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h Yang

共25631則
美泰兒與 OpenAI 合作 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芭比娃娃
美泰兒宣布攜手 OpenAI,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芭比、風火輪等品牌,開創智慧玩具新體驗。 擁有芭比、風火輪等玩具品牌的美國玩具業者美泰兒 (Mattel),稍早宣布與OpenAI建立合作關係,將在旗下玩具產品整合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讓芭比等品牌玩具能以自然語言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與使用者互動。 美泰兒表示,將利用OpenAI的技術,把人工智慧應用在適合不同年齡層的玩具體驗中,同時也強調將專注於創新,並且確保使用者隱私安全。此外,美泰兒也預計將OpenAI的先進人工智慧技術如如ChatGPT Enterprise融入其業務運營,藉此增強產品開發和創意構思,並且推動創新。 OpenAI營運長Br
1 個月前
升級版 Siri 服務最快 2026 年春季才會正式上線
Apple 升級版 Siri 預計將於至少 2026 年春季推出,採用更完整 AI 架構設計,強化語音互動。 在WWDC 2025期間,蘋果軟體工程資深副總裁Craig Federighi證實目前已經捨棄原本在既有Siri架構上「升級」的作法,改為建造更完整的新架構設計,但未透露具體推出時程。不過,從彭博新聞取得消息指出,蘋果有可能要等到2026年春季釋出的iOS 26.4版本才會推出升級版Siri服務。 相比去年在WWDC 2024大舉推崇「Apple Intelligence」服務特色,並且說明可藉由升級版Siri更理解使用者需求,甚至能在App內代替使用者執行操作,或是透過電腦視覺分析螢
1 個月前
UL Solutions 推出 Mac 版 3DMark 效能測試軟體 原生支援 Metal API
UL Solutions 發布原生支援 Metal API 的 3DMark 效能測試軟體,Mac 用戶也能測試 GPU 與 CPU 表現。 先前已經針對iOS平台裝置提供使用的3DMark效能測試軟體,稍早由UL Solutions宣布推出可在macOS平台環境使用版本,藉此原生對應Mac裝置性能測試需求。 UL Solutions表示,在3DMark Steel Nomad Light測試項目推出以來,所有透過iOS版本3DMark效能測試軟體提交數據中,約有六分之一其實來自採用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裝置。但由於Mac機種與iOS裝置在硬體設計仍有不同,因此實際反應在性能
1 個月前
AMD 正式推出 Instinct MI350 系列 CDNA 4 架構挑戰 Nvidia AI 推論市場
AMD 正式推出採 CDNA 4 架構的 Instinct MI350 加速器,瞄準 AI 推論應用,加強與 NVIDIA 競爭的實力。 在加州聖荷西舉辦的Advancing AI 2025活動中,AMD宣布正式推出換上CDNA 4架構設計、配置高達288GB HBM3e高頻寬記憶體的新一代高效能運算平台加速器Instinct MI350系列,標榜在人工智慧推論效能提升35倍 (相比Instinct MI300系列)。同時,AMD也再次強調Instinct MI400系列加速器則會在2026年推出,並且換上代號「Helios」的下一代人工智慧架構設計。 與NVIDIA在人工智慧加速推論需求抗衡
1 個月前
Garmin Venu X1 發表 成史上最輕薄旗艦錶
Garmin 推出史上最輕薄的 Venu X1 智慧錶,搭載 AMOLED 顯示螢幕、多功能健康監測與超長續航,重新定義精品穿戴體驗。 Garmin推出新款Venu X1全方位GPS智慧手錶,標榜刷新品牌自身技術門檻,更進一步挑戰穿戴裝置對「輕薄」與「全能」的極限定義。 Venu X1搭載2吋AMOLED無邊框大螢幕,搭配僅8mm厚度、40公克機身重量的輕量設計,提供視覺與配戴體驗雙重創新。這塊抗刮藍寶石鏡面下的螢幕,不論是在健身房檢視數據、辦公室查看通知,還是球場上掌握球道地圖都能一目瞭然。 同時,Venu X1內建Garmin Pay、藍牙通話、語音助理、LED 手電筒、多衛星導航、高爾夫
1 個月前
IBM 2029 年將實現首個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 Quantum Starling
IBM 公布量子電腦藍圖,預計 2029 年打造 Quantum Starling 系統,實現世界首台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 IBM宣布,將於2029年推出代號「椋鳥」、全球首台具備實用規模的大型容錯量子電腦「Quantum Starling」,象徵在邁向可商用、可擴展的量子運算領域,再次邁出關鍵一步。 根據IBM的規劃,「Quantum Starling」將部署於美國紐約州波啟浦夕 (Poughkeepsie)的全新IBM量子資料中心。其預期的運算能力將比現有量子系統高出約2萬倍,並且具備突破現今硬體瓶頸的潛力。 為了實現此性能表現,理論上需要超過1048台現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所能提供的記憶體
1 個月前
Razer 推出 Kishi V3 系列遊戲手把配件 支援全尺寸 iPad
Razer 發表 Kishi V3 系列手把配件,讓全尺寸 iPad 化身掌上型遊戲裝置。 Razer稍早更新新款Kishi手把配件,同樣可用於手機、小尺寸平板 (例如iPad mini),而此次推出的Kishi V3系列甚至能對應全尺寸iPad使用。 Razer Kishi V3系列區分標準款Kishi V3、Kishi V3 Pro,以及Kishi V3 Pro XL三種規格,其中,Kishi V3 Pro最大可用於8吋的USB-C連接埠裝置,而Kishi V3 Pro XL則可用於13吋iPad Air或iPad Pro,使其能成為大尺寸行動遊戲裝置。 而Kishi V3可用於iPhon
1 個月前
Meta 與 XGS Energy 合作 新墨西哥州建置次世代地熱系統
Meta 與 XGS Energy 合作在新墨西哥州建置次世代地熱能源系統,推動永續發電。 日前與美國星座能源合作,簽署長達20年的核電採購協議之後,Meta燒早再與位於美國德州能源業者XGS Energy合作,預計在新墨西哥州開發下一代地熱系統,藉此作為Meta旗下資料中心電網,並且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慧背後電力使用需求。 而此項合作將產生150兆瓦的無碳能源,並且讓整體用水量減少為零,其中主要採用新墨西哥州內豐富的熱岩資源,透過地熱方式產生電力。 在此合作中,將區分成兩個階段執行,但預計都會在2030年以前投入營運。Meta全球能源主管 Urvi Parekh表示,人工智慧進步需要持續的能
1 個月前
《沉默之丘》初代確定重置 由 Konami 與 Bloober Team 再度聯手
Konami 與 Bloober Team 再度攜手,打造原版《沉默之丘》的次世代重製版本。 除了分享《沉默之丘f》幕後開發細節,KONAMI稍早也在《KONAMI PRESS START》節目透露正在著手打造最初的《沉默之丘》作品重製版本,並且確認由Bloober Team負責開發。 在此之前,Bloober Team就曾與KONAMI合作以2001年推出的《沉默之丘2》進行重製,並且在2024年10月推出,目前已經累積銷售超過200萬套。 而此次再次由Bloober Team打造最初的《沉默之丘》,預期也將加入更多現代化遊戲體驗設計。 不過,目前KONAMI公布任何關於《沉默之丘》重製版內
1 個月前
《沉默之丘 f》幕後開發揭秘 打造昭和時代日式恐怖體驗
《沉默之丘 f》開發幕後揭密,打造昭和時代獨有日式恐怖氛圍,營造全新遊戲體驗。 KONAMI在今年3月下旬公布《沉默之丘f》全新預告內容、製作想法,並且標榜加入日本特有「美麗與驚悚」,《KONAMI PRESS START》節目中更公布更多關於遊戲世界觀與開發細節,同時也說明此部作品不僅是《沉默之丘》系列的全新篇章,更是首次由台灣開發團隊泥巴娛樂 (NeoBards)主導、融合和風恐怖與心理驚悚的嶄新詮釋。 本作背景設定於 1960 年代的昭和時期日本,劇情由《暮蟬悲鳴時》知名創作者龍騎士07操刀,搭配插畫家kera設計角色與怪物,整體視覺氛圍營造出一種「唯美中藏恐怖」的獨特魅力。 KONAM
1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