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摩洛哥 考古 人類化石 人類腳印 十萬年前最古老人類腳印 在北非摩洛哥出土 考古學家在摩洛哥發現80個約10萬年前的人類腳印,據信是北非最古老的人類腳印。 法新社報導,摩洛哥、西班牙、法國與德國的考古學家在丹吉爾(Tangier)南方約90公里的拉拉赫市(Larache)沿岸發現這些腳印,這些足跡可能是由5名智人留下,其中包括小孩。 利克薩斯拉拉赫(Lixus Larache)考古遺址的研究員阿拉斯.塞德拉蒂(Anass Sedrati)告訴法新社:「這群(智人)當時穿越海灘走向海洋,可能是在尋找食物與貝類。他們可能是漁夫或採集者。」 研究人員說,這些腳印是全球保存最完好的人類蹤跡之一,也是北非與地中海南部最古老的足跡。他們的研究報告1月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Nat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強迫症 大腦植入物 透過大腦植入物發出脈衝 成功治療美國強迫症女子 美國女子皮爾遜(Amber Pearson)因為患有強迫症(OCD),常常洗手洗到流血,還會這怕那怕的,擔心日常用品污染不潔。 但現在,多虧一種革命性的大腦植入物治療癲癇和強迫症,她這些不斷重複的症狀大多已成過去。 34歲的她告訴法新社:「我每天可以好好過生活,真是太棒了。」 皮爾遜的醫師群建議使用一種僅3.2公分長的裝置治療她的癲癇,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裝置可檢測到讓她癲癇發作的大腦活動,進而發出脈衝來干擾發作。 就在那時,皮爾遜本人靈機一動。 替她動手術的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醫師拉斯蘭(Ahmed Raslan)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產業消息 癮科學 癮科學:為什麼腦中不斷響起「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圖片來源 話說三天前開車從家裡出發,跟老婆帶小女兒到醫院做復健,習慣性地打開收音機,好死不死的,迎面而來的歌就是近日在網路上被「猛烈」討論的復古懷舊大作「唸你」,車內三人認真聽完整首歌,最後DJ的評語是「不管怎樣,他真的紅了」。而自認音癡,絕對不上KTV浪費錢當分母的老婆也忍不住說「這歌我也可以唱吧」,於是就自己唱了起來,非常罕見地完全沒有走音! 結果回程就出了小車禍…雖然無法牽扯在這首歌上頭,但我卻因為不斷想起那天的經歷,而也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段旋律…;這首歌的詞曲由音樂老祖宗等級的劉家昌操刀,演唱者則是劉家昌的兒子劉子千先生,如今已經是網路上最熱的meme了,各種 Portnoy Zheng 13 年前
科學新知 SONY youtube 演唱會 錄音 沉浸式體驗 360 Reality Audio 以羊文學more than words演唱會的串流平台、YouTube與360 Reality Audio Live服務三版本比較一般立體聲、預混音版本與原生360 Reality Audio的差異 由於咒術迴戰動畫第二期片尾曲「more the words」被更多樂迷熟知的樂團羊文學推出「羊文学 Tour 2023 “if i were an angel,”」演唱會專輯,同時分別在官方YouTube頻道、Sony的360 Reality Audio Live平台釋出360Reality Audio預混音與原生360 Reality Audio的more then words版本,剛好筆者朋友問到為什麼他使用電視揚聲器觀看感覺不到空間音訊,筆者也藉這個機會介紹三個版本的差異。 Sony 360 Reality Audio Live官網:360 Reality Aud Chevelle.fu 1 年前
科學新知 廣告 電影 LED epic games 虛擬攝影棚 虛擬製作 Virtural Production 廣告「在路上」拍攝用虛擬棚而非綠幕 虛實結合的虛擬製作技術是什麼?比起傳統綠幕有哪些優點與特色? 總統競選廣告「在路上」起初有些人認為是綠幕拍攝,然而經由幕後花絮影片我們可以得知,它是採用虛擬製作流程中虛擬攝影棚的幕後拍攝方式,讓不少第一次接觸高解析LED牆的虛擬製作(Virtural Production)的人感嘆,現在透過虛擬製作已經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不過虛擬製作並非今年才崛起,除了國外電影、戲劇積極採用以外,甚至台灣就已有多部戲劇採用虛擬製作技術,同時台灣也設有多座虛擬攝影棚;筆者簡單就虛擬製作與虛擬攝影棚的技術、與傳統電影綠幕合成比較之下有那些優點與特色進行介紹。 什麼是虛擬製作?虛擬製作的原理是什麼? ▲虛擬製作是虛實整合的製作方式,透過LED牆呈現遠景與人物、近物結合 虛 Chevelle.fu 1 年前
科學新知 產業消息 癮科學 癮科學:哈利波特的魔法讓英國孩子週末少送急診 這實在是一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研究。總之,Stephen Gwilym等三位英國牛津約翰拉得克里夫醫院骨科創傷外科的醫生做了一個很魔幻的調查,結果發現有拜哈利波特真的有保庇!是的,哈利波特最新也是最後一集的電影在台灣即將與全球同步上映,相信許多波特迷(或佛地魔迷…或跟我一樣的妙麗迷)都等很久了,這部超級暢銷小說跟同樣熱翻的電影早就引發許多科學家的研究興趣,許多是從心理學角度著手,也有像是隱形斗篷的物理化學研究、受預言家日報啟發的電子閱讀器開發之類的,可從創傷預防角度來看哈利波特的還真是絕無僅有。因為Gwilym等人的科別得時常接觸送急診的年輕小孩,他們發現這些來 Sagat.Y 13 年前
科學新知 NIST 密碼 電腦 Bill Burr 15年前發明煩死人的密碼規則 Bill Burr表示抱歉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相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每次碰到這些落落長的要求,心裡就有底,這組密碼防止自己登入的次數將比防止被盜的次數還來得多。 大家是不是都有這樣的經驗呢?當你要設定新密碼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一行提示:密碼長度不得低於8位數、必須同時包含大小寫英文、數字、符號,且相同字元不得重複超過3次、英文或數字間不得連續⋯⋯ 相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每次碰到這些落落長的要求,心裡就有底,這組密碼防止自己登入的次數將比防止被盜的次數還來得多。 那你知道這種規則是誰創造的嗎?一切都始於近15年前,一名叫Bill Burr的美國國家教準技術研究所(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1 年前
科學新知 NUVIA Armv9 Snapdragon 8 Snapdragon 8 Gen 4 Oryon CPU Snapdragon X Elite Snapdragon Summit 2023 :高通自研 Oryon CPU 微架構單執行緒效能以小博大越級挑戰 x86 HX 級 CPU ,繼行動 PC 後將用於 2024 年的 Snapdragon 手機平台 高通年度活動 Snapdragon Summit 2023 的重點之一即是由 Nuvia 團隊所開發的 Oryon CPU 自研架構, Oryon CPU 除了率先採用於 Snapdragon Summit 2023 公布的 Snapdragon X Elite 行動 PC 平台以外,高通總裁親自宣布將用於 2024 年的下一代 Snapdragon 手機平台。 ▲高通資深研發副總裁、同時也是 Nuvia 創辦人 Gerard Willams ▲對比蘋果 M2 Max 有更高的單核心效能,且僅需 70% 能耗即可達對方峰值效能 ▲對比效能級 x86 處理器不僅效能更高,且僅需 30% 能耗就與 Chevelle.fu 1 年前
科學新知 機率 隨機 丟硬幣 擲硬幣機率沒這麼隨機 投擲35萬次實驗發現「起始面」朝上機率略高 丟硬幣的結果可能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隨機。一項由國際研究團隊執行的實驗顯示,硬幣最終會以起始時的那一面朝上的機率高達50.8%。 丟硬幣猜正反面,這看似最公正的隨機決策方式,或許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隨機。一項由歐洲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執行的實驗,顯示了硬幣翻轉的結果有著微妙的偏向性。這個研究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硬幣翻轉實驗,他們總共進行了350,757次硬幣翻轉,並且得出了驚人的結論:硬幣最終以起始時的那一面朝上的機率高達50.8%。 這項研究的結果支持2007年史丹佛大學數學家Persi Diaconis的理論,他指出,硬幣在翻轉前朝上的那一面更有可能在落地時也朝上。這種微妙的偏向性在不同種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1 年前
科學新知 吸管 馬桶 蜘蛛人 搞笑諾貝爾獎 2023年搞笑諾貝爾獎得主:用死掉的蜘蛛打造出生物機械爪 這世界的蜘蛛將岌岌可危,人們將大規模捕捉用來打造生化機械爪... 利用死蜘蛛抓取物件、研究反覆書寫同一個字時的違和感…調查這些科學界怪奇難題的研究人員們今天獲頒2023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有別於莊嚴慎重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搞笑諾貝爾獎」表彰那些「讓人發笑後再思考」的奇特研究領域,但獎金不如真正的諾貝爾獎豐厚,今年的獲獎團隊將得到因通膨嚴重而毫無價值的面額10兆元辛巴威鈔票。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葉德菲(Te Faye Yap,音譯)和普萊斯頓(Dani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幹細胞 器官移植 中國科技 腎臟移植 中國研究成功 透過豬胚胎培育出人類細胞腎臟 雖然感覺有點驚悚,不過如果未來真的能從實驗走到臨床的話,移植器官就不用再等待捐贈了,對許多病患是相當大福因。 另一種可能性:人體移植豬器官可望成真 中國科學家成功在豬的胚胎中,培育出含有人類細胞的腎臟,創下全球首例,有朝一日可能有助解決器官捐贈短缺的問題。 法新社報導,今天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上述進展,但有專家認為這引發了倫理問題,尤其先前在豬腦中也發現了一些人類細胞。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將焦點放在腎臟上,因為腎臟是人體最早發育的器官之一,也是人類在醫學上最常移植的器官。 研究主要作者賴良學在聲明中說:「老鼠的 中央社 1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問號 韋伯太空望遠鏡 星系相互碰撞 神秘問號出現外太空 科學家分析可能是兩個星系碰撞造成 雖然科學家把這個問號說明是兩個星系相互碰撞的結果,但可不可以浪漫地認為是宇宙在跟我們對話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最新影像中,有一張照片的背景中出現一個閃閃發光的問號形狀物體,科學家認為這是兩個星系相互碰撞的結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張以近紅外線拍到的原始照片是在7月26日釋出,捕捉到一對年輕恆星赫比格-哈羅46/47(Herbig-Haro 46/47)的影像,問號物體則在照片一角。這對恆星距離我們1470光年遠,位於銀河系內的船帆座(Vela constellation),它們仍在活躍地形成,且運行軌道接近彼此。 自1950年代起,太空 中央社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