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NASA 哈伯望遠鏡 黑洞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觀測到在太空中奔馳的黑洞 還形成了恆星 感謝超厲害的哈伯望遠鏡,讓我們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包括這顆在太空中狂奔的黑洞(哈伯望遠鏡發現最遠恆星:距地球280億年)! 耶魯大學太空學家宣布發現一個巨大的黑洞正在太空中疾馳,留下長達20萬光年的新生恆星軌跡。NASA表示,這是史上首個發現的「狂奔」黑洞,但可能不是唯一一個。 法新社報導,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可能誕生於一場奇異的「星際撞球遊戲」,它正在黑暗中橫衝直撞,半路上更闖進了氣體雲。 在不可思議的力量作用之下,這種氣體正在形塑新恆星的軌跡,而這些恆星已被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強大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上的相機給捕捉了下來。 耶魯大學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高通 語意分析 Snapdragon 8 Gen 2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影像增強 以高通 Snapdragon 8 Gen 2 的圖像即時語意分割解釋 AI 如何藉由理解圖像內容進行增強 現在許多智慧手機都會強調具備基於 AI 的影像增強技術,高通在 2022 年末發表 Snapdragon 8 Gen 2 時,在影像技術部分介紹了稱為「圖像即時語意分割」的影像強化技術,這項功能也將自搭載 Snapdrgaon 8 Gen 2 的旗艦機開始導入並帶來更出色的影像強化效果,也勢必會成為這些智慧手機的相機主打功能,不過圖像即時語意分割相較於先前的 AI 場景判斷增強到底有哪些差別?接下來就簡單地進行解釋。 基於圖像物件與場景辨識的 AI 技術在智慧手機的相機功能已經不是新鮮的應用,這樣的功能源自於以文字以及語言辨識的 AI 功能;如同人類的大腦一樣,圖像物件與場景辨識 AI 在看到 Chevelle.fu 2 年前
科學新知 化學物質 美國研究 期刊研究 PFAS 美國研究:廁所衛生紙含有多氟烷基物質(PFAS)化學物質會危害人體 以後會不會有紙類廠商推出絕對不含有PFAS化學物質的衛生紙呢? 另一方面「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期刊過去也提出,關於微塑膠在海洋中的分佈和遷移2。這項研究利用衛星遙測技術,估計了全球海洋表面層中微塑膠的數量和位置,並發現了一些新的微塑膠聚集區域。 今天刊登在「環境科學與科技通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廁所衛生紙是全球各地廢水中潛在有害「永久性化學物質」的意想不到來源,這些物質可能會經由污水滲入土壤。 化妝品、防水衣物和不沾炊具都有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種「永久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與多種類型的癌症、心血管疾病、生育問題及孩童發育障礙有關。 法新社報導,這種合成化學物存在於全球各地的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歐洲太空總署 月球標準時間將出現?歐洲太空總署與美國太空總署將討論確認月球統一參考時間作為執行相關任務的基準 在目前作法中,各國主要都是以各自所在的地球時區對應時間,藉此作為針對月球執行任務參考基準,但如果未來有跨國合作項目,甚至順利登陸月球後的作業內容,若沒有統一的時區時間標準,可能就會引起不少問題。 在近年越來越多業者參與重返月球,而美國太空總署更積極推動Artemis登月計畫情況下,歐洲太空總署表示將與美國太空總署、多家業者及合作夥伴討論,藉此確認在月球上的統一參考時間。 在目前作法中,各國主要都是以各自所在的地球時區對應時間,藉此作為針對月球執行任務參考基準,但如果未來有跨國合作項目,甚至順利登陸月球後的作業內容,若沒有統一的時區時間標準,可能就會引起不少問題。 因此,歐洲太空總署目前與美國太 Mash Yang 2 年前
科學新知 Google AI quantum 量子處理器 Google 公布量子運算新進展,藉量子糾錯使多個量子位元能視為單一邏輯量子位元大舉提升效能 Google 在三年前首度使量子電腦執行運算,並展現超越當時超級電腦的性能,然而量子電腦技術牽涉複雜,也有著執行環境限制,當前多數的量子電腦技術仍處在前期發展與試驗; Google 宣布最新的量子運算關鍵進展,即是在量子糾錯技術獲得突破,使得 Google 能將一組的量子位元視為一個邏輯量子單元, 能使得 49 個物理量子位元製作的邏輯量子位元遠勝 17 個量子位元製作的邏輯子位元。 這樣的概念與當前典型 CPU 與 GPU 的多核協作近似,借助將多個核心整併為單一個邏輯運算單位進行運算;然而量子電腦所採用的演算法進行量子位元操作的方式更為複雜,關鍵在於量子位元相當敏感,縱使是雜散光也會導致運 Chevelle.fu 2 年前
科學新知 台大醫院 醫療科技 台灣科技 眼角膜 眼角膜移植 電紡紗生醫支架 神經修復 提高眼角膜移植手術成功機率 台大研發電紡紗生醫支架 促進眼角膜神經再生 眼角膜受損要等待角膜移植曠日費時、手術完成後也可能引發排斥,現在台大團隊研發的電紡紗生醫支架,結合高科技原理的電流及材料研發技術,經動物實驗,有非常高的效能,受損神經能恢復8到9成,提升眼角膜移植的手術成功率。不過這項發明預估要5-10年後才會導入臨床治療,在這之前大家還是好好的照顧自己的眼睛囉! ▲電紡紗生醫支架驗證雛型。 角膜等視覺相關神經受損目前仍無有效療法,即使有能力負擔百萬療程,效果也不佳。台大團隊耗時7年成功研發電紡紗生醫支架,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有望成病友新福音。 台大醫院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分享這項研發成果。台大醫院眼科部教授、高階眼表面與角膜神經研究中心主持人陳偉勵簡報指出,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無線電 宇宙 氫原子 外星文明證據?科學家偵測到88億年前氫原子無線電信號 來自88億年前的氫原子無線電信號,就算真的有這個外星文明,可能早已滅絕了吧... 科學家在「深太空」尋找信號方面打破一項新紀錄,他們運用位於印度普恩(Pune)的巨型電波測量無線電望遠鏡(GMRT),偵測到據信有88億年歷史氫原子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美國德州電視台KXAN報導,發出無線電信號的氫原子據信有88億年歷史,這種無線電信號是地球上科學家迄今偵測到距離最為遙遠的。 研究結果去年12月發表於學術期刊「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和印度科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恐龍化石 盜龍 智利化石 科學家挖到10公尺長 7000萬年前的盜龍化石 學家正在智利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挖掘南極洲以外最南端的恐龍化石,其中包括在大規模滅絕之前可能主宰該地區食物鏈的大盜龍化石。 盜龍屬是澳洲新南威爾斯格里曼溪組的一屬獸腳類恐龍,生存於1.05至9600億年前白堊紀時期的阿爾比階至森諾曼階。該屬僅含模式種似鳥盜龍,最初由弗里德里希·馮·休尼在1932命名。 維基百科 根據「南美地球科學雜誌」(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大盜龍是一種肉食性恐龍,在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生活在南美洲部分地區,發現的化石長達10公尺。 智利南極研究所(Chilean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雷射 閃電 富蘭克林 風箏實驗 巴黎科學家首度實驗成功 透過雷射引導閃電 法國科學家們今天表示,他們首度利用雷射光束引導閃電,希望這項技術有助於防範致命閃電,有朝一日甚至可能觸發閃電。 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美國發明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50年代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他在雷雨天將繫上鑰匙的風箏放飛後製作了第一根避雷針,但絕對想不到多個世紀以來,這仍算是很先進的技術。 如今科學家正努力以21世紀的科技為18世紀的革新技術精進,他們採用的高功率雷射系統,或許會為防雷技術帶來革命性巨變。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他們在瑞士東北部森蒂斯峰(Mount Santis)山頂上利用雷射對準天空,成功讓雷擊改變方向。 這個來自6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團隊多年來以富蘭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大腦回春 腦神經科學 中風 台灣科技 陽明交通大學 陽明交通大學證實:音樂訓練可助老人重塑大腦、中風復健 學音樂不會變壞,甚至還可能強化腦部功能,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證實特定的音樂訓練會重塑大腦不同的神經網絡結構,還可能透過音樂訓練,讓出現運動障礙的中風患者、長輩復健。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舉行記者會,分享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謝仁俊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陳麗芬團隊,今年1月登上國際腦功能學術領域經典期刊「人腦圖譜」(Human Brain Mapping)封面的研究,證實音樂訓練改變大腦網絡。 研究團隊主持人謝仁俊表示,團隊耗時10年,以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主修藝術領域包含鋼琴、聲樂、弦樂、美術、舞蹈、打擊等,探討不同藝術領域專家,腦神經可塑性同異。 研究發現,鋼琴家和聲樂家 中央社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