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成為熱愛單機大作玩家的超值選擇? AMD Radeon RX470 4GB 動手玩

2016.08.19 11:56AM
是能否成為熱愛單機大作玩家的超值選擇? AMD Radeon RX470 4GB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在推出第六代 GCN 架構的 RX480 之後,也再度推出 RX470 以及 RX460 ,而這次所測試的則是由技嘉所推出的 RX470 G1 Gaming 4GB  ,不同於 RX480 首波由公版卡掛帥, RX470 目前在台灣都是由各家合作夥伴推出自製卡,故此次由 AMD 提供的測試品就是板卡夥伴的自製卡而非公版卡。

關於 RX470 所採用的 Polaris 10 核心技術可見先前 RX480 報導:請點此

RX470 與 RX480 採用相同的核心,在稍為減少 CU 單元後,鎖定在以 Full HD 搭配高度特效、反鋸齒等已 60fps 暢玩單機大作的消費族群;官版的設定搭配 4GB RAM ,不過像是微星在台灣也有推出搭載 8GB RAM 的版本,然而解析度若都設定在 Full HD 設定的話,超過 4GB 的意義沒有特別明顯。

6cb570fad0a5e432b86ba8fcae641c76

RX470 採用 14nm 製程的第六代 GCN 架構之 Polaris 10 核心,具備 32 個 CU ,標榜效能約 4.9 TFLOPS 以上,官方版本預設時脈為 926MHz ,可 Boost 到 1,206MHz  ,至於技嘉這張自製卡則將時脈進一步提升到 1,230MHz 。

 

至於 Polaris 的重點特色可見先前 RX480 測試文章,雖然是針對 Full HD 遊戲設計,不過仍能搭配 DisplayPort 1.3 介面進行 5K 的顯示輸出,以及 4K 之 HEVC 編解碼功能,另外也支援 HDR 的影像編碼與影像輸出。

163151199c4e07a0a37175c5d3974067

原本 RX470 的公版設計 PCB 與 RX480 應該是一模一樣的 18 公分,不過技嘉 RX470 G1 Gaming 4GB 則將 PCB 延伸到 22 公分,一方面較長的 PCB 有助於分攤整體溫度,另一方面與風扇長度較接近也能分散風扇安裝在 PCB 上所需承受的重量,當然也可視為技嘉為了搭配風之力雙風扇扣具的設計故將 PCB 加長。

0b3bb81b1eb1f7a86662930163b20318

1325c2e4c9845c060834f0573f71ce26

為了提供更高的效能,先前也提過這張自製卡的時脈比起公版預設高出些許, TDP 理論上也會高出原本設定的 120W ,加上考慮熱血的消費者可能會進行超頻,這張卡的供電採用 6+1 相,外接電源由原本 6Pin 提升到 8Pin ,並有連接指示燈避免供電不足或是忘記連接供電。至於在 I/O 配置方面,筆者認為是比起公版卡更貼近一般消費者些,至少還提供了一個 DVI-D 介面。

510f87b33397ba19c4dc967cdf79bf6e

e75bbfe489f6c5114c51e2f7f72f5ee3

基本上此次 AMD RX400 系列公版的風扇設計都有點陽春,自製卡的風扇也很難比公版的效果還要差了, Gigabyte RX470 G1 Gaming 搭配的是基於雙風扇的風之力雙風扇系統,採用三根熱導管與雙 9 公分刀鋒扇葉,鰭片面積範圍也涵蓋整個遮罩,不是像公版只有中間一小塊區域,對於長時間重度使用也有其好處,不過由於遮罩並非採用抽風風道,封閉機殼環境要留意整體的通風。至於背面也有強化背板設計避免因風扇重量導致 PCB 變形。

10faf09c47b6e8e6e7541cd2ab0d9f9c

此外這款風之力雙風扇系統還具備 3D-Active Fan 功能,可在 GPU 溫度不高或者是系統處於低負載時停止風扇運轉,遮罩上也有 Fan Stop 指示燈顯示目前處於非運轉情況;而遮罩上的 Gigabyte 字樣與 Fan Stop 字樣都是 RGB 燈,都可藉 XTREME Engine 調節燈光顏色,但由於筆者機箱的並非透明側蓋所以就未拍攝了。

9262eaa652ea4d0f8592b43139be3422

4f0d735117c2c9edeb43a4f3260c2d6d

2b371aa4ea1bf22e2362c2aabeb9d3e3

3965de604255772cdf686c300e19fe55

f832e3a587902c8f0a2831678cf21c2c

fb41bf5ecc60b011620b72c9c464f454

7b034def0c2e252cb7afad85946857da

47a66fdb1e607b1c1be75890e057b7ec

0679c571553f4008d2c5d1d75d56180f

3888c13d0d20e4f099fa772a3aa8a4fc

d7306f4f78030629264548c37b93787c

dc1eeb5d1e2f7779df930476366e8171

e62ad46ec87d5105669b8d462ccc5ce9

1670a50e076c0061c4c8abeb7c32d50d

00b19badcebfa5718e5907f8cfba241c

386ecc478a459d6a35184023390f7d17

454ed1c5e8386fbe06fd7ae3b92243bf

479587f00a8fb93ea4255da5930779fa

08f720aacf6c21e2e038c838287d0edf

066ef0801393dba42bfb6bdaa432572d

be552c4f3bcde77310812e24a96ca8ea

效能方面, RX470 的表現略低於 RX480 ,以 3DMark 提供的對比以及 Valve 的 VR 效能測試對筆下是接近順暢 VR 所需的效能、但未達要求,加上其它測試數據對比,整體表現相較競品則是超越 NVIDIA 的 GTX960 、逼近 GTX970 的水準。不過以 Full HD 、預設特效執行 GTA V 測試,除了少數場景會略低於 60fps ,最高亦可達到 100fps 以上,但像是測試情境中有些日夜轉換的情況,會有張數瞬間滑落的情況。

f1dee90c6c7a461dea8c4e7bfb7eab80


在現階段, RX470 的優勢是比起價格相近的競品有至少 4GB 的 RAM ,而競品新一代接近價位的產品也還未現身,這樣的效能在執行多數 Full HD 解析度的大作也相當綽綽有餘,然而現在的狀況是競爭品牌沒意外接下來也有價位相近的產品,以對方新一代架構的效能提升幅度與定價策略, RX470 恐怕接下來有一場硬仗要打...

你或許會喜歡

你知道福利品不等於二手機,也有未拆封新品嗎?

台日團隊合作第一炮!SHARP M1 美背機上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