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Panasonic Smart VIERA TH-L47WT50W 液晶電視動手玩有感這篇文章的首圖
Panasonic Smart VIERA TH-L47WT50W 液晶電視動手玩有感
今年的6月其實還滿精彩的,除了最主要的Computex之外,事實上也是數位電視全面啟動的時間,所以也趁著這個機會,跟廠商借來新推出的液晶電視瞧一瞧。 好啦,其實數位電視與新推出液晶電視並沒有直接關係,就算沒有買新推出的電視,還是有辦法透過數位機上盒來看的。不過看去年的新聞提到,在今年的7月前,無線類比電視將全面汰換,因此不管怎麼說,新推出的液晶電視想必會有一波的商機出現。 至於現今對於新推出可以上網的液晶電視,被稱為什麼?我看智慧型電視、互聯網電視都有人稱呼。不過一來有點不習慣使用「互聯網」這個詞,二來Annti之前有玩過這類電視,已稱呼智慧型電視,我就沿用好了。 電視下方的Panasonic
13 年前
是Computex 2012:acer 有萬能義肢的 W700 平板電腦這篇文章的首圖
Computex 2012:acer 有萬能義肢的 W700 平板電腦
acer ICONIA W700 就是一款老老實實道道地地相當純粹的 Windows 8 平板電腦,在這個沒變形沒鍵盤就好像缺一隻腳的平板時代裡,acer 為 W700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用配件彰顯特色,裝了一個特別的三向立座,使得平板電腦本身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工作型態、閱讀型態、遊戲型態三種姿態來使用平板電腦,讓產品本身多了些小趣味: 工作型態的 W700,11.6吋的螢幕卻也搭載Full HD的高解析度面板,還有三個USB3.0插孔,擴充的時候相當方便,就算沒有變形也可以透過USB直接裝鍵盤。 立姿特別適合閱讀時候使用。 這是遊戲型態的姿勢,特別適合玩水果忍者這樣的遊戲。 裝上基座會用掉一個
13 年前
是HTC、Sony、Huawei入門手機硬體規格比較這篇文章的首圖
HTC、Sony、Huawei入門手機硬體規格比較
遠傳今天宣佈獨家開賣HTC入門機種Desire C,空機要價7990元。 基於以往經驗,個人實在不是很推入門機種,不推的原因倒不是價格貴還是便宜的問題,只有512MB不算多的RAM也就算了,現在還推出320 X 480解析度的機子。就我來看,會比較建議多存一、兩個月的錢,買好一點的機子,而且多等一點時間,搞不好可以等到降價,以及觀望一下機子會不會出包。今年手機的包特別多,等一、兩個月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在這邊花了一點時間,將價位相近且比較有代表性的機子放在一起比較,大概就可以判斷出哪家機子是能夠比較優先考慮的。在這邊我找了Sony XPeria U ST25i 以及HUAWEI華為 Asce
13 年前
是Sony 首款 Android 架構 Walkman Z100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首款 Android 架構 Walkman Z1000 動手玩
由於遇到出差的關係,筆者很可惜的錯過 Sony 首款 Android PMP Walkman Z1000 的在台發表會,因為借到以後親自際操作,有太多想問問 Sony 設計師的問題。在目前 PMP 逐漸式微的情況下, Sony 如何在 Android 平台重新詮釋 Walkman 呢? 跳轉繼續: 硬體介紹: Walkman Z1000 是一款 4.3 吋的 PMP ,採用 LED 背光的 SLCD ,解析度為 480 x 800 ,搭載 NVIDIA Tegra 2 應用處理器,記憶體 512MB ,內含 WiFi 、藍牙以及 GPS ,預載系統是 Android 2.3 ,未來應該會升級
13 年前
是關於 HTC One S 一秒機的兩款處理器,到底差了多少?這篇文章的首圖
關於 HTC One S 一秒機的兩款處理器,到底差了多少?
看到 Yeager 剛剛努力的寫了一大串關於 HTC One S 的危機處理與誠信問題,不過硬體方面著墨不多,就讓小弟簡單敘述一下到底差一個世代會有多少落差吧。究竟 MSM8660 與 MSM8260A 的 S3 與 S4 世代有多少落差,可以分為製成製程與架構兩方面,跳轉繼續。 恩...基於筆者個人的無奈,決定以後把 One S 以"一秒機(1s)"作為代稱好了... 先從 製成製程 方面敘述,高通的合作晶圓廠就是台積電,而且高通一直在應用處理器導入最先進的 製成製程 , MSM8660 這顆 45nm 應用處理器最先就是使用在 HTC Sensation 上的產品,最初始的版本時脈限制在
13 年前
是安謀是要怎樣(22):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籠子的邏輯仍持續驅動 ARM 架構進化這篇文章的首圖
安謀是要怎樣(22):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籠子的邏輯仍持續驅動 ARM 架構進化
在前一週提到在雲端化的趨勢下,終端設備似乎成了一個顯示設備,所有的進化可能都集中在伺服器端,似乎終端設備的硬體進化可以鬆了一口氣,不過現實真的會如此嗎?以目前虛擬化的應用,多半仍是應用在大型企業或是服務端,至於中小企業與個人的應用還未成為趨勢,加上過去分散式運算"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籠子"的想法, ARM 架構還是得不斷進化。 雖然以最近數款高階智慧手機的行銷手法,應用處理器的硬體規格不再是最強調的,不過許多的創新應用也意味著需要更強大的運算效能作為後盾,其中包括更高的解析度、影像辨識系統等等,即便像是獨立的相機晶片,也會使用到 ARM 的架構。 但是回歸到雲端化的議題,雲端化系統的基礎還是高速、
13 年前
是LG Cinema Screen 3D 智慧型電視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LG Cinema Screen 3D 智慧型電視動手玩
在各家電視品牌中,LG 向來有不錯的市場接受度,除了使用 IPS 面板的特色之外,更重要的優勢就是一直以來的低價策略了,不過價格低並不代表必須犧牲品質,不然消費者也不會繼續買單了。今年 LG 的 3D 智慧型電視《LG CINEMA SCREEN 系列》,外觀以超薄邊框的漂亮設計抓住主流趨勢,並利用各種運算技術讓 3D 影像可以更貼近生活需求,以下針對今年旗艦機款 LM9600 來個簡單的動手玩,分別從『外觀週邊』、『3D和介面』、『多媒體分享』和『網路應用』四個大方向來看。 【外觀與遙控】CINEMA SCREEN 系列的外表幾乎是沒得挑剔的俐落有型,霧面髮絲紋的金屬極薄邊框,從正面望過去只
13 年前
是雲端硬碟應用研究02:純文字備忘錄事件簿,原來txt檔也不是那麼容易使用這篇文章的首圖
雲端硬碟應用研究02:純文字備忘錄事件簿,原來txt檔也不是那麼容易使用
其實我以為這只是小事一樁,沒想到最後會變成很有難度的障礙。跨系統果然就是會有意外的驚喜呀。 這一次我試的做法是純文字備忘錄(或是稱為待辦事項)。對許多人而言,可能會希望有一些功能,如提醒、事項排列等等。但就個人而言,其實我只是要個能記錄的東西,搭配行事曆來使用。重點是在於手機與電腦上都可以看得到相關事項。 現階段手機雖然有不錯的行事曆軟體,也可以記錄待辦事項,但不會同步到雲端,然後連回電腦上。再加上其實並不會時時去開啟雲端的Google行事曆,因此在使用上備忘錄就一直不是那麼順手。 在有了雲端硬碟之後,就有將備忘錄的想法用在上面。以前也有想過使用Evernote,但其實我只要非常單純而且快速的
13 年前
是華碩PadFone使用有感03:產品還可以再強化的競爭分析這篇文章的首圖
華碩PadFone使用有感03:產品還可以再強化的競爭分析
看本篇文章之前,建議至少要看完「華碩PadFone使用有感01:能夠轉換成平板的手機,優勢與不足之處」,因為前面有些測試細節還會在本篇提到一點,有看過前一篇的話,會比較容易理解所寫的這篇。 其實對於華碩的產品分析,之前的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提過。不過在玩過之後,有些地方感覺更深刻,我的想法也許不見得切實際,但滿希望像這樣的創意產品在日後能夠有更多角度的想法出現。畢竟這個產品的出現,創意讓人激賞,總期待能夠再更上一層樓。本篇就我看到PadFone不足之處來做一番討論,希望在未來的二代(如果有的話)或是第一代的修正當中,可以看到一些驚喜。 一、PadFone他是手機,不是平板。宣傳訴求應強化手機本質
13 年前
是巨匠玩物 Pentax K-01 (04):總結篇這篇文章的首圖
巨匠玩物 Pentax K-01 (04):總結篇
Pentax K-01 拿在手中兩週的時間,筆者也對這款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 Pentax 有了些初步的認識,這款有著名設計師 Marc Newson 光環加持 Pentax 的 EVIL 系統初試啼聲話題之作,到底有哪些特色?而怎樣的人適合使用這款產品?就讓筆者以兩週的使用經驗談談這款獨特的產品吧。 巨匠玩物 Pentax K-01 (01):外觀介面篇巨匠玩物 Pentax K-01 (02):魔都、夜、上海篇巨匠玩物 Pentax K-01 (03):地大物博的美西行 基礎設計再解析: K-01 是 Pentax 第二款無反光鏡可交換鏡頭相機,卻不是全新設計的系統, K-01 採用的是源自
13 年前

相關話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