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這次真的麻煩大了 交通部擬「UBER條款」要徹底封殺

2018.11.29 03:25PM
是UBER 為何再陷離台危機,欲啟多方對話求共存?這篇文章的首圖

UBER 浮動費率才更接近自由市場的「各取所需」,平常離鋒時刻或想去冷門地點?算你便宜一點,比計程車更實惠,但想在交通尖峰時段或熱門地點搭車,那就給真正有需要、付得起貴一點費用的人搭。若配合上合理的演演算法理論上從宏觀角度而言,浮動費率可以透過市場機制有效提升司機載量,並協助改善都市交通。

首圖
是UBER 為何再陷離台危機,欲啟多方對話求共存?這篇文章的第1圖
Photo Credit: Photo Credit: Reuters

重返台灣一年半之後,UBER 與計程車之間再啟新一輪風波;但這次看起來反而像UBER在無預警狀況下,莫名其妙就陷入危急存亡之秋。

11 月上旬,交通部公路總局傳出正在研擬俗稱「UBER條款」的《租賃業代僱駕駛且使用資訊平台條款》,去規定汽車租賃業若要使用像 UBER、Lyft 這種資訊平台的話,就得「行程必須超過一小時」、「禁止排班路上巡客,行程結束一定得回車行」、「APP價格必須跟車內牌價完全一致」。

這代表以後 UBER 司機一定要載客超過一小時、司機送完客不能在路上逗留一定得回車行,而且更重要的是「禁止浮動價格」。其限制嚴厲程度,足以完全扼殺 UBER 在台營運。

聯合報取得公路總局會議紀錄的報導,會議上小客車租賃業其實只有對「投保旅客責任險」、「不得排班接客」認同,其餘條款的規定都表達了強烈抗議;但是公路總局的會議紀錄上卻出現業者對「不得巡迴攬客」、「只能以日租時租計費」表達原則同意、配合政府政策辦理,有公然作假之嫌。

消息一出不到幾天,立刻引起租賃車司機不滿,發動上千台車輛至交通部舉牌抗議陳情;但隨後11月22日也有計程車司機組成台灣小黃抗優步租賃車全國自救會,至交通部抗議並建議廢除代僱駕駛制度。

有人形容 UBER 已從壞小孩變乖學生。就連有翟神之稱,過去大力批評 UBER 的和沛科技董事長翟本喬都在臉書呼籲「後來找到完全合法的經營模式就應該允許他們經營下去」(註一)。但居然都已經合法,為什麼還會掀起這趟風波?

uber_jai01
Photo Credit: 截自翟本喬臉書

讓我們來研究一下《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97條「小客車租賃業、小貨車租賃業應於其營業處所標明其公司行號名稱,懸掛汽車運輸業營業執照及租賃費率表、汽車出租單樣本,並須有足夠之停放車輛場所,待客租賃。」正是這條法律(以及第102條)給了公路總局法源依據,在條款內封殺了 UBER 在營運上的最大武器:浮動費率(註二)。

此外,雖然「行程必須超過一小時」、「禁止排班路上巡客,行程結束一定得回車行」這兩點在《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並沒有直接法律作為明確規定。但再根據聯合報報導,公路總局正是以母法《公路法》分類營運之精神為由,把日益模糊的「小客車租賃」與「計程車」再次用《租賃業代僱駕駛且使用資訊平台條款》完全把兩者分開。

再整理一下狀況:原本《公路法》跟《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用法條明確規範了計程車業跟小客車租賃業之間有何不同;但 UBER 與它的科技出現,嚴重衝擊計程車產業。後來 UBER 為為了合法,選擇跟小客車租賃業合作,相安無事了一年多。但現在有人找出了原本小客車租賃的規範漏洞,這次試圖直接從法律著手,把 UBER 一勞永逸趕出去。

UBER:盼開啟多項對話,共同探索出路

「我們一直十分願意跟台灣政府配合,在數位轉型與經濟發展的趨勢下當政府的好夥伴。」UBER 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 Emilie Potvin 接受 INSIDE 採訪時表示,UBER 在去年四月重返台灣跟租賃業者合作後,就一直積極配合台灣政府符合「納稅、納管、納保」三項原則。

Emilie_Potvin01
UBER 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 Emilie Potvin

當然 UBER 為台灣「付出」的不只如此。Emilie 再次說明了 UBER 在 8 月發佈的三項深耕台灣計畫:一,把UBER 最有利的武器大數據 Movement 台北交通數據庫提供使用。二,加速連結台灣 AI 人才與 UBER AI 實驗室合作,提升台灣AI能力。三,深化跟台灣硬體製造業在智慧交通產業鏈上合作。

uber_tt01
▲ UBER 8 月發佈三項深耕台灣計畫。Photo Credit: 截自 UBER 網頁

Emilie 也舉例,像新加坡在兩年前政府在規劃新的地鐵站與路線時,正是使用 UBER 的即時數據確認地鐵計畫與城市現況是否相符,評估進行;波士頓政府甚至在五年前規劃公車路線時,就用了 UBER 的即時數據重新規劃公車路線。

採訪時她也一再重申:他們不是來跟計程車競爭,是來合作的。UBER在世界各城市的發展狀況都不太一樣,但新加坡的 UBER FLASH(註三)可說是計程車同樣採用 UBER 科技與浮動費率,同時也能跟私家車和平相處,甚至有效提昇計程車司機收入的案例之一。

​UBER 會如此強烈對台灣表達善意,無非就是為了那條足以把他們再次趕出台灣的《租賃業代僱駕駛且使用資訊平台條款》而來。Emilie 表示不只公路總局,他們也希望同時跟國發會、交通部、經濟部等部會,以及計程車業者、司機、消費者、學者一起坐下來進行跨部會、跨業態對話,共同為計程車、小客車租賃對法規鬆綁、適當管理和運用科技促進服務創新這些層面上做更加完善的評估。

浮動費率是 UBER 最後、也是最強優勢

讓我們再回頭看看 UBER 在技術上帶來的三項創新,來幫助理解 UBER 為什麼又陷入危機。

這三項創新一是即時預測乘客熱區與 APP 叫車,讓小客車運輸整個業態更加有效率;二是優異的大數據收集能力。前兩點某種程度上台灣計程車業者正在迎頭趕上,你現在不只可以看到各家計程車行都紛紛支援 APP 叫車與信用卡支付,像台灣大車隊也正試圖跟宏碁合作導入 AI 技術,實現熱點分析、需求量預測來減少空車,提昇司機載客量。(當然 UBER 進入台灣初期打出大量車費補貼也是優勢之一,但這屬商業模式並非技術部份。)

但 UBER 第三項創新「浮動費率」才是目前計程車業跟 UBER 之間差距最大,也最有爭議的部分。你或許會問:不是有多元化計程車費率了嗎?但現行多元化計程車費率不等同浮動費率,絕大部分都是按照車型高級程度或大小,直接乘以現行公告費率 1.2、1.4、1.6 倍這種分等級的牌價。

uber_cgi09
▲「浮動費率」是目前計程車業跟 UBER 之間差距最大,也最有爭議的部分。Photo Credit: Reuters

當然想坐越高級的車,就得付越多費用很正常;但 UBER 浮動費率才更接近自由市場的「各取所需」。平常離鋒時刻或想去冷門地點?算你便宜一點,比計程車更實惠;但想在交通尖峰時段或熱門地點搭車,那就給真正有需要、付得起貴一點費用的人搭。若配合上合理的演演算法理論上從宏觀角度而言,浮動費率可以透過市場機制有效提升司機載量,並協助改善都市交通。

而這點正是台灣 UBER 司機比其他普遍計程車司機收入穩定,且具有市場競爭力之處(大型車隊的司機會好一點)。一旦失去浮動費率這項優勢,UBER 在台灣就真的無力回天,也會在亞洲暨中國、東南亞之後,再度失去一個活躍市場。

結尾

縱觀歷史,幾乎所有科技發展與隨之而來的商業模式,都會跟現有法律、規定直接或間接發生衝突與摩擦。遠至汽車、電力,近至網路、AI 與虛擬貨幣都是如此。當然打著共享經濟大旗的 UBER 一開始在前執行長卡蘭尼克領導之下,在各國與當地政府衝突不斷。

當然,台灣計程車業也同時被 UBER 衝撞得很慘,但同時也讓許多車行坐下來尋求數位轉型之路。但一來一往之下,UBER 一度因適法問題離開。只是當 UBER 願意回來主動全數配合政府與法律,卻還能鬧出被迫這麼大風波後,是不是該回過頭來反思,是否台灣汽車客運業也終於走到非得轉型,同時不合時令的法律也得跟上社會變化的時刻了呢?

  • 註一:UBER 至今雖以符合「納稅、納管、納保」三項原則,但根據立委鄭寶清 8 月指出,UBER 尚積欠之前未合法的 5 億多元稅款。
  • 註二:UBER 事實上也有跟部分台灣計程車車行合作,提供多元費率計程車之服務;但這部分並未採取浮動價格機制。
  • 註三:UBER 在新加坡是被當地計程車業者 ComfortDelGro 購得 51% 股權,以共同經營共乘服務營運。

137 則回應

  • 陳捲
    2018-12-04
  • 我愛uber,小黃只會瘋狂繞路,我們只能任人宰割,不愛
    2018-12-04
  • 奇怪!我說出Uber不好地方,好奇回來看看,竟然不見了?
    2018-12-03
  • 今天第一次搭Uber,第一次刷卡192元沒過,後來換卡居然刷的是251元,上網找服務電話想投訴,才知道他們根本沒有服務電話,FB上的客服也是鬼打牆,只好放棄認了。個人以後是絕對不會在搭乘uber了,連個投訴地方都找不到!
    2018-12-03
  • 換柯P執政決不會這麼笨的處理!只為了即得利益者考慮方向,而不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優先!
    2018-12-02
  • 台灣真的是先禁國家餒
    2018-12-02
  • 計程車業的大老闆在政府是很有人脈的…
    2018-12-01
  • 搭過UBER,拒搭小黃
    2018-12-01
  • 趨勢在變我們就要懂得變通,而不是利用法規來繼續當井底之蛙。
    CD發明出來錄音帶被淘汰
    MP3出來CD被淘汰
    今天你扼殺了UBER,未來還有千千萬萬個UBER會來取代計程車。
    (但還是有很多優質的計程車駕駛,只是被大部分的人搞爛了,真是辛苦優質駕駛了)
    2018-12-01
  • 如果那麼好什麼高科技,那就全部開放浮動費率,請政府帶頭做麼,問題不是嘛!美其言浮動,不過是為了抽更多,如果真為司機乘客就不要抽這麼高,血汗工廠
    2018-12-01
  • 吳旻霖 (旻霖吳)
    2018-12-01
  • 55688 APP 半殘,司機根本無法從車裏看到叫車人的定位!!!!
    2018-12-01
  • 普悠瑪為什麼翻車?
    2018-12-01
  • 搭過3次ubdr,印象良好,計程車的話也還不錯,但我會優先選擇uber
    2018-12-01
  • Uber 在新加坡已經賣給Grab後停止營運了。
    2018-12-01
  • 台灣沒計費表之前也是浮動費率呀!
    2018-12-01
  • 用世界麻煩來解決在地問題將是不智之舉!
    UBER is not COOL. NO UBER
    2018-12-01
  • 【Uber退出東南亞:輸在這2件事,慘被Grab購併】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6327
    2018-12-01
    • It is better to work overseas like you so you know better than most Taiwanese. :-)
      2018-12-01
    • Grab其實就是更強的Uber阿...功能更全面
      2018-12-01
  • 沒想到繼舊金山市之後,台灣也淪陷了。溫哥華目前是唯一北美大城市還沒有Uber, 我堅持反對 Uber or Lyft 因為它造成更多交通擁塞,將摧毀當地計程車業,公交系統少乘量減收入,道路狀況破壞,司機操守核定,乘客安全等。太多太多問題!!! www.ettoday.net/news/20181106/1299378.htm?fbclid=IwAR14W_He5jEEnbwkkeU4KGyRhWtMeg4223T4dXfSEdmCB0hB1U68t_JrQ0Y
    2018-12-01
    • Kengyu Feng Maybe Taiwanese Drivers are better but I am still against UBER
      2018-12-01
    • 在台灣,Uber在司機操守跟乘客安全上表現更好吧?
      你看所有的留言都一面倒....
      2018-12-01
  • City transportation planners say that ride-services like Uber and Lyft are responsible for about half of the increased congestion in San Francisco. www.facebook.com/KQEDnews/photos/a.117611171646622/2200170730057312/?type=3&theater
    2018-12-01
  • UBER 在世界各地引發很多社會問題,像是乘客安全,增加道路交通,個人隱私,公共交通經費來源等問題, 歐美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限制或完全禁止。 我現住在美加 完全了解問題 UBER is no COOL.
    2018-12-01
  • No UBER
    2018-12-01
  • 果然是反智政腐
    2018-12-01
    • 如果您已是營業中的合格計程車司機並參加車隊,您將發現這跟「反智政府」無關!我們是法治的國家,任何人或業者想要經營載客營業必須遵守法規啊!要成為合格計程車司機除了職駕和執登的考試取得證照,另外還有術科的訓練,一般駕駛怎能說想要營業載客就假借科技之名就來營業呢?那麽發生任何意外司機的法律責任呢?乘客的權益呢?更何況公路法對租賃車的定義規定的很清楚,怎可假借管理辦法的漏洞來變成常態載客營業呢?而且捷運的建設愈完整,計程車的數量將不再需要那麼多!哪有空間讓非合格計程車司機想載客就載?任何專門職業都有一定規定的考試要通過才能執業,不是嗎?
      2018-12-01
  • 看看臺灣利痿多愛小黃工會啊😏😏😏😏😏
    2018-12-01
  • 小黃踩到雷的機率超過7成以上吧?

    不說新車舊車(同樣費率誰想搭10年舊車),光車內整潔度就完輸uber,再加上計程車司機抽煙後整車的煙味(雖然沒有邊開邊抽),或是更可怕的檳榔味。

    誰該淘汰?交通部昧於計程車壓力,幫忙劣幣逐良幣!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乾淨殺絕。
    2018-12-01
  • 我萬不得已,只叫台灣大車隊的車,其他我不敢坐。
    2018-12-01
  • 雖然我沒坐過UBER,但即然先前都已經讓它合法上路了,怎麼現在又來搞這個?只因UBER吃到小黃的市場?自由市場不是應該要良幣汰劣幣?有競爭才有進步阿!雖然有不少車隊的小黃司機素質確實感覺有明顯提升,但這個產業裡面還是有不少老鼠x,政府若一再的坦護小黃這邊,那這個市場永遠都不會進步!
    2018-12-01
  • 計程車見不得別人好。應該公平競爭。
    2018-12-01
  • 一台計程車至少一張票。好險政府還會算數
    2018-12-01
  • 我相信大部分人矇著眼坐上車,一定可以馬上分辨哪一台是計程車。
    2018-11-30
  • 我還是愛Uber,夠國際化、且不用擔心太多
    2018-11-30
  • 憑什麼計程車可以這樣利用政府來達成獨佔事業???
    2018-11-30
  • Uber司機不是已經化明為暗嗎?
    2018-11-30
  • 搭過一次UBER,完全不想再搭小黃
    2018-11-30
  • Uber好多了,完全不想搭小黃,如果禁止,我會盡量搭大眾運輸
    2018-11-30
  • 這才要公投吧⋯⋯小黃素質真的比較差也比較貴啊
    2018-11-30
  • 垃圾政府到底在幹嘛!
    2018-11-30
  • FU_K TAXI !!
    2018-11-30
  • 垃圾小黃就讓他倒阿!
    人家守法而且尖峰時刻貴…也錯了嗎?
    2018-11-30
  •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小黃服務不自己改善只會抗議
    2018-11-30
  • 國家不該介入這種事 民間企業自由去競爭才是給消費者最好的選擇
    2018-11-30
  • No TEXI
    2018-11-30
  • Rubbish Chinese Taipei
    2018-11-30
  • 爛小黃多到爆,搭uber有在看紅黃線的有幾個,沒uber時,在那攔小黃的,爛小黃要有退場機制,奧客也是
    2018-11-30
  • 時代的巨輪在走,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才不會被淘汰...
    在政府的保護下,終究會被消費者淘汰...
    2018-11-30
  • 這跟異性戀排除同性戀手法一樣啊! 守舊勢力與既得利益者不願USER與其平起平坐(又乾淨又便宜 VS 又髒又貴), 然後硬要USER適用不合理條款! 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2018-11-30
    • 曾屹帆 所以我支持Uber
      2018-12-01
    • Jason Taiwan 價值高於金額的狀況!本來就是應該的!

      服務有價!
      2018-12-01
    • 但這就是市場機制啦, 你可以選擇要不要搭, 小黃要跳表, 你可能也招不到, 不然就是跟你討價還價, UBER你完全不用跟司機聊天, 他就把你送到目的地, 多好啊!!
      2018-11-30
    • 其實Uber不算便宜,費率只要超過1.1大概比計程車貴了,我自己看過x1.75還叫不到車的狀況。也曾聽司機說過她接過x2.0也堅持要搭Uber的客人。
      2018-11-30
  • 計程車是直接受各縣市政府警察局直接管理,要報考執業登記證前,就已經先被審查過了,查的還是這輩子的紀錄,如果曾犯過其相關規定中的前科紀錄,是連考試都不具資格。而且就算考過領證了,也每年都需要回去審驗。
    而良民證是可以只查詢某段區間的,而且以uber的報名程序裡,還可以使用上傳方式,不需本人到達他公司現場,是不是造假過的,是不是偽造的,如何判定?
    守法是最基本的,違法就是違法,違法還敢大言不慚的說委屈,真不知道書都讀到那去了。
    我個人看法並不反對,把小部份不好的小黃駕駛好好教育,或讓比較不好的駕駛有退場機制。
    但相對的乘客素質也該同時提昇,小黃會的一般違規,uber也會,例如紅線臨停,接近路口臨停或並排臨停上下乘客。而這些幾乎都是"人客的要求"不是嗎?司機若不照乘客要求的,有些乘客還會生氣給你看。而這種型態的小違規,只是因為小黃明顯所以被放大檢視,uber不容易被看出來身份而已。
    有些人路邊攔小黃怕踩雷,如果怕就挑有品牌的車隊或用網路或打電話去叫車啊,怎麼要貪便宜時段坐uber時會用App叫車,叫小黃時就不會用了?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