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於2023年末推出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12.1版驅動軟體,導入新使用者介面、添加以節能為優先的HYPR-RX Eco技術
AMD宣布於2023年12月釋出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12.1版驅動軟體,此版本導入全新設計的使用者介面,相較原本更為簡化易懂且美觀,另外還針對AMD HYPR-RX進行更新,並提供全新以節能為導向的AMD HYPR-Eco技術,還有針對即將於2023年12月7日發行的「阿凡達:潘朵拉邊境」提供最佳化。 ▲採用更簡潔美觀的新介面 新版本的Adrenalin導入全新設計的使用介面,使用者能夠如過往自主頁啟動遊戲,並結合視覺美化的主題設計,同時使用者可直接在主頁為每一款遊戲進行客製化配置,並提供狂熱玩家在遊戲選項進行更多客製化設定。 ▲HYPE-R
1 年前
爆料指稱 AMD RDNA 4 架構的消費級顯示卡將不推高階款,另外 RDNA 3.5 將為 Ryzen 8000 專用的 iGPU 架構
AMD 在目前的 RDNA 3 架構產品提供與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與 GeForce RTX 4090 抗衡的 Radeon RX7900 XTX 與 Radeon RX 7900 XT ,雖然原本預期在 NVIDIA 調漲 GeForce RTX 40 系列整體價格、加上 GeForce RTX 4090 幾起連接器熔毀事件後有望搶下一定市場,但市場殘酷的現實則是 Radeon RX 7900 系列仍叫好不叫座;現在爆料者 @Kepler_L2 聲稱 AMD 預計在 2024 年推出的 RDNA 4 架構產品將不包含頂級產品,將僅提供中階與主流產品。 Navi4
1 年前
AMD 宣布新版繪圖驅動軟體將納入效率提升 15% 的 FSR 2.0 ,同時 Radeon Image Shrpening 能為遊戲外如影片、網頁提供增強效果
AMD 在宣布包括 Ryzen 7 5800X3D 等小改版的 Ryzen CPU 產品陣容後,也宣布將推出 AMD Software : Adrenalin Edition 2022 繪圖驅動軟體,同時預告第二季將推出升級版本的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影像強化技術 FSR 2.0 ,除了同樣具備不須 AI 架構、可在競品執行的跨品牌使用優勢,也將使效率較現行 FSR 提升 15% ,另外視覺增強技術 AMD Radeon Image Sharping ( RIS )除可在遊戲中使用外,也將支援影片與網頁應用的視覺增強。 AMD Software :
3 年前
繼 NVIDIA 終止 Kepler 架構的驅動更新後, AMD 也終止對 GCN 架構 GPU 的驅動更新
雖然目前仍有不少玩家還在使用多個世代前的 GPU ,不過畢竟隨著新世代架構推陳出新,作業系統也不斷更新,要維護大量的舊產品是有難度的,而繼 NVIDIA 宣布將終止對 Kepler 架構的更新後, AMD 也將揮別用於 Radeon 7000 、 Radeon 200 、 Radeon 300 與 Radeon Fury 等 GCN 架構 GPU 產品,未來新版驅動將不再支援 GCN 架構。 ▲ Radeon Fury 是首款在消費級產品導入 HBM 記憶體的產品 首款採用 GCN 架構的產品為 Radeon 7000 系列,至今已經超過 11 年,而縱使是末代 GCN 的 Radeon Fu
4 年前
3DMark 提供全新測試結果介面,能與相近配置硬體比較並提供熱門遊戲效能預估
3DMark 是不少遊戲玩家用於估測硬體基本效能的熱門測試軟體之一,而每次只要市場上有全新的熱門硬體推出,也是 3DMark 開始活絡之時,近日 UL Benchmark 也宣布為 3DMark 提供全新的測試結果介面,讓玩家不僅更容易閱讀,同時也加入與相近配置的系統橫向比較以及幾款熱門遊戲的推估效能。 ▲現在玩家能夠透過得分介面橫向比較,查看系統是否達到應有的效能 相近系統的橫向比較對一些玩家應該是相當不錯的新功能,這項功能可在玩家完成測試後,將成績與採用相同 CPU 與 GPU 的系統進行橫向比較,能讓玩家對自己的系統是否達到同樣硬體配置應有的表現一目了然,一旦低於平均值就可能表示系統哪裡
4 年前
三星可能與 Arm 合作打造高階旗艦處理器 並搭載 AMD Radeon 顯示技術授權 GPU
三星預期將與Arm合作客製化Cortex-X CPU設計,並且預期整合採用AMD Radeon顯示技術授權的GPU,藉此在處理器效能表現有更顯著突破。 藉由AMD Radeon顯示技術提昇GPU效能 相關消息指稱,三星下一款旗艦等級Exynos處理器將會採用Arm日前提出的Cortex-X CPU設計,而GPU部分則會採用AMD提供Radeon顯示技術,藉此讓處理器運算效能提昇。 雖然三星過去以來一直在高階旗艦手機產品與Qualcomm合作,在部分地區提供使用自家Exynos處理器規格,而特定市場則採用與Qualcomm合作處理器,雖然三星表示主要考量各地區連網頻段規格需求,並且強調兩者使用上
4 年前
繼 Intel CPU 後蘋果也將與 AMD GPU 玩完,傳蘋果將自 macOS ARM64 版本刪除對 AMD GPU 的支援
蘋果在 6 月的 WWDC 線上大會終於宣布全面轉向自主設計的 CPU ,將在 2 年內陸續把 MacOS 硬體全面導入 Apple Silicon 處理器平台,最大的影響就是與合作多年的 Intel 宣布分手,不過當時顧及到高效能 GPU 開發不易,也許蘋果仍會維持與 AMD 的合作,由 AMD 為專業產品提供獨立 GPU ;但根據爆料指出,蘋果準備在 MacOS ARM64 版本刪除對 AMD GPU 的支援,意味著 Apple Silicon 世代蘋果將自行設法高效能圖形運算的架構設計。 The future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macOS arm64 a
4 年前
即便 Navi 推出還是熟悉的 Polaris 最對味, AMD 在中國推出把時脈壓低的 AMD Radeon RX 590 GME
在去年底, AMD 的 GPU 出貨終於再度超越 NVIDIA ,不過功臣卻不是新世代的 Navi 架構,而是前朝老將 Polaris 架構,畢竟甫推出且使用 7nm 的 Navi 系列的首波產品價格較 Polaris 高出不少,對消費者來說雖然 Polaris 性能相對低、也較耗電,但對多數主流遊戲也足以順暢執行,加上出清的價格不惡,也難怪熱賣,然而最近 AMD 最近在中國又與板卡商共推一款全新的中國專屬 Polaris 產品,名為 AMD Radeon RX 590 GME ,最低價自 1,199 人民幣起,目前匯率折合台幣大約是 5,150 元起,對照台灣的報價仍低於 4GB 版本的 R
5 年前
AMD Radeon RX5700 、 Radeon RX5700XT 動手玩,新架構、新氣象
AMD 的 CPU 在轉換到 Zen 架構後脫胎換骨,一步一步提升競爭力,演進到稍早解禁的 Ryzen 3000 系列已經有能與 Intel 頂級消費處理器一較長短的實力,而同時 AMD 的 Radeon GPU 也面臨全新的歷史轉捩點,也在此刻解禁的 Radeon RX5700 系列採用全新的 RDNA 架構取代 2011 年至今的 GCN ,而 RDNA 能否如 Zen 般脫胎換骨?也請見以下評測。 由於此次測試時間也受到工作時間影響,故無法完整評測兩款處理器組合,將使用 Ryzen 9-3900X 處理器,搭配技嘉 X570 AORUS MASTER 主機板,芝奇幻光戟 DDR4 360
5 年前
從硬體層回顧第八代遊戲機的變革,並展望新世代遊戲機架構與發展性
雖然微軟從第六世代遊戲機才以初代 Xbox 加入家用遊戲機戰場,不過第七世代的 Xbox 360 藉著 Sony 的 PlayStation 3 架構過於複雜、導致初期遊戲開發不易而搶得內容先機,而今屬於第八世代遊戲機的 Xbox One 與 PlayStation 4 也漸漸走向產品週期末期,市場也開始謠傳下一代主機將於今年末到明年發表。 而 Xbox One 與 Playstation 4 兩款同在 2013 年底推出的主機,也正處於硬體與市場變革的交叉口,在發展過程的趨勢相信也會影響下一個世代主機的規劃與發展,除了硬體的架構延續與升級外,諸如遊戲內容發行產業的變化,網路服務強化後的可能性
6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