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Google Breakthrough Energy 美國航空 軌跡雲形成 Google、美國航空和 Breakthrough Energy 基金會合作 希望減少軌跡雲引發的全球暖化 其軌跡雲預設地圖系統可透過AI輔助飛機,避開會形成軌跡雲的飛行路線,希望能有效降低因此造成的全球暖化影響,過去測試結果也顯示軌跡雲形成降低了54%。 Google攜手美國航空,以及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成立的氣候變遷投資基金會Breakthrough Energy,打造一款基於人工智慧運作的軌跡雲預設地圖系統,讓飛機駕駛能選擇避開可能形成軌跡雲的飛航路線,藉此減少軌跡雲影響全球變暖問題。 由於飛機行經高溼度層會在空中形成凝結的軌跡雲,並且可能在當時大氣情況下維持數個小時,導致地面的輻射熱難以被釋放。 而依照論文研究統計,主要由飛機形成的軌跡雲在全球變暖影響約佔35%。 因此Google Mash Yang 1 年前
科學新知 考古 台灣大學 台灣豐玉姬鱷 鱷魚化石 台大發現台灣生命史終最大爬蟲類: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 台灣豐玉姬鱷長達7公尺,比目前全球最大的鹹水鱷更大隻,也是台灣生命史中最大的爬蟲類動物。 台大師生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台灣生命史中目前所知最大的爬蟲類、台灣特有物種的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推估體型可長達7公尺。 台灣大學官方臉書近日分享師生的研究成果,台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蔡政修與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卓義揚,耗時超過4年研究,發現台灣生命史中目前所知最大的爬蟲類、台灣特有物種的鱷魚化石「台灣豐玉姬鱷」,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台大表示,鱷魚幾乎不會出現在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討論範圍,但其實1972年就有第1種台灣特有種鱷魚被命名,也就是生存於更新世、已滅絕的台灣馬來鱷;當時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超導體 LK-99 常溫超導體 金賢卓 超導體低溫學會 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LK-99為超導體的證據不足 到底LK-99到底是不是常溫常壓的超導體,各方的論辯愈來愈激烈,只能期待有更多LK-99的樣本讓全球的學術機構檢測,才能確認這個研究成果的真偽。 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論文席捲全球 作者之一認為論文仍有缺陷已要求下架 韓國研究團隊聲稱找到可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超導體LK-99,真實性受到國際矚目;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今天對此指出,相關論文及影片中顯現特性與超導體應具有的抗磁性不同,認定證明LK-99為超導體的證據不足。 韓聯社今天刊出LK-99研究團隊成員金賢卓(音譯)與韓國超導體低溫學會針對這次研究成果的回應,金賢卓主張實驗數據等資料已足以證明LK-99的確是能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超導體 LK-99 常溫超導體 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論文席捲全球 作者之一認為論文仍有缺陷已要求下架 超導體LK-99論文出現以來,包括作者間的嫌隙以及是否能真的以不嚴苛的環境打造出超導體,全世界關注的角度已經從學術轉為茶餘飯後的話題了。但還是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人類工業將透過常溫超導體又有新一階段的進步。 韓國研究團隊日前透過論文未定稿版本網站arXiv.org發表研究成果,宣稱找到可在常溫常壓下達到零電阻的超導體LK-99,引起國際學界關注。但無論在韓國或國際上,對於這項研究成果的真實性仍無定論。 該研究團隊7月22日在arXiv網站上傳常溫常壓超導體相關的兩項論文,作者包括量子能源研究所代表李碩裴(音譯)與高麗大學研究教授權英完(音譯)、漢陽大學榮譽教授吳根浩(音譯),以及曾任職於韓國電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愛因斯坦 宇宙通訊公司 重力波 國際脈衝星計時陣列 科學家發現重力波有聲音 有如宇宙裡的吵鬧餐廳 愛因斯坦真的神,百年前的重力波假設和現今科學家的發現都呈現一致的狀態。 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今天宣布,他們發現「重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的第一個證據;重力波會在整個宇宙中產生隆隆的「背景嗡嗡聲」,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理論形式。 此一突破是由北美、歐洲、中國、印度和澳洲的數百名科學家使用電波望遠鏡經過多年的努力而獲得的,被譽為打開「了解宇宙一扇窗」的重要里程碑。 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一個多世紀前就首次預測,重力波是宇宙結構中的漣漪,以幾乎完全暢通無阻的光速穿過一切。 直到2015年,美國和義大利天文台首次偵測到兩個黑洞碰撞所產生的重力波後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大王具足蟲 海洋生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 海蟑螂 大王具足蟲拉麵看起來超震撼 海蟑螂是牠的親戚 這樣的拉麵廣告意味十足,除非特別想要嚐鮮的人不然應該不會想吃吧! 有業者推出大王具足蟲拉麵成為話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介紹大王具足蟲就是巨深水虱,以海洋生物屍體為食,所以消化道很臭,潮間帶常看到的海蟑螂、鼠婦則是親戚。 有拉麵業者推出大王具足蟲拉麵,只見拉麵碗上橫跨一隻大王具足蟲,奇特景象引發熱議。自然科學博物館也在臉書(Facebook)放上大王具足蟲的介紹,日前展出的「科畫博物特展」,也能看到大王具足蟲。 文中提到,深水虱屬又稱大王具足蟲屬,屬於節肢動物門、軟甲綱、等足目、漂水蝨科,其下有近20種生物,牠們是深海環境中重要的食腐動物,所以消化道的味道很重。 科博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李坤瑄接受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24孝 羔羊跪乳 清境農場 破除24孝羔羊跪乳之情迷思 清境農場表示是小羊太大隻為了喝奶不擇手段之舉 24孝故事推然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觀念,但是故事內容通常沒有科學根據且違背人性,如果有長輩或老師以此故事教導小孩還是得提醒其中的科學謬誤。就像本文的小羊跪地吸乳根本和孝道無關。 羔羊跪地吸乳比喻孝行,以綿羊秀聞名的清境農場今天解釋,小羊抬頭吸奶會形成食道溝,乳汁不經前3個胃直接進入第4個胃,可吸收完整免疫球蛋白,是生理構造產生的自然現象。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資料,字詞「跪乳」釋義為羔羊跪地吸乳,比喻孝行;今天是母親節,清境農場應景透過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表示:「鴉有反哺之義,羔有跪乳之情」常被用來宣傳感恩和孝親,但「羔羊跪乳」真的是感謝媽媽嗎,並非如此。 以綿羊秀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深海博士 水世界 海王星100天 真海底人:美國教授住海底小屋已滿74天 打破無減壓設備世界紀錄 這位深海博士的「海王星100天計畫」再過不到一個月就要完成,下一步是要建立真正的水底世界嗎? 綽號「深海博士」(Dr. Deep Sea)的美國大學教授迪圖里上週末在佛羅里達州南部拉戈島的海底小屋已住滿74天,打破沒有減壓設備在水下生活最久的世界紀錄。 美聯社報導,迪圖里(Joseph Dituri)於3月1日入住位於拉戈島(Key Largo)潟湖底部、深度為水下9公尺多的朱爾斯海底小屋(Jules' Undersea Lodge)。期間他利用微波爐烹調雞蛋、鮭魚等高蛋白食品,堅持每天做伏地挺身,並午睡1小時。據悉他居住的水底旅館和潛艇不同,並未利用任何技術來減低水壓。 此前的紀錄是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氯化鈣 發霉 衣物收納防霉神器:「氯化鈣」 Photo credit:filirovska via Pixabay. CCO 衣櫥衣櫃的除濕小幫手~常見的除濕劑主要成份是由氯化鈣(Calcium chloride)組成的。氯化鈣其實是一種由氯元素和鈣元素組成的鹽,化學式為CaCl2,也是天然產物,所以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在室溫中,氯化鈣的形式是白色顆粒且乾燥的。氯化鈣也有許多不同的用途,如除雪、食品製造、吸收劑。雖然氯化鈣對環境無害,但也須避免接觸到眼睛,會造成刺激。 Photo credit: mkupiec7 via Pixabay. CCO 氯化鈣極佳的吸濕性及水溶性,使它相當容易吸收環境中的水分。而且根據環境的溫度和壓力,氯 LiFe 生活化學 2 年前
科學新知 木頭 電晶體 巴沙木 瑞典林雪平大學與 KTH 皇家理工學院共同開發以巴沙木為素材的木質電晶體 現在廣泛用於電子產品晶片的電晶體多由矽所構成,不過瑞典的林雪平「 Linköping )大學與 KTH 皇家理工學院共同開發出突破性的木質電晶體,未來有望能用延伸出木質的電子產品與控制器。 目前的木質電晶體技術並不適合使用在最先進科技上,因為速度慢而且體積大,但對於一些基本應用如開關控制等已經綽綽有餘;在早期的測試當中,木質電晶體只能用於調整離子傳輸,一但離子消耗殆盡,木質電晶體就無法運作,不過林雪平大學突破以往的限制,實現能夠持續運作的木質電晶體。 ▲木質電晶體使用巴沙木作為素材,取其結構均勻、無紋路的特性 林雪平大學使用巴沙木(輕木)作為素材,取其結構均勻且無紋路的特質,同時去除 Chevelle.fu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