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漫畫之神的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雖然已經在 1989 年逝世,然而他膾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影響全世界,諸如多羅羅、火之鳥、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三眼神童等,同時也多次被重製改編與致敬,而在當今 AI 技術持續發展下,講談社推動結合 AI 與人類技術的 TEZUKA2020 計畫,旨在打造有著手塚治虫精神的新漫畫,而該計畫的第一部作品"裴多 ( ぱいどん ) "也將在今日於日本的 Morning 雜誌刊出上集,下集的刊出時間將在 3 月下旬宣布。
▲透過將手塚治蟲作品故事小說化並進行拆解後,由 AI 產生手塚治虫風格的故事大綱與人物設定
TEZUKA 2020 的運作方式是以 AI 方式建構故事的基本設定、故事的大略情節,細部故事內容則由人類進一步完成,其模式是先將手塚治蟲的 65 篇漫畫作品的故事進行小說化,再將這些小說拆解成 13 種結構,進而產生 AI 可學習的藍本,這部新作品"裴多"即是以這樣的模式由 AI 進行設定,再由計畫成員從多個大綱中挑選而來,雀屏中選的即是以誕生出在近未來東京、以失憶的青年哲學家"裴多"與機器小鳥"阿波羅"解決事件作為主軸的劇本。
▲還未使用 NVIDIA AI 人臉產生模型前的 AI 模型試畫結果慘不忍睹
作品中人物臉部造型的設定與描繪也是由 AI 進行,然而 TEZUKA 2020 初期僅使用手塚治虫作品的角色進行機器學習的成果並不如預期, AI 畫出來的人物嚴重扭曲變形,不要說不像手塚治虫的畫風,根本就是恐怖漫畫裡面臉部融化的怪物;最後的方式是借助 NVIDIA AI 框架的人臉產生模型作為基礎,以 AI 學習轉移的方式,利用生成對抗網路的方式把手塚治虫的作品放到這套人臉產生模型進行培訓,最終自 TEZUKA 2020 中產生的第 81 號人物形象,就作為主角"裴多"的形象,中間如何以電腦搭配機器手臂產生類似手塚治虫的人像畫風,也成為這次的挑戰。
最終的漫畫作品, AI 僅負責繪製的角色頭像,後續的工作就由人類團隊完成,原本以臨摹手塚治虫作品、在 2018 年成為手塚製作公司公式作家的漫畫家 TSUNOGAI 完成整體人物動作與潤飾,擔任過手塚治虫助理的漫畫家池原しげと負責背景,漫畫家桐木憲一擔任分鏡,完成這部設法還原手塚治虫精神的 21 世紀作品"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