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星發表高規格可換鏡頭機身 NX1 ,亮點在於採用 APS-C 背照式感光元件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發表高規格可換鏡頭機身 NX1 ,亮點在於採用 APS-C 背照式感光元件
圖片來源: DPreview 三星在 Photokina 前夕發表一款高規的 NX 系列可換鏡頭機身 NX1 ,這款機器除了具備高規格的電子性能外,最大的亮點是三星搶先量產 APS-C 尺寸背照式 CMOS 元件( Sony 表示:我有 35mm 片幅曲面元件我超強), NX1 搭載的正是一張 28.2MP 的背照結構元件,理論上可獲得比起傳統元件更好的進光量,還嵌入 205 個相位對焦點,涵蓋範圍達元件的 90% 。不過 NX1 價格並不親民,單機身已經達 1,499.99 美金,搭配 16-50mm f2-2.8 鏡頭與垂直把手、附加電池套裝達 2,799.99 美金。 這款 NX1 仍是
10 年前
是IFA 2014 : Sony E-Mount 無線機身 QX1 、 30 倍變焦無線相機 QX30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IFA 2014 : Sony E-Mount 無線機身 QX1 、 30 倍變焦無線相機 QX30 正式發表
Sony 也在此次發表兩款 QX 系列無線相機產品,分別為具備達 30 倍光學變焦的 QX30 ,以及採用 APS-C 感光元件的 E-Mount 可交換鏡頭無線機身 QX1 ,兩者同樣可透過固定架與手機結合。 QX30 採用 1/2.3 吋的 Exmor R 感光元件,等效焦段為 24-720mm f3.5-6.3 ,並具備光學防手振能力 ,機能方面提供具備 PAS 模式,但無 M 全手動模式 ,引擎為 Bionz X ,採用的電池與 Sony 隨身相機常見電池相同為 NP-BN1 。 QX1 採用與 A5000 相同的 20MP APS-C CMOS 感光元件,具備 25 點對比對焦系統,
10 年前
是介於 A5000 與 A6000 的進階機種,搭載觸控螢幕的 Sony A5100 正式在台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介於 A5000 與 A6000 的進階機種,搭載觸控螢幕的 Sony A5100 正式在台發表
Sony 新款 E 接環相機 A5100 稍早正式在台發表,雖然掛著 A5100 的型號,不過它並非 A5000 的後續機種,而是一款介於 A5000 與 A6000 之間的進階機種,類比到過去 Sony NEX 產品線,較接近 NEX5 系列的定位,且也與 NEX5 一樣具備觸控螢幕,不過此次終於改為市場主流的電容觸控。 A5100 單機售價為 14,980 元,搭配 SEL1650 20 單鏡為 19,980 元,搭配 SEL1650 與 SEL55210 雙鏡為 27,980 元,於九月上旬正式開賣,提供黑、白、棕三色;另外在 9 月 21 錢購買贈送 LCS-BBK 專用相機包。 A5
10 年前
是Leica T System 動手玩番外篇,幾款原廠專屬周邊介紹這篇文章的首圖
Leica T System 動手玩番外篇,幾款原廠專屬周邊介紹
在此次與徠卡代理商借用 Leica T System 之際,它們也提供幾款原廠周邊供搭配使用,當極簡金屬風的 Leica T 搭上這些原廠周邊會有怎樣的火花?跳轉開始介紹。 首先介紹的是 Snap 防護前殼以及 Flap 保護套,兩者是分開購買,不過 Flap 保護套需要搭配 Snap 前殼才能使用。這次借到的 Snap 防護前殼為橘色與黑色二色。 橡膠製的 Flap 保護套之所以必須搭配 Snap 保護前殼的原因,就是因為橡膠製的 Flap 保護套的底部需要扣在 Snap 保護前殼的底部,無法直接套上機身固定。 不同於一些日系相機原廠的保護套是透過腳架孔位鎖在機底的設計, Snap 保護前殼
11 年前
是百年的相機老舖重新定義回歸攝影原點,徠卡 T System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百年的相機老舖重新定義回歸攝影原點,徠卡 T System 動手玩
走過一百年,徠卡在攝影玩家的心中有著難以動搖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昂貴,而是懂得攝影的使用者親手用過一次真正的德國徠卡設計與製造的相機與鏡頭,就能感受到它並非浪得虛名,其光學工藝即便到了數位時代,仍然獨樹一格。而徠卡也在歡度百年之餘,推出一款足以顛覆消費者對於徠卡既定印象的 Leica T System 。 這款兼具百年紀念機性質的 Leica T System 有幾個重要的突破點,首先它採用全新的設計與操作邏輯,同時以價格來說它也比起過去由徠卡操刀的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平易近人許多。 跳轉開始介紹這款顛覆自我的徠卡百年紀念機種。 Leica T System 的改變是從裡到外的,從與 Audi
11 年前
是輕鬆體驗無低通濾鏡魅力的入門級 DSLR , Nikon D530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輕鬆體驗無低通濾鏡魅力的入門級 DSLR , Nikon D5300 動手玩
入門級單眼相機在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機能越來越強大後,體積、畫質不見得佔得到便宜,加上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操作簡單,多少也影響到入門級單眼相機的市場;是故目前各家的入門級單眼相機選擇簡化操作、下放更多的機能兩種方式提昇產品吸引力。 而 Nikon 更將 D3300 與 D5300 兩款新一代入門級機種導入無低通濾鏡提升影像品質,尤其 D5300 還是首款內建 WiFi 與 GPS 的 Nikon DSLR ,操作介面亦為 Nikon 先前針對單眼新手規劃的直覺介面,成為一款功能完整但仍保有入門機種簡單易用的機種。 這次也借到 D5300 進行試用,跳轉繼續 D5300 整體的設計延續 D520
11 年前
是CES 2015 : TI OMAP 5 轉型車載,將為福特 Sync 3 提供硬體架構這篇文章的首圖
延續 NEX-3 家族, Sony A5000 將於西洋情人節前在台開賣
於 CES 正式發表的 A5000 將選在 2 月 13 日在台上市,這款機身延續 NEX-3N 的設計具備可上掀自拍的 LCD 、支援電動鏡的變焦鍵,一樣內建閃燈但不提供熱靴, A5000 採用 20MP APS-C 感光元件,並提供 PlayMemories app擴充機能,此外搭載 WiFi 與 NFC 提供無線傳輸與遙控拍攝,單機身搭配電池與記憶卡重為 269 克。 搭配 16-50mm 電動單鏡售價為 16,980 ,搭配 16-50mm 與 50-210mm 雙鏡為 24,980 元。
11 年前
是富士創社 80 周年紀念相機 X-T1 正式發表,主打防塵滴專業級 X 接環機身這篇文章的首圖
富士創社 80 周年紀念相機 X-T1 正式發表,主打防塵滴專業級 X 接環機身
富士如先前所公布的一樣,在今天正式發表創社 80 周年紀念的 X 接環專業級機身 X-T1,主打集富士 80 年以來的技術精髓,並且也是富士推出 X 接環以來的首款專業導向機身。這款機身主打達 0.77 倍的大型觀景窗,同步延遲時間僅有 0.005 秒,還具備 -10 度耐候與防塵滴設計,並且可擴充垂直把手等多樣配備。另外富士也宣布將推出防塵滴鏡群。 北美的報價單機身為 1299.95 美金,台幣約三萬九千元,搭配 XF18-55mmF2.8-4 R LM OIS 是 1699.95 美金,約台幣五萬一千元左右,二月份正式推出。 新聞來源:富士相機 X-T1 搭載 16MP 的 X-Trans
11 年前
是CES 2014 : Sony 於 CES 發表 NEX3 後繼機種 A5000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4 : Sony 於 CES 發表 NEX3 後繼機種 A5000
先前 Sony 已在 A7 與 A7r 發表時表示未來 Sony 無論有無反光鏡的可換鏡頭相機都將採用 A (Alpha )命名,此次 CES 則發表 NEX-3 的後繼機種 A5000 ,造型與尺寸大致延續 NEX-3 的設計,包括僅提供上掀自拍無法向下翻轉的 LCD 與無熱靴座設計;不過相較 NEX-3 則多了 WiFi 、 NFC 以及 PlayMemories app 擴充能力,同時仍是最小巧的 APS-C 可換鏡頭相機。預計價格約是 599 美金。
11 年前
是三星發表 Galaxy Camera 2,硬體規格變化不大但瘦身成功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高階可交換鏡頭機身 NX30 與大光圈變焦鏡 16-50mm f2-2.8 一同發表
三星在去年出了一款宣示意味比實質意義濃厚的 Galaxy NX Android 可換鏡頭機身,不過今天所發表的新一代高階機身 NX30 倒是來勢洶洶,而且還一併發表兩款鏡頭,一為針對方便攜帶的 16-50mm f3.5-5.6 電動變焦鏡,一則是主打高規格的 16-50mm f2.0-2.8 大光圈變焦鏡。 新聞來源: DPREVIEW (1) , (2) NX30 維持過往 NX 高階機類似傳統單眼相機的造型設計,搭載 WiFi 與 NFC 等熱門機能,除一般的手機遙控與檢視,也可進行最多四款三星的 Galaxy 設備同時分享其照片內容,感光元件為 20MP 的 APS-C 級 CMOS 元
11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