats 發表採用 Apple H1 晶片、支援蘋果空間音訊與主動降噪的運動真無線耳機 Beats Fit Pro
蘋果旗下音樂品牌 Beats 繼推出具備主動降噪技術的真無線耳機 Beats Studio Buds 後,再度宣布針對運動訓練的真無線耳機 Beats Fit Pro ,除了具備主動降噪技術外,藉由搭載蘋果 Apple H1 晶片,與第三代 Air Pods 同樣具備基於頭部追蹤的空間音訊功能。 Beats Fit Pro 預計 11 月初於美國上市、 12 月初在中國推出,其它區域則將在 2022 年初推出,預計售價 199.99 美金,提供紫色、灰色、白色與黑色。 ▲ Beats Fit Pro 具備主動降噪與支援空間音訊 Beats Fit Pro 是一款針對高強度運動訓練的產品,藉由分
3 年前
Sennheiser開放式專業監聽耳機HD 490 Pro Plus評測,以混音後製工程為目的中性深海味
Sennheiser除了消費級耳機以外,其專業耳機也廣泛被使用在各式專業監聽領域,舉凡電視台的錄影監聽、廣播監聽、舞台監聽、DJ監聽、音響工程等,不知道是否與Sony Professional同樣感受新一代混音後製工程的使用情境變化,在Sony Professional推出首款開放式監聽耳機MDR-MV-1後,Sennheiser也推出HD 490 Pro開放式監聽耳機,兩者在設計理念有些許類似,都是以混音、後製工程監聽為目的,但兩者的概念仍有相當的差異。 此次筆者向總代理宙宣借得其中的HD 490 PRO Plus,此篇將會專注在HD 490 Pro本身的體驗與評測,另外會有一篇與Sony
1 年前
Jabra 在 IFA 公布頂級真無線耳機 Elite 10 與高階運動耳機 Elite 8 Active ,皆支援 Dolby Head Tracking 頭部追蹤空間音訊
Jabra 在 2023 年 IFA 公布兩款支援 Dolby Head Tracking 頭部追蹤空間音訊技術的真無線耳機,包括支援 Dolby Atmos 的頂級真無線耳機 Jabra Elite 10 ,以及標榜防塵、防水的高階運動型真無線耳機 Jabra Elite 8 Active ,兩款產品皆預計於後續透過韌體更新支援 LE Audio 技術,包括支援 LC3 編碼與 LC3plus 高音質編碼。 Elite 10 建議售價為 249 美金, Elite 8 Active 建議售價 199 美金,台灣上市計畫未定 ▲ Elite 10 採用半開放式配戴,結合 Jabra Comfo
1 年前
友站推薦
Apple Music 新時代!杜比全景聲空間音訊和無損音訊功能今正式登場
INSIDE - Ann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