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nvidia gpu gtx GTX 980M GTX 970M 效能達桌上型80%,NVIDIA筆電版核心GTX 980M、GTX 970M 相較於桌上型GPU的效能增長率,近年的行動版GPU效能成長幅度相當驚人。早期Fermi架構的時代,桌上型與行動版頂級GPU的效能落差約60%,而Kepler時期則更為接近,GTX 680與GTX 680M效能落差約為40%。直到今日,Maxwell架構的行動版GPU效能已經達到GTX 980的80%,效能落差只有約20%。筆者曾詢問NVIDIA這次的GTX 980M與GTX 970M,是否能比擬成哪款桌上型GPU?官方表示Maxwell新的9系列顯卡還未推出,無法直接比較,但根據效能落差來判斷,GTX 980M的效能應該僅次於GTX 980與GTX 970,以筆電的獨立GPU來說算是效能相當出 Tandee 10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eforce gpu maxwell 顯示卡 GTX 980 新一代Maxwell架構,NVIDIA GTX 980、GTX 970支援MFAA、DSR、VXGI NVIDIA繼先前GTX 700系列中階卡之後,直到近半年後的今天才發表Maxwell高階顯卡GTX 980與GTX 970。至於GTX 800系列目前將只有GTX 880M等筆電顯示晶片,桌上型則是跳過800系列直接進入900世代。GeForce GTX 980與GTX 970從定位來說GTX 980無疑將成為桌上型最頂級的顯卡,當然這是先排除兼作運算的GTX TITAN系列。規格上而言,GTX 980擁有當下最完整的Maxwell架構核心,共計有2048個CUDA Core,電晶體總數則是達到52億。至於第二高階的GTX 970則是有1664個CUDA Core,核心規模明顯低於GTX 9 Tandee 10 年前
產業消息 安全科技 密碼 指紋辨識 資訊安全 指紋 辨識 光學式 電容式 淺談指紋辨識原理:指紋辨識安全性?電容式、光學式技術差異 生物辨識技術一直是安全技術發展的重點要項,粗略算來少說有近10種不同的發展方向,像是電影中常看到的視網膜(retina)、虹膜(iris)、臉部(face)等辨識技術,還有已經很普遍的指紋(fingerprint)、掌紋(palm print)、聲紋(voice pattern)辨識。這之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指紋辨識技術,但你有想過電腦是如何比對成千上萬的指紋資料?像是iPhone 5s使用的Touch ID又是如何實際運作的呢?接下來就先來認識什麼是指紋,再來了解各類辨識技術。 透過隆起線的端點與分岔點 如果放大看你的指紋,會發現它如同山谷一樣高低起伏,高者為波鋒即為隆起線低者為波谷,再加上彎曲 Tandee 10 年前
產業消息 pma wpc 無線充電 a4wp 磁感應 磁共振 淺談無線充電技術:磁感應與磁共振,3大陣營WPC、A4WP、PMA 手機發展已經十多年,在無線充電技術上直到近幾年才有較大的突破與整合,但有線仍有其不可取代性,像是低廉的設計成本、親民的終端售價、較高的傳輸效率等。然而無線充電仍有其魅力,尤其是隨放即充的便利性,就會讓人忽略掉價格因素而買來嘗鮮。本文將針對進年的無線充電技術:磁感應、磁共振,以及3大無線充電陣營WPC、A4WP與PMA做個介紹,讓大家對於無線充電技術與概況有基本的認識。手機、車、生活3C,無線隨處可見當聽到無線充電應該會覺得這是很新穎的玩意,事實上無線充電技術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市面上,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在行動裝置領域,當年的PHS的J88手機就曾搭配過無線充電模組,有點年紀的朋友應該都 Tandee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