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日 Intel 的 Tiger Lake H 筆電高效能平台解禁,在 Xe GPU 翅膀還沒硬以前遊戲筆電仍須與 NVIDIA 合作,除了同步有高達 140 款搭載 RTX 30 的新電競筆電、創作者筆電與商用比電登場外,因應 Tiger Lake H 能作為纖薄電競機種需求, NVIDIA 也宣布入門版 Ampere 架構的 RTX 3050 、 RTX 3050 Ti ,具備完整的 RT Core 與 Tensor Core ,宣布全民光追與 DLSS 技術時代來臨。
搭載 RTX 3050 與 RTX 3050 Ti 的筆記型電腦將自 799 美金起,為主流級與輕薄電競筆電提供超值且高效能的體驗。根據先前的產品說明會,用於筆記型電腦的 RTX 3050 與 RTX 3050 Ti 並未限制挖礦算力,雖然未公布原因,不過可能與 RTX 3050 系列的算力還有筆記型電腦型態不像桌上型能串接使用有關。
▲ NVIDIA RTX 相關技術日益在市場擴大
在圖靈世代時, NVIDIA 僅在 RTX 2060 以上層級產品具備光線追蹤技術,而同樣採用圖靈架構的 GTX 16 系列省卻光線追蹤與 RT Core ,雖然相較同級產品仍有出色的表現,不過就缺少對嶄新技術的支援,此次 NVIDIA 雖未明言 GTX 產品線終結,但從長遠來看也等同未來 GeForce 可能僅存 RTX 與入門的 MX 層級。
▲藉由 DLSS 技術可在開啟中等特效、中等光線追蹤維持 Full HD 60fps 以上的流暢度
▲除了 AAA 遊戲,幾款熱門電競作品也陸續支援 DLSS
在 Ampere 架構加持下, RTX 3050 與 RTX 3050 Ti 將帶來較 GTX 1650 系列一倍的性能提升,並同時具備許多嶄新的元素,包括 RT Core 提供的硬體光線追蹤加速, RT Core 的 DLSS 技術與同步在今日釋出新版本加入新功能的 NVIDIA Broadcast AI 影音直播技術,而對訴求操作低延遲的電競玩家,亦具備 NVIDIA REFLEX 技術。
▲ NVIDIA Broadcast 將推出新版本
▲ RTX 30 創作者筆電能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
▲自薄型到超高效能等多款新創作者機種推出
▲許多創作軟體也加入 RTX 相關加速機能
當然也拜 Ampere 架構所賜, RTX 3050 與 RTX 3050 Ti 也可支援 Tiger Lake H 的 PCIe 4.0 通道,同時也預先啟用 ResizableBar 技術,也因此能夠為整體提供更高的效能;在結合 DLSS 技術之下,於許多主流遊戲在 1080P 解析度與中等畫質、中等光線追蹤特效設定下,可帶來超過 60fps 的視覺體驗,進一步符合當前以 60fps 以上更新率為基準的趨勢。
▲有超過 140 款搭載 RTX 30 的 Intel 與 AMD 平台新筆電在此波推出
另外,針對專業內容創作部分, NVIDIA 也陸續與筆電品牌合作推出為數相當的創作者筆記型電腦,除了許多內容製作軟體加入對 GPU 加速的支援以外,搭載 RTX 3080 的創作者機種更具備達 16GB 的 VRAM ,滿足高解析影片、 3D 內容創作,以及提供 8K HDR RAW 的編輯能力,甫以針對創作者的 Studio Ready 版本驅動,進一步提升創作者的內容創作體驗。
規格部分, RTX 3050 Ti 具備 2,560 個 CUDA Core 、 80 個 Tensor Core 、 20 個 RT Core , TDP 可設定在 35W 到 80W 之間,配有 4GB 128bit GDDR6 RAM ; RTX 3050 為 2,048 個 CUDA Core 、 64 個 Tensor Core 、 16 個 RT Core , TDP 同樣可設定在 35W - 80W 之間,配有 4GB 128bit GDDR6 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