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主流的旗艦手機皆是朝向大尺寸發展,一方面也是由於多媒體影音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大尺寸手機有助高階處理器散熱,並安裝更大的電池與更多的鏡頭模組,以至於市場上鮮少有適合一手操作的旗艦級機種,但小尺吋旗艦機並非沒有需求,只是能兼顧性能、功能與電力的旗艦機難尋,這也是此次選用 5.9 吋螢幕的華碩 ZebnFone 8 所瞄準的市場。
▲ Zenfone 8 盒裝
▲盒裝保護殼的 ASUS Zenfone 字樣為新字體
比起當前各家的旗艦手機甚至 Zenfone 7 , Zenfone 8 可說是一款反璞歸真的機型,以旗艦機使用者最基本的需求濃縮在單手易使用的尺寸,回歸到近似 Zenfone 5 以前的大小,若單就頂規機種也就只有還未上市的 Xperia 5 III 、 iPhone 12 mini 最接近,但前者價格勢必更高,後者則在電池容量被妥協。
▲採金屬中框搭配玻璃機背,筆者拿到的黑曜黑為消光磨砂質感玻璃
▲先不論音質到底如何,光是還願意在旗艦機提供 3.5mm 耳機孔就令喜歡音樂的消費者感動了
Zenfone 8 的外型相當簡約,以金屬磨砂中框搭配 3D 玻璃背蓋,邊框可見埋藏式天線,由於機身篇小加上搭載 4,000mAh 電池,視覺比例不免偏厚,但實際單手握感相當合宜,側邊輛藍色的電源鍵是在保守的設計中的小小亮點,機頂配有現在越來越難在旗艦機種看到的耳機孔,底下則是 USB Type-C 與 SIM 卡槽,不過要留意的是 Zenfone 8 不具備記憶卡擴充功能,若儲存需求較高建議直接選擇 256GB 版本。
▲基本性能測試
雖然 Zenfone 8 相當小巧,華碩仍為其配置與 ROG Phone 5 同級的高通 Snapdragon 888 旗艦平台, Snapdragon 888 的效能當然是無庸置疑,不過對比較大機身的機型要維持持續性能相對不易,畢竟 Zenfone 8 不像 ROG Phone 5 是為長時間高效能使用所規畫,但作為日常使用的效能已經相當出色。
▲動態效能管理的續航力
▲效能模式影響電力相當明顯
▲動態效能管理的 PCMark 效能經過 20 分鐘後的會自 1,300 分下滑到 760 分左右
▲經過 20 分鐘連續測試,動態效能模式溫度最高約 39 度
▲效能模式能夠維持較好的峰值性能
▲效能模式帶來更好持續性能的代價就是達最高 50 度的發熱還有更劇烈的電池消耗
尺寸小規小, Zenfone 8 的電池仍有 4,000mAh ,與許多更大螢幕的旗艦手機相差不遠,不過畢竟核心平台是 Snapdragon 888 ,以 PCMark 模擬日常混合使用,電池續航力較電池相同但使用 Snapdragon 700 或 Snapdragon 600 的機種來的弱一些,約達 10 小時的電力,若開啟效能模式則縮減為 6 小時左右。
▲啟動效能模式必須手動切回一般管理的動態效能模式,系統不會再待機時自動切回
比較可惜的是雖然 Zenfone 8 的電池管理在偵測到高效能 app 時會自動切換到效能模式,但當程式執行完畢,縱使是進入待機情境,電池管理仍不會恢復動態效能模式,需要手動進行切換,雖然電池低到一個程度後就會自動進入更進一步的續航力延長模式,但筆者個人建議應該可以設定一項機制,使系統偵測到運算需求降低時就先跳回動態效能管理模式。
▲支援 30W 快速充電
Zenfone 8 可支援 30W PD 快充,盒裝內也提供 30W 充電器;雖從目前手機業界來看不算特別高,不過也遠勝 18W 快充,且縱使充電規格再高,一般手機的電池與充電器也不可能允許持續全功率充電,仍會隨著電池與設備的溫度動態調整充電速度,或許是機身較為緊湊,當低電量充電時,機身的表面溫度較 Zenfone 8 Flip 明顯一些。
▲盒裝充電器為 USB Type-C 30W ,不需另行添購
比起充電的帳面功率規格,筆者反而比較在乎的是採用的充電規範是否為主流公規或是私有規格,畢竟當前 PD 充電器不難尋,但有時遇到不相容 PD 的設備則可能會被限制在 5V 2A 的標準快充,筆者試了手邊幾個 PD 規範的充電器甚至包括 ZenBook 的 65W 充電器皆可正常使用快充。
▲採用開孔螢幕
▲強制 120Hz 會使電力消耗提高
雖說 Zenfone 8 並非電競導向,但 5.9 吋的 OLED 面板仍具相當程度的電競級規格,具備 120fps 更新率與 240Hz 的觸控取樣率,不過筆者覺得日常使用應該使用 90fps 更新率就相當足夠,除非是對於更新率要求比較高的手遊玩家才會比較需要 120fps 。
▲單手可操作的合宜寬度
至於單手模式對比者來說覺得在 5.9 吋的 Zenfone 8 上需求不高,主要是筆者也習慣螢幕比例更長的 Xepria 5 II 的螢幕,大致上縱使是裝著較厚的犀牛盾保護殼,握著 Zenfone 8 的舒適重心位置不至於按不到需要的位置,但或許對一些手更小的使用者,搭配如犀牛盾這一類防護性較佳的保護殼可能會有需求。
▲採用 64MP 標準鏡頭搭配 12MP 超廣角鏡頭
相機部分筆者並不覺得雙相機有甚麼不好,畢竟當前不少中高價位機種雖然有著多鏡頭,但實際上扣除標準焦段以外的鏡頭表現都不盡理想,而多鏡頭若只能提供兩個鏡頭,筆者個人也是偏好廣角搭配超廣角而非廣角加上長焦段,這點 Zenfone 8 的選擇就剛好跟筆者喜好相近,但是否有參考 Google Pixel 5 的策略就不得而知。
▲使用 Zenfone 8 拍攝的樣張
▲這張照片不知道在甚麼情況下產生特定區塊清晰、部分模糊的情況...
Zenfone 8 的雙鏡頭配有 64MP 主鏡頭與 12MP 超廣角,兩個鏡頭皆為 Sony 知名的元件,在使用上 64MP 元件於昏暗處偶有對焦速度稍微下降的情況,但這也是多數大畫素、大面積元件的通病之一,基本色調尚稱真實,沒有太離譜的修飾,不過對比有稍微強化,尤其在陰天與金屬物件的質感比較明顯。
▲插入耳機後 Zenfone 8 可收聽廣播
在使用的過程,筆者還留意到 ZenFone 8 除了耳機孔還有一項小功能,即是 FM 收音機功能,此功能仍需搭配耳機使用,須將耳機插入耳機孔才能啟動,雖然筆者應該不太用的到這些功能,但有不少人仍有收聽廣播的習慣,也可視為 Zenfone 8 除了耳機孔以外的小彩蛋。
從目前華碩的產品線來看, Zenfone 8 以小尺寸旗艦機作為訴求,應該是考慮到當前旗下手機產品線的差異化以及與競品做出區隔,畢竟目前市場上也越來越少主打單手好操作的旗艦機,一方面旗艦平台原本就耗電,一方面從結果來說蘋果的 iPhone 12 mini 銷售表現確實不佳,但這不表示消費者不想要小尺寸旗艦機,只是為了縮減尺寸與電池容量妥協就難以提供符合當下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體驗, Zenfone 8 則是主打補上當前對小尺寸旗艦機的缺口為訴求。
▲比 Pixel 5 更好的規格、比 Xperia 5 III 更趨近單手操作的黃金比例、比 iPhone 12 mini 更大的電池,是訴求小尺寸旗艦機的 Zenfone 8 的目標
從消費者的喜好,撇除品牌信仰與系統獨特性不說,熱賣的 Android 旗艦機若沒有出色的鏡頭模組,就得要打價格戰,但華碩應該很難與那些擅長價格戰的中國品牌旗艦機一決高下,畢竟雙方在市場的佔有率就有很大的差異。回歸華碩本身的產品,就性能表現,為遊戲而生的 ROG Phone 5 勢必就成為當家指標機種,就拍照需求,則獨特翻轉螢幕的 Zenfone 8 Flip 又具備其它品牌所沒有的特殊性,華碩最終選擇以較無廠商著墨的小尺寸旗艦機作為課題,雖然鏡頭設計不夠酷炫,不過在效能、電力與手感取得平衡,扣除價格應該會更高的 Sony Xperia 5 III , Google Pixel 5 也稱不上頂級規格, Zenfone 8 應該是有機會能夠出奇制勝的。
24 則回應
要和xz1c比嗎?
要和xz1c比嗎?
幹嘛不花12000買黑鯊4?
除了比較小隻一定會吸引到不少人注意外,其他真的沒有會讓人注意的點,而且僅雙鏡頭,真的會打消不少人購買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