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sisson 每年都會發行兩次行動趨勢報告,過往以上半年發行為重心、下半年為補遺,但今年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包括遠距辦公與教學需求,使得網路的依賴度大幅增加, Ericsson 今年下半年的行動趨勢報告呈現劇烈的變化,台灣 Ericsson 也藉年末針對今年下半年重新補定的行動趨勢報告由台灣總經理藍尚立進行分享,一探在疫情影響下對行動網路產業帶來的劇變。
▲今年底 5G 人口覆蓋率將達 15% ,相較 4G 在同樣的時間僅達成 5% 覆蓋
▲因為疫情加速 5G 發展與普及,預期 2026 年全球將達 35 億用戶、覆蓋率達 6 成
Ericsson 台灣總經理藍尚立表示,在疫情影響下,人類的生活行為也受到顯著的影響,許多產業也轉型以網路、線上為主的營運模式,且如遠距辦公因此次疫情永久改變商務與企業的經營型態,因此全球對網路的依賴度急速提高,也促使原本就較 4G 初期佈署更快的 5G 發展進一步增速, Ericsson 預期今年末全球會有 2.2 億的 5G 用、人口覆蓋率達 10 億戶,相較 4G 覆蓋率達 5% 所耗費的時間, 5G 就已經達成 15% 人口覆蓋率。
▲ 2026 年北美的 5G 用戶將佔整體行動用戶 8 成
5G 將有三種營運頻段,當前初期最快進行建設的是 Sub-6GHz 頻段,其次是將為 5G 聯網速度帶來提升變化的 mmWave ,以及在共享或取代現有 4G 頻段的營運,當前全球也準備開始進入 mmWave 佈署階段;當前 2020 年末, Ericsson 的全球 5G 用戶上調到 2.2 億,其中中國在國家策略下快速普及,約有 1.7 億 5G 用戶,也是目前 5G 用戶最多的區域,北美約 4% ,歐洲約 1% ,不過隨著 5G 需求增高與新設備推出,消費者也將更樂於轉移到 5G 服務。
▲ 5G 到 2026 年的數據量將超過整體的一半
而在疫情影響下,使用者將會需要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等需求, Ericsson 原本預期 2026 年全球約有 28 億 5G 用戶,現在修正到屆時將有 35 億用戶,同時 5G 覆蓋率也將達到全球人口的 60% ,並佔整體行動數據量的 54% ,同時北美屆時整體行動網路用戶當中將有 8 成為 5G 用戶,也會成為屆時全球 5G 最普及的區域。
▲ 5G 為無線固網接入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外,也由於目前行動網路系統容易深入過往不易建設固網的區域,也成為電信業者用於作為固網延伸的無線固網應用,當前已有 2/3 的通訊業者提供無線固網接入( FWA )服務,而 Ericsson 也預計 2026 年的無線固網接入將提高 3 倍,預期有 1.8 億人,雖然比重僅為預期 5G 總用戶人口不到 1/10 ,但流量卻會達到屆時行動網路流量的 1/4 。
雖然 5G 的加值對一般使用者比較不易理解,不過與民生較有關的即是因為 5G 低延遲特性而得以普及的 5G 雲遊戲應用, 5G 除了頻寬提高以外,更重要的是大幅縮減延遲,使得雲遊戲在 5G 逐漸普及後也終於具備更合適的條件發展。
▲行動網路也驅動工業與物聯網的變革
▲ 5G 企業專網將為企業需求帶來關鍵型物聯網應用
不過 5G 對產業最重要的改變則是關鍵型物聯網應用,當前的物聯網已經是許多產業的重點發展與應用,包括自動化產線的監控,物流的管理,然而藉由 5G 低延遲特性,此項需在特定時間範圍內以極低的延遲傳送數據,未來將藉由 5G 公共與私有網路提供服務, Ericsson 也針對此項需求提供企業專網的 Ericsson Industry Connect 系統,使企業能夠以彈性的軟體定義網路滿足企業在私有網路環境下的不同需求, Ericsson 也將藉由 12 月 8 日至 10 日於 TICC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 IEEE Globecom20 活動上,攜手研華共同展示此解決方案。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