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5綁定教學:手機App配對、開啟Line通知、FaceBook訊息通知
小米手環5日前正式引進台灣,相較於上一代小米手環4,小米手環5的螢幕面積更大、提供更多運動模式、並且維持了小米手環4的14天續航力。在新增附加功能的同時,小米手環5也維持了小米手環App訊息通知功能,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設定小米運動App,直接在手環螢幕上接收Line、Messenger、Instagram等社群或通訊軟體的最新訊息。本篇介紹小米手環5與手機的配對方式、App通知開啟方式,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小米手環,尚未註冊過小米運動帳號的話,可以參考小米手環4教學文章。 一圖看懂 小米手環5、小米手環4C台灣版:超過1吋大螢幕、磁吸與一體式充電 免破解 小米手環5台灣版錶盤動漫主題下載方法:初音
4 年前
4G災防警告PWS系統介紹:細胞簡訊原理、手機警報訊息教學
你多少都收過地震、颱風、或是武漢肺炎疫情警示等手機防災警報,但這些訊息是如何發送的呢?為了讓民眾立即接受到國家災害防治訊息,每當有緊急情況發生時,相關單位就會透過PWS系統發布警報。而隨著系統服務越來越完善,透過警報提供的訊息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包括地震、土石流、海嘯等緊急情況,另外還有疾病防治、停班課通知、萬安演習等等,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由政府發布的正確資訊。本篇介紹PWS災防告警系統,以及細胞廣播簡訊的原理,如果總是沒有接受到政府訊息,也可以參考文末的警報訊息開啟教學影片。 PWS系統經由4G網路發送 有鑑於日本政府在311大地震時,透過PWS系統提供防災應變資訊,大幅減少天災帶來的事
5 年前
Telegram通訊軟體的優勢在哪裡?跨平台、無廣告、對話永久保留還完全免費
隨著Line提高官方帳號的收費方式,許多團體、企業社群紛紛轉向Telegram,連帶出現一波通訊用戶的搬家潮。Telegram和Line、Messenger一樣屬於通訊軟體的一種,不過在隱私性、方便性、以及自由度上,都比Line與Messenger要好上許多。到底Telegram比Line好在哪裡?本篇將以使用者的角度,介紹使用Telegram通訊軟體的優勢。 Telegram貼圖、通訊功能完全免費且沒有廣告 雖然免費不是Telegram的最大特色,但如果以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跳槽的主要誘因之一。Telegram的貼圖、頻道訂閱完全免費,不需要任何費用就能夠下載Telegram上的貼圖,當
5 年前
Slack 與 JANDI 的深度分析,為什麼 Scrum 敏捷開發團隊換掉 Email 與 LINE 等通訊軟體後績效會更好?
矽谷與亞洲的企業通訊設計差異?該怎麼選擇適合你的內部溝通軟體或是協作工具才能有效提升 Scrum 敏捷開發團隊生產力?今天來看看一個中文原生的 Slack 如何符合你的需求 為什麼你要看這篇文章? 相信許多人在選擇使用 JANDI 和 Slack (源於矽谷,美國最大的企業協作工具)中掙扎,讓我這次來做一篇深度分析比較文,讓你選擇適合自己團隊的工具,增進生產力,而非盲目地選擇了不適合的工具,拖累了團隊。 可以由上往下,循序漸進的了解差異 ; 也可以直接填寫表單請「專人服務」! Email 殺手:企業協作軟體 電子郵件的「正式性」目前依然是無可取代的 因此,對於尚未熟識、外部人員做正式溝通時,是
6 年前
是Facebook證實將使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可互傳訊息,但不會太快發生這篇文章的首圖
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預計將在2020年後 才提供可互傳訊息功能
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與WhatsApp服務互傳訊息的功能,至少要等到2020年以後才會正式推出。 在稍早公布2018財年第四季財報中,Facebook確認營收表現達169億美元,並且獲得68.8億美元淨利,創下Facebook單季最高淨利記錄,相比去年同期成長幅度達61%。此外,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berg也確認未來將使旗下Messenger、Instagram與WhatsApp服務可相互傳遞訊息。 不過,依照Mark Zuckberg的說法表示,Messenger、Instagram與WhatsApp服務可相互傳遞訊息的功能,至少要等到
6 年前
是誤傳救星 LINE 新增訊息收回、刪除功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誤傳救星 LINE 新增訊息收回、刪除功能
通訊軟體 LINE 稍早宣布更新,讓你能把不小心送出的訊息收回(Unsend),讓對方看不到誤送的內容。然而這並非是萬靈藥,能被刪除、收回的訊息仍有限制,而且你刪了不見得有用,因為對方也得更新到最新版,訊息才能真的完全刪除。對於舊版本的用戶來說,即便刪除了還是看的到。 24 小時內資訊皆可收回 LINE 終於有讓人說話反悔的機會了,傳 LINE 訊息不用擔心說錯話,傳錯訊息因而產生的笑話或是故事多到說不完。新增的收回功能跟原本的刪除功能完全不一樣,刪除只是把自己的通話訊息刪除,但是對方仍然看得到;收回則是收回兩方的對話訊息,設定後對方也看不到內容,不過這個功能還是有一些注意事項: 1.收回功能
7 年前
是打碎純情宅宅玻璃心的情書扭蛋這篇文章的首圖
打碎純情宅宅玻璃心的情書扭蛋
小時候多少都會做出一些中二的事,像是假冒某班的誰誰寫情書給班上那個有點討厭的人。沒想到這種事現在不用假自己的手囉免得老師很容易發現,只要花個200日元就可以扭到「琪琪寫的情書」。琪琪是誰?那不是重點,聽起來像是穿著百摺裙制服的隔壁班女生就行了,扭蛋轉開真的是手寫情書,筆跡還不一樣,內容都是些少女純情的呢喃,希望上當的人發現真象不會崩潰呀…。 字跡還算端正,希望不要是大叔寫的呀… 內容大約是昨天你是不是忘了看我的LINE?…在你回傳訊息前都在幹麼呢?…到你家樓下看到燈沒亮是去那了?和別人在一起嗎… 我喜歡你…工作時都在想你…你有想我嗎…快回信呦~~❤ 我等很久為什麼都不接我的電話…我喜歡你但是你
8 年前
是[蘋科技] iOS10 動手玩:訊息全螢幕特效讓你在手機上放煙火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科技] iOS10 動手玩:訊息全螢幕特效讓你在手機上放煙火
這次 iOS10 中 iMessage 有非常多的更新內容,包括上週寫的訊息氣泡特效(請見:iMessage 超酷炫訊息氣泡特效)、這篇文章要談的全螢幕特效、以及手寫訊息、繪圖訊息、貼圖等等,雖說還沒有 Line 上面長輩愛用的相簿、筆記等功能,但單就「花俏」來說,iMessage 已經可臻至聊天軟體的一流之境了。 -- 想知道第一手的 iOS10 / macOS 10.12 測試評論嗎?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iMessage 新功能「全螢幕特效」的叫出方法非常簡單! 上週已經有介紹過如
9 年前
是[蘋科技] iOS10 動手玩:iMessage 超酷炫訊息氣泡特效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科技] iOS10 動手玩:iMessage 超酷炫訊息氣泡特效
從 iOS 6 開始,我都會在 WWDC 當天就把我的手機升級成最新的 Beta 1 版本,雖然隨之而來的就是無限閃退、無限發燙、跟超迅速把電力吃光光,但秉持著我不玩給大家看、大家就沒得看的宗旨,所以我還是忍耐這些麻煩事,堅持在第一時間把手機升級成最新 Beta 版。 過去的 Beta 版 iOS 都是倚靠網路上那些付費就幫你加入 UUID 的網站來取得安裝資格,但那畢竟不是一個 ... 很妥善穩定的做法。今年的 iOS 10 在全球最強 iPhone 隨身碟廠商 PhotoFast 銀箭科技(現在癮科技首頁就是他家文章,算是 iPhone 7 的 ... 爆料文吧?)的幫助下,取得開發者帳號
9 年前
是今日新聞淺談:低頭族一天居然會不自主滑手機高達 150 次!?這篇文章的首圖
今日新聞淺談:低頭族一天居然會不自主滑手機高達 150 次!?
自從我從小螢幕手機換成大螢幕之後,真的會不由自主一直滑手機,早期真的有訊息或是需要查收信件時才會拿手機起來,現在就算明明也沒訊息或是沒什麼事情也會盯著手機看,根據外媒 MailOnline 新聞指出,現在的使用者假使醒著的時間有 16 小時的話,平均在醒著的時間內滑手機次數居然高達 150 次,離開自己的手機不能超過 6 分鐘,但真正實際用到手機基本功能像打電話接電話大概只有各三次;對於這樣的報導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我現在一起床第一件事拿起手機後看現在幾點,接著就是開始滑臉書回訊息、打一下下手遊,平均每天都要花一個小時處理這些醒來時的 SOP... -- 一張圖就能看到今天最重要新聞,這麼好康
9 年前
友站推薦
笑到哭仍居冠!Adobe 發表 2022 Emoji 趨勢報告:使用 emoji 者看起來更友善
INSIDE - Anny
防疫非洲豬瘟,社群媒體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關鍵評論 - Ray Wang
人前人後不同就是「虛偽」?這個推論及結果很有可議之處
關鍵評論 - 方格子vocus
路隊長《好女人的情場攻略》:沒有承諾的曖昧互動,才是真正的欲擒故縱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每天只回一次訊息的她,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關鍵評論 - 海蒂羅
Telegram 有意上市!創辦人:預計明年獲利,已在考慮 IPO 選項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iPadOS 16 正式推出!全新八大特色功能一次看
INSIDE - Anny
快請朋友更新!LINE「收回訊息」功能正式上線!錯頻不留痕跡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同一帳號連 4 支手機!WhatsApp 釋出 Companion 模式測試版
INSIDE - Jocely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