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電表示在獲得原能會核發核一廠除役許可後,將在7月16日開始正式進入永久除役流程,核一廠內的2部機組經歷了40年的發電運轉,預計在7月15日屆滿後正式退役,成為台灣第一座運轉後正式除役的核能電廠。
供電影響不大 2部機組停機許久
核一廠發電累積總數近3,379億度,提供每年平均超過200萬家戶用電量,8月份開始就會陸續拆除鐵塔與氣渦輪發電機組。核一廠內的2部機組1號機與2號機本來就已經停機多年,1號機在2014年把手鬆脫後就沒有再啟用過,2號機在2017年電塔倒塌後也是停機至今,所以影響並不大。
1號機於去年12月5日執照到期,2號機也在7月15日到期,除役計畫在通過原能會、環保署審查後,7月12日正式獲發除役許可,也象徵電廠25年除役工作正式啟動。透過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官方網站,可以發現核一廠的2部機組早已無供電。
廢棄燃料暫時無法擺放於乾貯設施
核一廠仍因第1期用過核子燃料乾式貯存設施,尚未獲新北市政府核發水保完工證明而無法啟用,反應器爐心內燃料棒未能順利移出,影響反應器及相關廠房等拆除工作。
核一廠1期乾式貯存設施面積0.45公頃,預計存放56束使用過的核子燃料,另外能儲藏30組混凝土護箱,內有1680束使用過的核子燃料。由於完工證明仍未核發,目前台電正在積極溝通請願,希望除役的過程順利。
長達25年的除役作業流程
除役作業前8年會興建第2期室內乾貯設施,以及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並執行除污作業,接著12年為除役拆廠階段,將拆除反應爐及汽機組件等,下一步需要3年的時間進行廠區環境輻射偵測,最後的2年拆除剩下建物,在這期間台電表示會持續監測環境以及復原土地原有狀況。
更多關於核一廠的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友站:台灣第1座退場的核電廠:核一廠1號機即日起永久停機,除役時間「仍有變數」
127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