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骨灰談 型錄 訂購 郵購 骨灰談:童年網購始祖「校園郵購」 買到忘記學期末才到貨 童年那個完全沒有網路的時代,第一次看到紙本的郵購型錄,是班上的女同學拿給我看的,型錄內密密麻麻的小東西,像是偶像護貝卡、明星書籤、卡通小卡、動漫鑰匙圈、香香豆、各種鮮豔文具、整人玩具之類的商品,當時每天的零用錢只有50元,所以能買的東西都只有非常便宜的插畫紙片之類的東西,跟主揪說要哪一個,選好之後付錢,收到商品都可能是2個月後的事了。 ▲小時候就算沒有多的零用錢,也會一翻再翻幻想自己買這個買那個。 訂購流程超級麻煩 也無法追蹤還要跑郵局劃撥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買郵購的流程非常繁瑣,如果你是班上的主揪,拿到郵購目錄之後,讓想買的人全部翻閱一輪,接著要統計誰要什麼,記錄到郵購目錄裡的最後一頁訂購表 討喜小姐 3 年前
科技應用 骨灰談 智慧型手機 大頭貼 拍貼機專門店 拍貼 骨灰談:模糊失真加濾鏡的拍貼機 畫好畫滿才划算 「拍貼機」又稱「大頭貼機」,在約20年前曾經和抓娃娃機一樣席捲台灣,是當時所有國、高中生的共同回憶,同學、朋友或情侶去逛街一定要去拍貼,要在拍好的照片上用大眼、美肌效果,還要畫可愛圖案和寫上當天的日期,最後要假裝讓對方先選照片其實想要最大張的那張,回到家之後要把拍貼貼在手機背面或筆記本裡面,去學校時一定要帶拍貼收集本和同學炫耀,拍貼雖然迷你,但在2公分乘2公分的回憶中,代表的是希望友誼長存。 ▲當年不管去逛街還是聚餐,最後一定要去拍貼做為結尾。 誇張的大眼美肌效果 可以畫圖、修修臉 智慧型手機還沒被發明的年代,拍照只能用底片相機或200萬畫素數位相機,如果想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留下紀念,就可以去 討喜小姐 3 年前
科技應用 骨灰談 MIDI 鈴聲編曲 骨灰談:老人才懂的MIDI編曲 按表操課輸入12345 手機鈴聲大概從2000年開始有大幅度的變化,那時大部分用戶如果想要換鈴聲,就會翻雜誌找專門刊載手機圖鈴的廣告頁面,撥打專門的電話輸入5至6位數的數字下載鈴聲,但透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下載的價格實在太貴了。許多使用者例如我,想要省錢又不想要只用預設鈴聲,就會去買手機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鈴聲編曲的專門雜誌,如果只想要編幾首歌不想買整本雜誌,還會去租書店租一本回家編,或是上奇摩知識+問問看網友有沒有樂譜。 ▲當年的手機可以從零開始製作鈴聲,但智慧型手機要設定鈴聲只能下載音檔。 MIDI鈴 討喜小姐 3 年前
專家觀點 骨灰談 手機 手機吊飾 功能型手機 骨灰談:平成年時尚先鋒 比手機還大串的手機吊飾 說到手機吊飾,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手機側邊的小孔,這種只有早期手機才能看到的設計。它原本只是用來讓消費者繫上手機繩防止掉落,到了2010年左右,卻變成年輕人服裝穿搭造型上重要的一環。除了手機上的貼膜、貼鑽之外,會發光的天線和吊飾上的造型小物,都是展現個人特色的重點,雖然到了現在大家幾乎都已經改拿沒有吊飾孔的智慧型手機,但是還是有不少人會利用手機保護殼上的孔洞,掛上喜歡的飾品去展現僅存回憶。 ▲當年的手機吊飾吊越多越時髦,整串吊飾加起來比手機還重。 早期日系手機還會隨盒附手機吊飾 在手機越來越普及之後,手機文化在台灣、日本等第發展得非常豐富,除了吊飾之外,貼膜、貼鑽、將天線改成發光版本都是當時很盛 討喜小姐 3 年前
科技應用 骨灰談 mp3 圖片 電信 來電答鈴 手機圖鈴 GPRS 骨灰談:爆帳單的手機圖鈴以及惱人來電答鈴 距今20年前,撥打電話是當年手機最主要的用途,手機除了少數遊戲跟計算機外就沒什麼附加功能,甚至鈴聲大多只能用內建嘟嘟聲。如果電話一響發出時下最紅的流行歌,很容易讓你感受到周遭年輕人羨慕的眼光。在那個難以行動上網的年代,該如何取得手機鈴聲,或者說那已經成了死語的「手機圖鈴」呢? ▲當年要用無法上網的手機娛樂自己,都是靠這些圖鈴網。 功能型手機只能靠雜誌打密碼 在手機還不能普遍上網的時代,如果要更換手機桌布和鈴聲、來電答鈴,有不少人靠的是0204付費電話,當年手機雜誌內都會有大量手機圖鈴廣告頁面,像是最流行的偶像劇主題曲,在歌曲後面就會有5或6位數號碼,手機和市話要打不同的電話,MP3或原音、來電 討喜小姐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