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入門系列也有高質感機身與高音質藍牙技術, Fiio M7 快速動手玩
在日前於日本中野春季耳機祭時,已經簡短試聽了 Fiio 新款的播放機 M7 ,而台灣總代理聿鑫科技也在正式上市前舉辦小型試聽會,相較上次在日本活動中的開放會場有較安靜的環境與充裕的時間可試聽;在 Fiio 的產品規劃中, M 系列原始是作為旗下入門級機種的產品線,先前的 M3 確實也以相當平實的價格恰如其分的與 X 系列入門機做出區隔,但此次的 M7 卻從裡到外都來勢洶洶,甫發表時其設計、規格與質感甚至比 X3 III 更出色,頗有同品牌以下犯上的資質。 M7 甫發表時,不免讓人想到韓國 Astell&Kern 第二世代的機種,金屬的方正外型與螢幕偏下方的配置有那麼點味道,不過 M7
7 年前
是以Galaxy S8為基礎 三星證實將於中國市場推出Galaxy S輕奢版這篇文章的首圖
以Galaxy S8為基礎 三星證實將於中國市場推出Galaxy S輕奢版
先前有消息指出三星計畫在中國地區推出,同時外型與Galaxy S8相仿的中階旗艦新機,稍早確認將以Galaxy S輕奢版為稱,預計5月21日正式揭曉亮相。 目前Galaxy S輕奢版可能僅先在中國市場推出,最主要是希望藉此與中國多數中階機種抗衡,分別推出迷夜黑、勃艮第紅兩款配色,而機身將採5.8吋螢幕規格,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660八核心處理器、4GB記憶體與64GB儲存容量,並且配置3000mAh電池容量。 相機規格則分別採用1600萬畫素主鏡頭,以及800萬畫素視訊鏡頭,其中預期在主鏡頭導入雙像素對焦,而指紋辨識器配置方式則比照Galaxy S8,與主鏡頭呈現水平排
7 年前
dyson電動車
Dyson 也將投入研發電動車 預計 2020 年上市
很會研發電動馬達的 DYSON 下一款重量級產品不是我們熟悉的家電,而是將大舉跨入電動車市場。Dyson 將投入 20億英鎊(約合新台幣 800億元)、400位人力研發電動車款。 現在對 Dyson 電動車的了解還非常少,只知道將會是一台雙門轎跑車,有著漂亮的LED燈光和曲線,且電池容量會是現在電動車的二倍多。Dyson 預計將於 2019 年正式發表車款,並於 2020 年量產上市。 以前我們以為智慧型手機過後,下一個爆炸性的產品將是智慧型眼鏡或者是穿戴式裝置,但現在看來世界所有先鋒產業,包括蘋果和Dyson都將目標鎖定在電動車上。
7 年前
是三星證實將在新款Galaxy Note導入互動更為自然的Bixby 2.0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證實將在新款Galaxy Note導入互動更為自然的Bixby 2.0
在三星宣布將使更多連網家電裝置都能獲得Bixby數位助理功能之餘,三星人工智慧中心負責人Gray G. Lee稍早受訪時,同時更透露新版Bixby 2.0將會隨著新款Galaxy Note手機一同推出消息。 先前其實就有不少消息透露三星計畫釋出新版Bixby數位助理服務,而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裁高東真日前也表示搭載Bixby的智慧喇叭將在今年下半年問世,意味三星接下來除了預計推出新款Galaxy Note手機,同時也準備推出旗下首款智慧喇叭。 不過,目前三星仍未透露是否在揭曉新款Galaxy Note手機之餘,也將同步揭曉新款智慧喇叭,或是讓智慧喇叭產品成為今年IFA 2018展前活動發表
7 年前
是Google行為守則將部分敘述作調整 「不為惡」描述比重少了一些這篇文章的首圖
Google行為守則將部分敘述作調整 「不為惡」描述比重少了一些
過去Google提倡「不為惡 (Don』t be evil)」的行為守則詮釋方式,近期似乎有了一些調整。 根據Gizmodo網站比對今年4月21日之前的Google行為守則內容,發現在5月4日後所調整的行為守則內容裡,Google似乎已經移除行為守則前段關於「不為惡」的敘述,改以其他陳述內容要求員工維持工作上應遵守的行為與價值觀。 不過,Google依然將最後一段裡「不為惡」敘述予以保留,但相比過往版本從一開始就重複強調「不為惡」的守則,似乎顯得有些單薄。 藉由Internet Archive所提供的網站時光機 (wayback machine)查詢Google行為守則網頁更新版本差異 現行版
7 年前
是「開發者聯盟」呼籲蘋果提高App分潤比例這篇文章的首圖
「開發者聯盟」呼籲蘋果提高App分潤比例
就在微軟宣布提高開發者分潤比例後 (除了在Xbox平台發行App與所有平台遊戲內容),部分iOS平台開發者也有意要求蘋果跟進調整分潤比例,並且開放可向使用者提供免費試用時限,讓使用者能有更多試用感受。 根據一群由iOS開發者所組成的「開發者聯盟 (The Developers Union)」,透過網站向蘋果喊話,並且強調本身以非工會組織形式運作,並不會向參與的開發者收取任何費用,最主要是希望呼籲蘋果增加App Store向開發者提供的分潤比例,並且要求蘋果開放每一款App均能以有限時間形式讓使用者體驗完整內容,而非僅只能另外製作試用版本,造成使用者必須重複下載內容。 會有這樣的反應,或許是與微
7 年前
是「小米手機8」即將到來 可能同樣採用螢幕下指紋辨識這篇文章的首圖
「小米手機8」即將到來 可能同樣採用螢幕下指紋辨識
雖然小米日前已經預告5月底將有大事發表,同時也透露接下來的發表會將選在深圳舉辦,許多看法認為小米計畫在5月底宣布推出新機,亦即今年度的小米代表手機產品,預期也會有多款新品同步亮相。 而先前也有看法認為,小米今年預計揭曉的年度旗艦新機並不會以「小米手機7」為稱,而可能進一步跳號採用「小米手機8」名稱,其中原因或許與小米成軍8週年有關,但不確定是否比照三星曾經從Galaxy Note 5直接跳到Galaxy Note 7的作法,希望藉由跳號名稱凸顯新機即將加入的全新功能與規格設計。 就近期的消息來看,「小米手機8」也將採用「瀏海」造型螢幕,並且進一步強化視訊鏡頭應用功能。不過,從先前小米方面說明並
7 年前
是【科普時間】熊貓+線蟲=長臂猿?從視覺辨識多容易被騙來談談 AI的第1張圖
人工智慧路還長 熊貓+線蟲被誤認為長臂猿?騙過視覺辨識真的不難
人工智慧的發展一日千里,但是包括視覺辨識、自動駕駛其實都離完美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這則《七分鐘用監視器抓到嫌犯》的新聞你一定不陌生。中國早已透過大數據,建立起可即時追蹤每個人面孔的社會監控系統;而這也是機器學習用在視覺辨識威力最強,卻也最令人恐懼的應用之一。 但有的讀者也應該知道,就連 Google 的視覺辨識 也犯過把黑人誤認成黑猩猩這種尷尬又敏感的錯誤。機器學習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卻看似萬能卻有時又是顯得如此不可靠,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真能把我們的一切全交給機器學習嗎? 下面就以科普角度,從原理開始跟大家討論這個話題。 讓我們先用幾張簡單的圖,介紹機器學習用於視覺辨識的原理吧!首先第一
是無法以全職形式於北京工作 人工智慧技術專家陸奇卸下百度營運長職務的第1張圖
負責百度搜尋、自動駕駛的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專家陸奇 卸下百度營運長職務
陸奇考量個人與家庭因素,無法持續以全職形式於北京工作,7月之後卸下百度營運長職務。 去年加盟百度,並且擔任營運長,同時負責帶領百度搜尋、自動駕駛與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的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陸奇,稍早由百度宣布將不再擔任集團總裁與營運長職務。 根據百度公布說法,陸奇之所以不再擔任營運長職務,最主要是考量個人與家庭因素,因此無法持續以全職形式於北京工作,預計從今年7月之後卸下百度營運長職務。 而在陸奇卸任之後,將由現任百度人工智慧部門及百度研究院負責人王海峰接手其職務,並且升任資深副總裁,並且直接向百度執行長李彥宏匯報。 在此次人士異動裡,還包含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張亞勤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張亞勤、向海龍
7 年前
是專訪/LINE資安長:隱私問題並非只存在服務設計層面的第1張圖
LINE資安長:隱私問題並非只存在服務設計層面 資安也需提升使用者認知
中山剛志強調現行LINE所導入防護規格更高,同時也因應使用者使用行為讓個資防護變得更加簡單,例如透過Letter Sealing將聊天訊息加密,或是透過簡單的四位數字密碼確保安全之際,讓使用者能以更簡單方式登入帳號。 在此次第三屆資安高峰會裡,筆者有機會與LINE資安長暨隱私長,同時擔任資訊保護長的中山剛志進行訪談,針對LINE近期在資安方面的努力,以及在Facebook發生隱私醜聞事件、歐盟即將推動史上最嚴格的資料保護法令GDPR等影響下,LINE方面所做因應措施進行分享,同時也透露未來勢必藉由區塊鏈等新技術確保用戶隱私安全。 LINE資安長中山剛志 對於LINE目前資安防護所做措施,中山剛
7 年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