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要與日產共同研究自動駕駛?乍聽下航太技術與自動駕駛好像沒有太直接的關聯,不過實際上用於火星探測的機器人與無人車之間是有許多共通點的,這也促成日產與 NASA 宣布在自動駕駛攜手的關鍵;雙方利用一台日產的純電動車 Leaf 作為基礎,並裝載需要的感測器與系統硬體,用於進行完全無人化自動駕駛的技術驗證。
雖然許多人熱愛手握方向盤親自駕馭愛車的感覺,但在美國每年有高達 2 萬人因交通事故喪生,且 25 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並不在少數,其次是美國上下班尖峰時間交通堵塞的問題相當嚴重;作為讓新手駕駛、反應已經變慢的老人家亦能自由的到達目的地,以及在堵車時能減緩疲倦,自動駕駛技術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同時根據負責此專案的 Dr. Liam Pedersen ,他認為電動車與自動駕駛也是互利互惠的兩項技術,能夠實現安全與經濟環保的高附加價值。其次像是貨運、大眾運輸,亦能藉由自動駕駛降低勞動人口,或是使長途貨運的職業駕駛能夠適度的休息。
然而自動駕駛還是與火星探測機器人或是航空管制有不小的差異,畢竟真實的道路有更多的變數,包括交通號誌的判斷、行人穿越道路、單車、與優先道路判斷等,同時也要與人類的駕駛行為能夠互相配合,自動駕駛不能只是死板的照本宣科的在路上移動,要更能融入目前仍由人類主導的駕駛環境,但同時藉由自動駕駛的資訊共享,當地一輛車通過事故路段或是施工路段,亦能廣播給接下來可能會經過的自動駕駛車輛,讓他們提前得知相關資訊並且應對。
日產的最終目的是打造一套穩定的交通系統平台,透過此系統平台管控大量的車輛,並作為自動駕駛做為更豐富的自動駕駛生態,包括無人計程車,無人快遞,無人接駁車與無人共享車輛等。
新聞與圖片來源: Forbes Japan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