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百萬年薪的5個秘密 首先得有一般」知識」,知識指的是你在學校上課、看書自習、聽演講等等,針對你專業領域學習而來的一切。 但也不用唸過頭,過多的知識就成了學者,是學術圈子啊(當然你要當教授學者也是OK),有了足夠的知識還不夠,接下來你還得擁有」要領」,什麼是要領呢? 要領就是我們所謂的Know How,就是」知道如何做」,不同的工作、專業領域都有不同的要領,設計有設計的、行銷有行銷的、業務有業務的,你必須在你所屬的領域獲得知道如何做的專業要領。 有了知識、要領之後,你還得拓展你的視野,除了你的專業領域之外,出去多看看其他產業、多認識其他專業人士、到從沒去過的地方看看、多閱讀非專業領域的書籍雜誌,多見多聞多」見識」。 林文傑 8 年前
欲練品牌,必先自宮。 一般來說推出一個新品牌到市場上,多數的行銷人員的目光就會放在」未購買者」,也就是一般消費者身上,想盡辦法要把一般消費者變成顧客,這樣的想法在部分的快速消費性商品或是通路上也許是可以嘗試的做法,但是若你想要建立的是一個長期的品牌,這種短視近利的做法幾近自殺。 這就像針對陽光下的二維影子做行銷宣傳,而忽略了投下影子的三維本體。 同時這也是多數企業想方設法創建自有品牌,卻屢屢失敗的重要關鍵原因。 因為想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品牌,應該要先找出」鏡像消費者」。 你永遠沒辦法用自己的眼睛看見自己的樣子,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鏡子(嚴謹地說就是光滑的反射鏡面物體),這是你唯一能更清楚的看見自己樣子的方式,同樣的你建 林文傑 8 年前
高維度行銷策略思維 主觀: 為人類獨有。指的是以自身的需求為基礎去看待事物的傾向,它是個體可以擁有的觀點,經驗,意識,精神,感受,慾望或信念的屬性。 不管你認為你自己有多客觀,基本上完全」客觀」是不可能的,你永遠無法從你的眼中看見自己(少數得道高僧也許可以?),也因此多數人都是或多或少帶著主觀的眼鏡在觀察這個宇宙,主觀、認知、解讀、反應。 脈絡: 過去經驗與記憶的總和,簡化來說脈絡與時間的相關性極高,脈絡可以解釋個體行為的動機來源與目的,因為與時間共生故具有因果關係,例如走在路上,忽然發現褲子破了個洞,你立刻轉身就近隨便找了一家店,買了一條褲子換上,你為甚麼會買這個品牌的褲子呢? 因為褲子先破了個洞,然後你必須立 林文傑 8 年前
訊息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訊息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訊息(Message),是一段獨立的溝通內容,由傳送者傳達給一個或多個對象,並期望他們充分接收。 但是我得告訴你一個違反你直覺訊息,那就是」訊息」本身卻是沒有意義的。 怎麼會呢? 你會想我看到了你寫的這一段文字,這就是一個訊息,而我能理解它,根據我的理解就對我產生了某種意義,不是嗎? 是的,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個前提就是」你」這個主體必須存在,你是透過自己本身來觀看這一段訊息,因為有你才使這段訊息產生意義,"訊息」本身以客觀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訊息之所以會有意義,包括情境脈絡與過去的記憶(包括經驗、學習、體驗、過去知識等的一切),當你看到一段訊息,你就會忍不住透過自 林文傑 8 年前
拍拍你的翅膀好自在 關於蝴蝶效應就現在來說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理論,他是由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講演中提出: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因此我們常常會用蝴蝶效應來形容,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一般人的對於一件事情的了解就到此結束,但是我們要更深入的使用頭腦,若一隻蝴蝶拍 林文傑 8 年前
消費者快樂指標 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說:快樂是人類活動的終極目標。 根據維基百科」快樂」的定義如下: 快樂是一種感受良好時的情緒反應,一種能表現出愉悅心理狀態的情緒。而且常見的成因包括感到對健康、安全、愛情等之滿足。 因此我們知道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終極追求就是」樂」,當然前提是有基本的生存條件,在吃住等基本生存上能夠負擔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能過得快樂,而要快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了好的人際關係、家庭關係、財富工作、成就與被世界需要等等,這些全都是外在因素,外在因素的確是可以增加快樂的程度,但是這一切取決於… 你內在的」期望」。 剛剛你看到關於快樂的定義中,最關鍵的一個詞就是」滿足」,我們常看到一個擁有好工作、 林文傑 8 年前
行銷 故事 社群行銷 消費者行為 內容 心理學 內容行銷 林文傑 品牌行銷 故事行銷 人類演化 企劃 行銷只做兩件事 我們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數萬甚至數百萬人通力協作,而其他動物一般最多只能形成幾十或者上百個單位的社群,是因為人類是所有生物中,唯一能夠相信「虛構信念」的物種。 ——《人類簡史》 只有人類能夠相信並討論一些「看不見的事物」(比如正義、國家、平等、民族),而其他動物最多能理解並溝通看得見的事物(比如蘋果、樹木、河流、老虎)。 而行銷這個行為主要包括兩件事: 行銷=虛構的故事+有人相信 當然前提是你已經有了一個正確的」定位」,這個定位沒有人可以幫你做,這是」為什麼」你要開始這一件事的原因,這是一切的起點。 從這個起點開始發展出一個」虛構」的故事,這裡講的」虛構」並不是指虛假的意思,指的是非實際、物理 林文傑 8 年前
App 關於被誤解的O2O O2O是過去幾年來十分熱門的商業、新創主題,更是一個」時髦」的名詞,有如十年前的電子商務,許多公司或多或少都會重新包裝自己的服務、商業模式以冠上」O2O」這樣的字眼,以吸引市場的注意。 商業歷史是會重蹈覆轍的,說白了這是一個數位蛋塔現象,多數以O2O之名的企業並未了解Why to do? 這一兩年你也已經看到於中國有幾百家以O2O之名的企業結束營業的消息了。 現在讓我們來掀開覆蓋在Online to Offline上層層的商業謊言,在O2O這個議題上有兩點是我希望大家注意的。 一、不論你是從Online到Offline或是Offline到Online都不重要,關鍵是」2」。 二、O2O的核心目 林文傑 8 年前
行銷機率論 一個行銷事件的結果會有兩個,成功的或失敗的。 而牽涉到它為成功或失敗的變因超乎想像的多,例如以人、事、時、地、物五大類來看,"人」就牽涉到你自己、上司、老闆、公司內的會計、法務、技術、業務、公司外的廣告公司、媒體、合作夥伴等人,甚至目標消費者都屬於」人」這個類別的範疇,更何況你還有事、時、地、物尚未考慮進去,在這麼多的變因交織組合下才會產生失敗或成功的結果。 為了簡化說明,在此不討論成功與失敗的定義或其他灰色地帶的主觀判斷,就簡單地把它想成投擲一枚硬幣結果出現正面或反面即可。 如同投擲銅板,每次投擲會出現正面或反面的機率是二分之一,而投擲10次要連續投擲出正面的機率將約低約千分之一,因此我們可 林文傑 8 年前
為什麼不問為什麼? 為什麼不問為什麼? 昨天晚上一時興起,我們決定要來吃個麻辣鍋,預定的時間是晚上七點五十分,我大約提早了二十分鐘到場,因此必須在門口痴痴的等待,這時有個衣著破爛的老人家引起我的注意,他就坐在店家門口的左方(如下圖),之後店家人員」禮貌」的向他表示:」由於會妨礙客人所以請他離開或坐遠一點。」 此時我不禁在想這位老先生」妨礙」了甚麼? 你可以看到他坐的位置是位於店門口的左方,並未影響到消費者進出的動線,唯一妨礙到的是消費者的」視線」,所以他不是物理性的妨礙,而是在心理上的妨礙,而這個妨礙並不是店家主觀造成,而是我們看待他的眼光造成的,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跟親朋好友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若是看到一位衣衫不 林文傑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