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500 宣布 2019 年上半年的榜單,而在去年成為首度擠進 Top 500 全球超級電腦性能指標榜單的台灣杉二號,在陸續有新系統上線後排名稍退,由去年底的第 20 名降到 23 名,但仍舊維持在全球百強內,至於台灣杉一號當前則在榜單名列為 314 名。台灣杉二號為國網中心攜手廣達旗下雲達、台灣固網與華碩雲端共同建置的超級電腦,採用 Intel Xeon 搭配 NVIDIA Tesla V100 GPU 作為主體架構。
國網中心;盼結合 HPC 與 AI 的台灣杉 2 超級電腦能助台灣學研有突破性發展,並吸引產業投入相關技術開發
▲ NVIDIA 全新自主超級電腦 DGX SuperPOD 剛好卡在台灣杉二號前一位
目前 Top 500 前段排名變化不大,仍由美國橡樹嶺實驗室的 Summit 、佛羅倫斯實驗室 Sierra 分列一二名,第三四名依舊為中國的太湖神威之光與天湖二號,至於原本在去年位居第五名的瑞士 Piz Daint 則被美國新上線的 Frontera 擠下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甫在日前宣布上線的 NVIDIA 自建超級電腦 DGX SuperPOD 也取得台灣杉二號前一位的位置,排名 22 名。
至於強調能源效率的 Green 500 部分,第一名仍由系統供應商 PEZY 捲入詐欺糾紛的日本 Shoubu ,第二名則是 NVIDIA 前一代自建超級電腦 DGX SaturnV ,第三名為當前地表最強系統 Summit,台灣杉恰巧卡進第十名。
據 Top 500 官方所公佈的新聞資訊,當前 TOP 500 當中,中國仍佔數量上優勢,中國有高達 219 台機種入榜,而美國僅 116 台,然而就整體運算性能而言,由美國機種所提供的性能佔 TOP 500 總性能當中的 38.4% ,而總量將近美國一倍的中國則只佔 29.9% 。
由於中國機種相當多,中國體系的供應商在整體榜單吃香,聯想提供其中 173 套系統,中國浪潮則提供 71 ,曙光則提供 63 套,國際品牌部分, HPE 提供 40 套、而 Cray 則提供 39 套,有趣的是雖然 IBM 並未提供太多機種上榜,然而光就前兩名的 Summit 與 Sierra 等提供的性能,就高達 207 petaflops ,甚至高過聯想系統的總算力。
▲台灣杉二號在 Green 500 有不錯的表現
至於處理器普及率部分, Intel 的 CPU 仍舊為 Top 500 的主流,佔總系統的 95.6% ,至於採用 IBM 的系統則有 7 套,而 AMD 仍舊維持 3 套,至於去年上榜的唯一 Arm 架構的 Astra 也依舊是唯一上榜的 Arm 超級電腦。
然而新榜單當中採用加速器的機型稍稍下滑,由原本共 138 台降為 133 台,其中有 125 套採用 NVIDIA 的 GPU 加速技術,超過 62 台搭載 Volta 架構 GPU ,至於其它 60 台則是使用 Pascal 與 Kepler 世代的 GPU 加速器。
連接技術部分,乙太網路技術仍舊為市場主流,有 54.2% 的 Top 500 機種使用以太網路連接,日前被 NVIDIA 收購的互聯技術 InfinityBand 則有 25% 的佔有率, Intel 的 Omni-Path 則佔 9.8% ,其餘的客製化與專用連接技術則佔 10.8% 。然而若把機種聚焦到前 100 強,會發現採用乙太網路的機種僅有 2% ,有 40% 機種使用客製化連接技術, InfinityBand 達 38% , Omni-Path 則佔 10% 。
▲主體仍為純 CPU 運算的台灣杉當前為 314 名
新聞來源: Top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