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圖片引用於Shutterstock網站)
最近五十嵐被爆出奶精混充飲料的新聞(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參考蘋果日報的兩篇新聞,前者是議員爆料,後者有業者喊冤)。
對於五十嵐的印象,最鮮明的就是在他們剛創立時,是以「林鳳營鮮奶」為號召,所以如果真的有奶精混充,那對於五十嵐來說將會是個重大打擊。
不過有一個地方引起個人的好奇,就是業者澄清的部分,他們說這是一場烏龍,因為他說他們是這樣賣的:
可可芭蕾:是巧克力粉加奶精
可可芭蕾拿鐵:巧克力粉加鮮奶,沒有加奶精。
假設業者說的沒有問題(……靠,原來還有這種差別),五十嵐在菜單上有註明吧,不然這樣很有問題,畢竟對於這家飲料店,就是用林鳳營鮮奶的印象很強烈。不過已經很久沒有去五十嵐買飲料了,也不知道店家對於這兩樣的標注是如何處理的。
此外,在這邊又有一個小小的問題,那就是名稱的分歧,從名稱來說很難理解這代表什麼意思(對於常喝的人應該非常了解,但對於少喝的人來說,應該會有些疑惑。恰好最近阿瓦在FB上提出了解釋,底下引用他的文章給大家參考:
鮮奶在飲品上,大致上可跟咖啡、茶、果汁、可可做搭配。市場上對於產品命名可是非常五花八門的。最正統但平凡無奇的命名,就直接以鮮奶、牛奶來命名,如鮮奶茶、木瓜牛奶、咖啡牛奶等等,帶點流行時尚且花俏的命名,就有拿鐵、歐蕾、芭蕾等,如紅茶拿鐵、芒果歐蕾等等。
這樣的命名,各位知道是由何而來的嗎??其實舉凡市場常見的拿鐵、歐蕾、芭蕾等,都是由不同外來語之諧音而來的。我們以咖啡牛奶,大概整理出下列幾項外來語:
義大利文 caffè con latte
發音參考
在義大利文,鮮奶的諧音,似"拿鐵"
法語 café au lait
發音參考
在法語,鮮奶的諧音,似"歐蕾"
愛爾蘭語 caife le bainne
發音參考
在愛爾蘭語,鮮奶的諧音,似"芭蕾"
西班牙語 café con leche 發音似"蕾切",聽起來感覺很不入流,難怪市場上沒有人這樣用。
印尼文 susu 發音似"蘇蘇",嗯,客官要來一杯"蘇蘇紅茶"嗎?
其實還有很多的語言發音,有興趣的朋友不訪參考Goolge翻譯,並點擊右邊的發音。
下次去飲料店時,別被這些名稱給迷惘囉~
(引用於阿瓦FB)
阿瓦解釋得不錯,但阿瓦只解決了牛奶的解釋,基本上看完後我還是不知道五十嵐為什麼會取可可芭蕾以及可可芭蕾拿鐵。依阿瓦解釋顯然芭蕾與拿鐵的意義是一樣的,這樣在語意上應該就重複了吧。但如果以新聞廠商解釋來看我大概只能這樣猜測:五十嵐的「拿鐵」名稱是有特殊意義的,代表了「拿鐵」是加鮮奶的系列。那換句話說,如果系列上是沒加「拿鐵」字樣,但產品是含有奶的成份,是不是直接就是用奶精了呢?這樣才有辦法解釋為何五十嵐會出現這種「可可芭蕾拿鐵」名稱出現。也難怪業者會說議員與衛生局官員誤會了。
議員、衛生局官員說法有他的道理,而業者的理由看來也不是強辭奪理(不然怎會生出一個很累贅的產品名稱出來?),而檯面上的媒體大概就直接報導了,基本上能做到有業者平衡報導就算不錯了。會不會實地登門買可可芭蕾與可可芭蕾拿鐵的差異其實很難講(不過蘋果是真的有走一趟),不過就算有實際買,觀察也未必會一樣。所以要真正了解業者所講的話有沒有可信度,實際買一次是必要的。
為了驗證到底有沒有「非拿鐵系列的飲料用的是奶精」這樣的規則,我特別跑了一家50嵐直接詢問。所得到的答案沒有錯,只要有加「拿鐵」字樣就是用鮮奶,若沒有用「拿鐵」字樣的話,就是用奶精。當然,這並不是50嵐官方回應,而是其中一家店員工所給我的回應(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至其他店家問問,我相信這應該不會隨便亂說)。但員工所給我的回應基本上與50嵐在新聞上喊冤的邏輯是一致的,我是相信有這樣的規則在。不然的話,實在很難解釋業者在新聞上的回應以及名稱有了芭蕾還要加拿鐵這樣重複的問題。
不過很遺憾的是這個是你要問你才會知道,我想絕大多數人若只是要喝飲料,大概不會想這麼多,對於產品名稱的差異可能是放在心中。而事實上,從上圖的店家招牌上也看不出50嵐有切開設定,鮮奶的奶茶與奶精的奶茶都列在一起。
但對於這次業者喊冤,說是烏龍這點,其實我也不是不完全相信。有的媒體以「胖達人」事件類比(如ettody的標題為胖達人翻版!50嵐可可芭蕾標榜加鮮奶 被爆偷加奶精,而NOWnews則是又一個胖達人? 議員爆:50嵐奶精混充鮮奶),我是覺得有點誇張。胖達人擺明就是欺騙,然後還刻意推給上游。但50嵐這件事如果你真的稍微有研究一下的話,不能說50嵐沒有隱暪(不說50嵐,市面上的早餐店、手搖飲料店這麼多,用奶精的也多,但有誰明確說出來嗎?),而且有些宣傳有問題,但說到底50嵐看來是有分產品線這點應該是沒有問題。
之所以沒有完全不相信50嵐業者的話,最主要的原因是50嵐可以索取帶走的menu中,對於奶茶以及紅茶拿鐵是有明確分開的,而且在當下問了店員,店員也很明確提到拿鐵就是加鮮奶的意思,沒有拿鐵字眼就是加奶精。當然,因為現在50嵐正在風頭上,你說DM是緊急重印或是店員的話術是有修正過的也很有可能。
但我在網路上找到2009年50嵐饒河店的飲料選單(原始圖片在此),在當時就已經很明確是如此分類了。因此對於50嵐喊冤這點,雖然網路上有不少批評聲音,酸50嵐又會像胖達人、統一這兩家廠商類似,準備要賴在上游的錯了。但就我的看法,50嵐應該不會否認他們有用奶精,但可可芭蕾拿鐵一定是會否認的,因為從單子上可以很明確看到的確有拿鐵系列產品路線,在根本上而言,有差不多型態產品分為較便宜路線與較貴路線這點看來是很明確的,這可以有幾種解讀:
一、所用的茶不同
二、所用的牛奶不同,便宜的用奶精來泡,貴的用鮮奶來泡
三、佔比上的差異,比如說便宜的產品鮮奶佔比較少,貴的產品鮮奶佔比比較多
這其中以第三點比較不可能,因為就已經有分大小了,然後你又要切同樣大小之中份量佔比不同其實會很麻煩。至於所用的茶不同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要有效降低成本,我想奶精與鮮奶會是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因此我會認為第二項是必然有的,至於第一項有沒有就不知道了。若較便宜的奶精路線與較貴的鮮奶路線成立的話,那50嵐說是烏龍這件事情,的確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個人是不會完全否定50嵐的聲明。
不過你說50嵐就真的沒有問題嗎?我也不能保證,因為我也是在事情發生後才來買,發現比較貴的「可可芭蕾拿鐵」很明確有做出與奶精粉泡的「可可芭蕾」不同的辨識。左邊是有「拿鐵」字眼的產品,鮮奶與可可沒有混在一起;右邊是沒有「拿鐵」字眼的產品,是奶精粉與可可粉混合了。因我之前沒有買過,所以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常態性的做法,如果有人曾買過這兩樣產品,而且也是上圖這樣差別的話,個人認為業者所說的話可信度是比較高一些(搜尋過網路圖片,沒有找到像我這次買到的飲料狀態圖片,不知道有沒有人之前喝過這兩樣產品,煩請讀者幫忙轉給常喝50嵐的朋友吧)。
當然,還是要研究一下可可芭蕾與可可芭蕾拿鐵在外觀上能不能分辨出來。所以就開始混一混。
……哇咧,無解了,外觀幾乎一模一樣。至於你說味道喝不喝得出來。我是在兩個人情形下,以盲測法互測。自己一開始沒喝出來(你可以知道差異,但不會知道哪一個是哪一個),但另一位朋友喝得出來,至於差異如何?要如何判斷?如果有機會寫出逆推的文章會盡量說明看看,這有點難說明)。
至於業者所說的可不可信,還有第二個方法可以得知,但還是需要之前有買的人來回想就是了。上圖是50嵐的奶精粉與所謂法國的可可粉。由於50嵐的空間很明顯可以讓人看到所泡的過程,如果可可芭蕾拿鐵有加白色的粉,那就是有問題了。至少我這次買,他就是很單純加可可粉[(深褐色粉末)、糖(果糖吧這我不確定,50嵐沒強調糖,所以就不是重點了)以及林鳳營鮮乳,並沒有加入白色粉末。
(原始來源)
順帶一提,這次有爭議性,業者也要付出一點責任,我在網路上找到2007年50嵐宣傳的資訊,上面的QA就有提到:
Q:可可芭蕾是什麼?
A: 這是來自法國頂級的巧克力粉所製作的巧克力飲品,百分百純可可,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
50嵐針對這個宣傳所被質疑的部分,他的說詞是指「可可」而言,可可是純天然,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
但就我來看,最大的問題是在這名詞定義的混淆,在上述的宣傳中,「可可芭蕾」很明顯是指可可粉。那可可芭蕾能不能單指可可呢?這我不清楚,不過有個可可粉的品牌是cacao barry,中文寫作可可巴芮。所以要把可可芭蕾當作是可可,50嵐也不是第一家發明就是了。
但最大的問題是在於門市賣的可可芭蕾可不是單純的可可喔。是有添加奶精的產品,這樣很明顯就有名詞混淆的問題。而且看了這個宣傳的人們,是因為看了「可可芭蕾」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誰知道「可可芭蕾」所指涉的主體居然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加了奶精就不符合「不含任何人工添加物」這點訴求!至少這部分廠商應該要負責的。
此外,可可芭蕾與可可芭蕾拿鐵是業者自己兜出來的名稱,在產品創造出來業者會用心思考取什麼樣的稱呼才能更易於行銷市場,所以取的名稱有時候很創新、很新奇,但也很陌生,不是很符合平常慣用的稱呼,這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但產品名稱搞東搞西弄到最後害到自己,我想廠商也會很悶。就以這次產品名稱為例,雖然業者提到是衛生局以及議員搞了個烏龍。但我們純粹從產品名稱來看:
可可芭蕾是「可可 + 奶精」(A + B)
那可可芭蕾拿鐵的話,是不是很容易聯想出「可可 + 奶精 + 鮮奶」呢?(A + B + C)
如果當初廠商棄用芭蕾字眼,改用可可拿鐵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不過這樣做的話,產品名就太弱了反而氣勢不夠強,「可可芭蕾」這名稱多麼優美,結果更貴的只寫「可可拿鐵」一整個遜;或是這產品線只拉在放奶精或放鮮奶其中一項,不要兩種產品線都放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不過這樣一來又很難取捨。但現在的做法就會變成,你需要跟消費者說可可芭蕾的時候,芭蕾指的是牛奶(奶精);而可可芭蕾拿鐵時,可可芭蕾是指可可,會有不一樣的意義,這樣其實是滿奇怪的。
不管之前的爭議如何,誰對誰錯。若是以爭議之後,我實際去買的經驗來說,50嵐的確有做到可可粉 + 鮮奶這樣的調配,再加上買手搖飲料是攤在客戶面前可以一覽無遺,再加上而在Menu已經有「拿鐵」系列來看,我想50嵐的可信度是比胖達人高很多,只是因為之前我沒有購買經驗,所以也沒辦法確認業者所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這就需要之前常去50嵐的朋友來提供資訊了)。此外在我所找到的2007年業者宣傳「可可芭蕾」文案,很明顯就有混淆的問題,業者這部分是需要負責的。
目前也正研究這飲料的差異,若可能的話這幾天也會來進行逆推試試,看看鮮奶與奶精的差異是在哪兒。
感謝50嵐官方與50嵐以及常喝50嵐的朋友回應,讓這件事情有著更明確的了解,至少可以確定了可可芭蕾是可可粉的品牌名稱音譯而來。而「拿鐵」也的確是鮮奶系列,產品線有明確分野。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7 則回應
五十嵐唯一的問題,應該就是
中杯養樂多綠裡面有1.5罐養樂多,
可是大杯的養樂多綠裡面只有兩罐養樂多
大杯的明顯淡很多
我是50嵐員工
受產品教育時主管介紹可可芭蕾之所以會叫芭蕾是cacao barry的barry直接音譯
跟愛爾蘭語牛奶音譯其實沒有關係
還有我們店大部份同事在介紹這兩種產品時的話數通常是:可可芭蕾是法國進口的可可粉加奶精粉調製的巧克力飲品, 另外有可可芭蕾拿鐵是可可粉直接加牛奶
如果直接尋問的客人應該是不會混淆
您好,感謝您提出如此精闢的解說
1.關於此段落
"在上述的宣傳中,「可可芭蕾」很明顯是指可可粉。那可可芭蕾能不能單指可可呢?這我不清楚,不過有個可可粉的品牌是cacao barry,中文寫作可可巴芮。所以要把可可芭蕾當作是可可,50嵐也不是第一家發明就是了。"
我們的確就是用這家巧克力粉
所以這名稱也真的不是我們發明的,在此事件中我們也已提出進口檢驗證明確認原料來源
不含防腐劑、法國生產純可可也都是由廠商提供資料,這在品牌官方網站都找得到,是不會做假的
2.再次謝謝您以實際行動驗證而不像公家單位僅用口頭問答方式處理
在此事件中,不論最後議員與官員是否會為我們澄清,50嵐的商譽都已受到傷害,每天都有那麼幾通電話打到店裡是針對此事件不分青紅皂白的謾罵我們的夥伴,讓夥伴承受龐大的精神壓力,由南到北我們是一間已經努力經營20年的品牌,卻要因為議員與衛生局在未經驗證自行解讀產生誤會的情況下貿然召開記者會致使我們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實在令人心寒
您好,感謝您提出如此精闢的解說
1.關於此段落
"在上述的宣傳中,「可可芭蕾」很明顯是指可可粉。那可可芭蕾能不能單指可可呢?這我不清楚,不過有個可可粉的品牌是cacao barry,中文寫作可可巴芮。所以要把可可芭蕾當作是可可,50嵐也不是第一家發明就是了。"
我們的確就是用這家巧克力粉
所以這名稱也真的不是我們發明的,在此事件中我們也已提出進口檢驗證明確認原料來源
不含防腐劑、法國生產純可可也都是由廠商提供資料,這在品牌官方網站都找得到,是不會做假的
2.再次謝謝您以實際行動驗證而不像公家單位僅用口頭問答方式處理
在此事件中,不論最後議員與官員是否會為我們澄清,50嵐的商譽都已受到傷害,每天都有那麼幾通電話打到店裡是針對此事件不分青紅皂白的謾罵我們的夥伴,讓夥伴承受龐大的精神壓力,由南到北我們是一間已經努力經營20年的品牌,卻要因為議員與衛生局在未經驗證自行解讀產生誤會的情況下貿然召開記者會致使我們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實在令人心寒
感謝回覆,至少確認了你們的確有分產品線(前面的朋友也有回),這點基本上個人也能認同,至少奶精與鮮奶是可以由我們來選擇的,而不是像其他家可能就要用猜的。
原來可可的品牌就是用這家XD,我問到的都說法國品牌,但都沒說原來就是文中所提的這家,也感謝解惑。
同一樓,
五十嵐奶類產品分兩線是實行已久的狀況。(至少三年以上)
而外帶餐單的分類表,也是實行很久了(也應有三年以上,但因為自從第一次了解區別後就沒在看餐單點餐,漸漸忘記餐單模樣.....)
只加奶精,跟加鮮奶的產品區別,
剛開始買也有一點搞混,但店員大多會介紹說:拿鐵結尾的就是鮮奶下去調。
非拿鐵結尾的奶茶類才是用奶精調。
了解了之後購買也一直都沒問題。
而且喝過幾次兩種奶下去調的奶茶後,
就可以清楚分辨哪杯是鮮奶哪杯是奶精.....
尤其喝熱飲時差更多
(因為熱紅茶拿鐵是調好後得再去後面「煮」過,茶香味更濃!且奶味明顯跟熱奶茶的奶精香味有差異,有時還會因想念奶精香味去買熱奶茶呢.......)
編輯很用心的做了這件事的分析,
但如想試試看盲喝的差異,建議買「熱」紅茶拿鐵會比較準喔!
小弟我是五十嵐飲品的愛好者
喝了將近十年的五十嵐
基本上對加不加鮮奶的飲品的認知是名稱上有沒有"拿鐵"兩字
而且價格上有落差
對常喝該茶飲攤的人我想在辨識上不是問題
給小編作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