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Google透露日前曝光的作業系統Fuchsia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但未來將計畫以開放架構形式於物聯網設備、行動裝置及PC設備間跨平台運作,而在日前確定對應Google自有程式語言Go、Dart,以及C/C++、Go、Python、Rust等市面普及應用程式語言,預期也將支援蘋果開放架構程式語言Swift。
先前加入Google Brain團隊的前蘋果資深總監暨架構師,同時也是創設蘋果開放架構程式語言Swift的Chris Lattner於個人Twitter頁面透露,表示Google內部已有不少Swift開發人員,同時Google開發人員Zac Bowling隨後也透露已將Swift程式語言納入Fuchsia作業系統支援對象,因此引發不少開發人員關注。
從Fuchsia採開放架構設計形式來看,未來加入蘋果開放架構程式語言Swift並不算意外,畢竟以Google計畫以開放架構、跨平台形式涵蓋諸多聯網設備使用的話,同時支援iOS、OS X等作業系統平台應用服務內容也是預期發展方向。
不過,即便Google將Swift納入支援,同時Swift本身也同樣採開放架構設計,但在iOS平台架構、API等資源並非完全開放之下,顯示兩者之間僅有單向開放,亦即Fuchsia內容可在iOS裝置上運作,但iOS應用程式卻無法直接在Fuchsia平台上運作,甚至與iOS裝置連動比例也有限。
但以Fuchsia發展目標來看,預期將使絕大多數的平台裝置能夠彼此連接互通,進而達成規模更大的開放平台市場。
Swift at Google has enough folks working on it that we need a staging ground/integration point, and we decided it should be public. https://t.co/hyphe0KrU0
— Chris Lattner (@clattner_llvm) 2017年11月15日
And my team is adding support to Swift to target Fuchsia. https://t.co/ziGwc11yih
— Zac Bowling (@zbowling) 201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