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公布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a ,以象徵填滿空間的拉丁文 plenum 為意象
Nikon 繼推出 NIKKOR Z 58mm f/0.95 S Noct 之後再度公布於名稱後方冠上別名的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a , Plena 以拉丁文 plenum 變形而來,取其象徵「充滿空間」作為這款鏡頭想表達的意象,強調對於成像細節的描寫力,並在最大光圈呈現出色的圓形散景。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a 預計十月中旬在日本推出,日本當地價格約 40 萬日幣 ▲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a 是 Nikon 第二款冠上別稱的 Z 接環鏡頭 NIKKOR Z 135mm f/1.8 S Plen
1 年前
Panasonic 公布強調靜態攝影的新款 M43 機身 Lumix G9 II ,搭載 25MP 相位對焦元件、尺碼與 S5 II 看齊
Panasonic 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時耕耘 M43 與 35mm 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的品牌,雖然先前 Panasonic 推出徠卡 L 接環的 Lumix S 系列全片幅相機產品時,外界普遍預測 Panasonic 可能會淡出 M43 ,不過 Panasonic 仍雙路並進持續推出 M43 產品;繼 2022 年公布著重錄影機能的 GH6 後, Panasonic 在 2023 年 9 月 12 日公布全新的 G9 II ,搭載具相位對焦、機身外型由 S5 II 的機身修改而來。 Lumix G9 II 預計在 2023 年 11 月推出,建議售價為 1,899 美金 ▲ Lumix G9 I
1 年前
Sony 公布緊湊型全片幅相機 A7C II 與 A7C R ,分別對應 A7 IV 與 A7R V 電子系統的小型化設計
Sony 在 2023 年 8 月 29 日公布兩款全新的緊湊型全片幅相機,分別是對應 A7 IV 電子系統的 A7C II ,以及對應 A7R V 電子系統的 A7C R ,兩款產品皆繼承自 A7C 的類 A6000 系列放大版的小型化、單卡槽全片幅機身設計,但採用與高階機型同級的感光元件與引擎,也包括 AI 物件辨識對焦系統、新一代使用者介面等,不過除了機身設計以外也在電子性能稍作妥協,提供非專業消費者與業餘玩家等同高階機身的畫質與基本性能。 ▲ A7C II 與 A7C R 皆提供黑色與銀黑雙色調兩種配色 A7C II 與 A7C R 皆提供黑色與銀黑雙色調兩種配色, A7C II 建議
1 年前
傳 Nikon 將推出復古全片幅相機 Nikon Zf ,重現 Nikon Df 復古外型數位相機風采
Nikon 曾在 2013 年推出過一款以底片相機外型為藍本的全片幅數位相機 Nikon Zf ,並大膽的把當時全片幅相機必備的錄影功能移除,主打專注於拍照本質,雖然 Nikon Zf 問世初期叫好不叫座,但卻也在後續成為經典; Nikon 進入無反光鏡系統後再度嘗試於 APS-C 片幅推出復古產品 Nikon Z fc ,在市場一陣復古浪潮廣受好評以後,傳出 Nikon 將於 2023 年 8 月至 9 月間公布全片幅復古相機 Nikon Zf 。據稱 Nikon Zf 將落在 2,000 美金至 2,500 美金之間。 ▲ Nikon Z fc 似乎讓 Nikon 嘗到復古外型相機的甜頭
1 年前
Canon 推出入門級無反光鏡新機 EOS R100 ,取代 EOS M50 鎖定攝影新手市場
Canon 逐漸透過新一代無反光鏡 R 接環產品取代既有的 EF 接環 DSLR 產品與 M 接環的 EOS M 產品;繼先前公布主打平價的 EOS R50 機身後, Canon 宣布鎖定攝影新手的 EOS R100 ,定位在取代 EOS M50 ,為目前 Canon 最輕盈的 EOS R 機身,僅 365 克。 EOS R100 單機預估為 82,500 日幣,搭配 18-45mm 為 97,900 元,搭配 18-45mm + 55-210mm 雙鏡為 127,600 日幣。 ▲機背 LCD 不可翻轉也不支援觸控 EOS R100 搭載 24.1MP 的 APS-C 片幅感光元件,據稱是承
2 年前
Canon 全新入門級全片幅無反 EOS R8 在台推出,含 RF24-50 鏡頭套組不到五萬
台灣佳能於 4 月 21 日公布全新入門級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 EOS R8 的在台售價與上市規劃, EOS R8 是 Canon 用以取代 EOS RP 的全新全片幅入門級產品,承襲 EOS RP 輕巧的機身設計,含電池與記憶卡僅 461 克,但換上 EOS R6 Mark II 的高性能感光元件與引擎,使入門級機身也具備出色的靜態照片拍攝與短片錄影性能,同時也沒有短片單段 30 分鐘的限制。 ▲ Canon EOS R8 在台售價比北美定價匯率換算更低一些 Canon EOS R8 即日在台上市,單機身為 43,900 元(美國建議售價為 1,499 美金), EOS R8 搭配全新沉胴結構
2 年前
Canon 輕巧 APS-C 無反光鏡相機 EOS R50 在台推出,主打直播世代、單機身不到 2 萬元
Canon 宣布 3 月 24 日在台推出全新 APS-C 無反光鏡相機 EOS R50 ,主打內容影音創作與直播,強調高 CP 值、具備直覺操作、智慧拍攝與攝錄皆宜的特性,同時單機身不到 2 萬元也降低入手門檻。 ▲主打直播、短片族群,單機不到 2 萬元 Canon EOS R50 單機建議售價為 19,900 元,搭配 RF-S 18-45mm IS STM 為 22,900 元,搭配 RF-S 18-45mm IS STM + RF-S 55-210mm IS STM 雙鏡為 29,900 元,單機與單鏡組皆提供黑與白二色,雙鏡僅提供黑色,四月底加贈價值 2,990 元的原廠藍牙三腳架手
2 年前
Sony 公布輕巧型恆定光圈變焦鏡 FE 20-70mm F4 G ,提供全片幅機身自 20mm 超廣角致中焦段的視野
Sony 公布一款可使用在全片幅相機的輕巧型恆定光圈變焦鏡 FE 20-70mm F4 G ( SEL2070G ),主打自 20mm 超廣角至 70mm 中焦段的實用範圍,並具備 488 克的清剿重量,能滿足自 vlogging 、影片錄製、人像、風景靜態等多元情境。 ▲ FE 300mm F2.8 GM OSS 預計在 2024 年上市 FE 20-70mm F4 G 預計在 2 月初在台上市,建議售價為 33,980 元; Sony 也預告正開發全新的 FE 300mm F2.8 GM OSS 鏡頭,將承襲極致畫質、柔美散景與輕量化設計,提供運動、動態影片等攝影師高畫質的望遠大光圈定焦鏡
2 年前
Sony A7R V 高解析度全片幅相機 11 月 17 日在台推出,首度搭載獨立 AI 晶片、售價低於美金換算
Sony Taiwan 宣布將在 2022 年 11 月 17 日於台灣開賣新一代高解析度無反光鏡全片幅數位相機 A7R V ,雖然畫素仍延續 2019 年 A7R IV 的 61MP ,不過首度導入 AI 處理晶片,藉此強化物件辨識、追焦與白平衡表現,此外加入全新的 4 軸多角度翻轉螢幕以及與 Sony 近期新機同級的 BIONZ XR 引擎,輔以微調的操作介面與最高 8 級防手振補正,以及支援 8K 24p 錄影等,成為兼具高解析度與強大對焦能力的 Sony 新一代高階機。 ▲台灣售價 Sony A7R V 將於 11 月 17 日在台灣開賣,建議售價 109,980 元,相較北美定價 3
2 年前
TAMRON 宣布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將推出 Nikon Z 接環版本,預計 9 月底日本上市
對於俗稱副廠鏡頭的第三方鏡頭品牌而言,是否願意為特定相機接環系統推出鏡頭的關鍵除了對方是否願意授權、系統是否容易開發或能以其它接環系統更改而來,也會評估消費者客群的基數與購買意願,現在看來 Nikon Z 接環系統應該也做出相當成績了,因為 TAMRON 宣布將把原本先針對 Sony E 接環開發的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 Model A047 )追加 Nikon Z 接環版本。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預計 9 月 29 日於日本上市,台灣上市時間與售價還待台灣代理商俊毅實業公告; 70-300mm F/4.5-6.3
2 年前
友站推薦
日經錯了嗎?撤退單眼反光鏡相機開發是「出於臆測」,但 Nikon 怎麼說?
INSIDE - 湯皓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