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宣布美國能源局阿貢實驗室作為 Aurora 延遲上線的 Polaris 超級電腦未來將自第二代 EPYC 升級至第三代 EPYC
先前美國能源局阿貢實驗室宣布,由於基於 Intel CPU 、 GPU 架構的 exascale 級 HPC Aurora 比預期延遲上線,阿貢實驗室在過渡期先導入基於 AMD EPYC CPU 與 NVIDIA A100 GPU 的 Polaris 作為布局,做為測試與最佳化軟體編碼與應用程式之用,而 AMD 稍早也宣布,初步將先以第二代 EPYC CPU " Rome "的 Polaris ",將在日後升級到第三代 EPYC 處理器" Milan "。 ▲ Polaris 預計往後升級到 Milan 世代的第三代 EPYC Polaris 當前採用 AMD EPYC 7532 與 EPYC
3 年前
NVIDIA 與 HPE 協助阿貢國家實驗室設置 1.4 PETAFLOPS AI 算力的 Polaris 超級電腦,填補採全 Intel 技術 Aurora 系統延後上線的空窗
根據原本 Intel 與隸屬美國能源局的阿貢國家實驗室簽署的合約, 2021 年將啟用結合 Intel Xeon CPU 、 Xe GPU 與 Optane DC 儲存的 Exaflops 等級超級電腦 Aurora ,不過隨著 Ponte Vecchio 的正式推出時間延至 2022 年, Aurora 的上線時間也被迫順延;不過阿貢國家實驗室為了填補 Aurora 上線的空窗期,先導入基於 NVIDIA A100 Tensor GPU 的超算系統 Polaris ,以 AMD EPYC CPU 結合 NVIDIA A100 GPU 提供與 44 PetaFLOPS 的峰值雙精度算力,作為屆
3 年前
即便 Navi 推出還是熟悉的 Polaris 最對味, AMD 在中國推出把時脈壓低的 AMD Radeon RX 590 GME
在去年底, AMD 的 GPU 出貨終於再度超越 NVIDIA ,不過功臣卻不是新世代的 Navi 架構,而是前朝老將 Polaris 架構,畢竟甫推出且使用 7nm 的 Navi 系列的首波產品價格較 Polaris 高出不少,對消費者來說雖然 Polaris 性能相對低、也較耗電,但對多數主流遊戲也足以順暢執行,加上出清的價格不惡,也難怪熱賣,然而最近 AMD 最近在中國又與板卡商共推一款全新的中國專屬 Polaris 產品,名為 AMD Radeon RX 590 GME ,最低價自 1,199 人民幣起,目前匯率折合台幣大約是 5,150 元起,對照台灣的報價仍低於 4GB 版本的 R
5 年前
AMD 新版驅動程式為 RX400 、 RX500 顯示卡提供 Radeon RX 5700 的 Radeon 圖像銳化技術
AMD 宣布透過新版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驅動程式,為採用 Polaris 架構的 Radeon RX 570、RX 580、RX 590,以及 RX 470 、 RX 480 等顯示卡提供 Radeon 圖像銳化技術, Radeon 圖像銳化技術( RIS )是先於 Radeon 5700 系列導入的智慧對比度自我調節銳化演算法,有助於提升遊戲中的視覺效果。 Radeon 圖像銳化技術可針對遊戲中被其它特效後期處理柔化的影像進行銳化,使畫面回復清晰,但同時標榜幾乎不會影響遊戲性能,同時搭配 Radeon GPU Upscaling 技術,可在高
5 年前
AMD 5 年來首度單季銷售超越 NVIDIA ,但最大功臣不是 Navi 而是價格幾乎砍半的 Polaris
2019 年第二季全球 GPU 出貨表現公布後, AMD 終於在連續五年落後的情況下首度超過 NVIDIA ,不少人認為這是由於採用全新 RDNA 架構的 Navi ( R5700 、 R5700 XT )立功,不過根據 Fudzilla 指出,實際上 Navi 並非這一季 AMD GPU 銷售成長的關鍵,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自 2016 年推出後不斷更新名稱的 Polaris 架構,也就是 RX400 與 RX500 系列。 ▲ RX 5700 系列並非 AMD 第二季銷售量成長的關鍵 根據指出, Navi 在今年七月推出後,由於市場初期僅提供公版風扇架構,但不少測試評論指出公版風扇無法有效的抑
5 年前
Campfire Polaris 、 Andromeda 入耳式耳機 2019 新版動手玩,傳承但加入變化的新世代產品
Campfire 在今年春季耳機季除了發表取代 Orion 獵戶座的新款耳機 IO 外,也宣布將兩款耳機進行程度不一的改版,其一是圈鐵混和耳機 Polaris 北極星,另一款則是被視為 Campfire 多平衡電樞單體指標的 Andromeda 仙女座,雖說是繼承原本的型號,然而兩款耳機更新的幅度並不同,一者從技術面大幅修改,另一者則僅進行外觀與配件的必要更新。 ▲新款線材不再是透明批覆層 今年宣布 IO 與 Polaris 、 Andromeda 時,除了產品的技術規格外,亦提及這三款 Campfire 典型設計產品導入新的外殼工藝製程與全新的配件設計,其一是包裝採用宛若禮物的新包裝,收納盒
5 年前
是AMD更新入門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3200,維持採用Polaris架構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入門專業繪圖卡Radeon Pro WX 3200發表 維持採用Polaris架構 售價199美金
AMD Radeon Pro WX 3200採用Polaris 12顯示架構設計,整體TDP設計為50W,因此可應用在一般小型機殼,主要滿足一般工作室輕量使用需求,售價199美元。 在今年度的SIGGRAPH 2019即將開展前,AMD宣布更新旗下專業繪圖卡產品,推出採用Polaris顯示架構設計的Radeon Pro WX 3200,預計用於取代先前推出的Radeon Pro WX 3100。 相比Radeon Pro WX 3100,此次推出的Radeon Pro WX 3200幾乎維持相同外觀設計,但採用Polaris 12顯示架構設計,以14nm製程生產,並且搭載640組SP與10組C
6 年前
AMD 發表 200 美金級專業繪圖卡 Radeon Pro WX 3200 ,標榜最小尺寸並提供行動版本
AMD 今天發表一張針對專業影像的 Radeon Pro WX 3200 繪圖卡,雖仍為上兩個世代的 Polaris 架構,但僅 200 美金與採用半高卡封裝是這張繪圖卡最大特色,同時除了桌上型主機的版本外,同時也將針對筆記型電腦用的 Mobile 版本。Radeon Pro WX 3200 將在今年 Q3 於通路推出,而系統商則將自今年夏天推出搭載此款繪圖卡的工作站。 ▲ Radeon Pro WX 3200 除桌上型半高卡版本外,也規劃有筆記型電腦的行動版 Radeon Pro WX 3200 採用基於 14nm 製程的 Polaris 架構,具備 10 個 CU ,規格似乎介於 RX55
6 年前
2019 中野春季耳機祭: Campfire 發表中價位新耳機 IO , Polaris 與 Andromeda 修改外殼搭配新線小改版、還有全新收納包
線材廠 ALO 旗下耳機品牌 Campfire 在今年春季耳機祭推出三款產品,其中紅色外殼的 IO 為一款全新的中價位產品,而圈鐵耳機 Polaris 與長青樹 Andromeda 則採用此次 IO 的陽極外殼製程處理方式、搭配全新的線材與收納包推出小改版版本。 IO 是一款落在 299 美金價位的耳機,從官網當前的情況可說是取代 Orion 的同級產品,單體則為雙平衡電樞,外觀雖採用 Campfire 經典款,但不再強調採用液態金屬處理,而是陽極石柳紅搭配 24K 金螺絲,濾嘴為不鏽鋼材質,開孔方式則是與 Atlas 、 Solaris 相似,單純就規格來看比價格相近但僅單平衡電樞的 Ori
6 年前
AMD 財報會議由 CEO Lisa Su 親口證實 Navi GPU 將在第二季問世
雖然近期 AMD 憑藉基於 Vega 架構的 Radeon VII 與小改版 Polaris 系列顯卡有不錯的聲勢,不過價格對一般消費者仍偏高、且想買還不見得買的到的 Radeon VII 似乎離主流還是太遠了些,然而 Polaris 產品線與 Vega 系列之間仍有空窗,對 AMD 的死忠愛好者而言仍缺乏合宜的中價位產品;根據 AMD 的財報會議,由 CEO Lisa Su 親口證實, AMD 將在今年第二季推出基於 7nm 的新一代中階 GPU 產品 Navi 。 在 AMD 先前公布 Navi 時,就有消息指出 Navi 並非作為 Vega 的下一代架構,而是以取代 Polaris 的中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