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 推出 Wi‑Fi 8 架構願景,專注「超高可靠性」,提升 25 % 穩定度、降低延遲與封包遺失,實現無縫漫遊與多基地台協作網路效果,迎接 AI 與 XR 應用時代。
隨著無線連網技術成為數位生活與產業自動化的關鍵骨幹,下一代Wi-Fi技術標準也將迎來轉型式升級。根據Qualcomm公布其技術發展方向,Wi-Fi 8技術規格 (預計將對應IEEE 802.11bn標準)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聚焦「超高可靠性」 (Ultra High Reliability,UHR),目標是在各種干擾、高密度、多移動場景中實現媲美有線網路的穩定傳輸表現。
相較Wi-Fi 7強調高頻寬、多鏈路並行與極低延遲特性,Wi-Fi 8更關注如何在「真實世界的挑戰場景」中提供穩定、低延遲與低封包遺失的連線品質。這項標準目前正由IEEE 802.11工作小組主導制定,預計將於2028年完成定案,而Qualcomm也將持續積極參與標準技術貢獻與落地實踐。
從速度導向走向可靠性導向的轉變
隨著生成式AI、大量智慧裝置與自動化應用快速擴展,傳統Wi-Fi網路技術在高密度、多裝置連線情境中,往往面臨訊號干擾、設備漫遊不順,以及高功耗等問題。而接價來的Wi-Fi 8技術標準將此視為核心痛點,從架構上進行突破。
根據IEEE擬定的技術目標,Wi-Fi 8將在以下三大關鍵性能指標上超越現行的Wi-Fi 7:
• 提升25%傳輸效率:即使在訊號不良環境下,Wi-Fi 8仍能保有穩定傳輸表現。
• 降低25%延遲:尤其針對95百分位延遲,改善尾部延遲狀況,提升整體體驗一致性。
• 減少25%封包遺失率:特別是在設備於多個基地台之間移動時,確保連線不中斷。
這些升級將使Wi-Fi 8能勝任包括企業自動化、智慧家庭、AR/VR、穿戴裝置與未來更多以AI驅動應用的嚴苛連線需求。
Qualcomm主導技術創新,五大核心突破成形
Qualcomm在報告中更指出Wi-Fi 8五大技術核心,分別對應未來無線網路最關鍵的應用挑戰:
• 無縫漫遊 (Seamless Roaming):
引入「單一移動域」 (Single Mobility Domain)架構,讓使用者或設備能在多個基地台之間自由移動,連線不中斷、封包不遺失,讓如自動導引車 (AGV)、巡檢機器人等移動式設備可持續穩定通訊。
• 邊緣強化傳輸 (Reliable Edge Performance):
強化位於訊號邊緣區域 (如房屋最遠角落、樓層間、金屬遮蔽區域)的穩定連線能力,透過物理層調整與空間流優化,降低因訊號衰減而導致的斷線或傳輸錯誤。
• 多基地台協作 (Multi-AP Coordination):
在高密度部署區域如大型企業、公寓大樓、體育場館中,Wi-Fi 8將允許多個無線基地台協同運作,透過時間與頻譜資源分配協調,降低干擾與碰撞,提升整體網路效能。
• 裝置內無線共存管理 (Improved In-device Coexistence):
現代裝置普遍搭載Wi-Fi、藍牙、UWB等無線模組,Wi-Fi 8提供更精密的協作機制,避免共用天線或頻譜時發生干擾,維持多模組穩定運作。
• 更智慧的節能模式 (Smarter Energy Efficiency):
針對IoT與行動裝置,Wi-Fi 8將導入可根據應用情境動態調整傳輸頻率與功耗的機制,在維持即時性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延長裝置續航力,減少網路設備長期用電。
企業、家庭、公眾三大應用場景全面升級
Qualcomm同時指出,Wi-Fi 8技術的落地應用將帶動以下三大應用場景的重大變革:
• 企業連線基礎建設:
從智慧工廠、醫院、物流中心到企業園區,企業對低延遲、高穩定網路需求日增。Wi-Fi 8不僅可支援自主移動設備,還可取代部分有線佈建成本,讓無線網路成為智慧決策與自動化運作的關鍵基礎設施。
• 居家沉浸式體驗升級:
透過智慧家庭系統、健康監控、遠距學習、AR娛樂等應用,Wi-Fi 8能提供穿牆穩定連線與低延遲互動,即使在多人、多設備環境下也不易塞車。
• 公共空間的高密度連線:
如機場、體育館、車站等場域,使用者需在移動中連接即時翻譯、AR導覽、視訊通話等服務。Wi-Fi 8將確保即使在高人流與高流量下,同時也能維持穩定連線品質,支援公共安全與即時追蹤系統。
展望2028:下一代無線連網主力規格
Qualcomm 表示,IEEE 802.11bn標準目前已就大部分關鍵架構達成共識,預期未來幾年將持續整合更多業界技術與意見。待標準正式敲定後,Wi-Fi 8將成為未來十年內數十億台設備的核心無線規格。
在AI、IoT與智慧運算浪潮不斷推進的今天,Wi-Fi 8將成為新一代無線基礎建設的關鍵支柱。從速度競賽進化為穩定性革命,Wi-Fi技術正迎來真正能「取代有線」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