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富士 X-H2S 富士 X 系列 APS-C 片幅旗艦無反相機 X-H2S 發表 可對應拍攝 6.2K 解析度影片 240 分鐘長度影片連續拍攝 單機身售價 2499.99 美元。 富士X-H2S分別支援人臉、人眼、動物、鳥類、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飛機與火車等物體自動對焦,而使用電子快門時則可對應連續拍攝超過1000張影像,JPEG影像最高可對應每秒30張紀錄,RAW檔格式影像則最高可在每秒紀錄20張。影片部分,X-H2S支援以6K/30P及4K/120P規格紀錄4:2:2的10位元影片內容,並且支援蘋果ProRes 422 HQ等編解碼規格,並且標榜最高可連續拍攝240分鐘長度影片。 富士稍早宣布,將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新款X系列APS-C片幅旗艦無反相機X-H2S,將採用全新對應2616萬畫素設計的背照式堆疊感光元件X-Trans CMOS 5 HS,搭配X-Proc Mash Yang 2 年前
新品資訊 單眼相機 APS-C 無反光鏡 eos m EOS R7 EOS R10 Canon 推出 APS-C 片幅的 EOS R7 與 EOS R10 ,變相宣布 EOS M 系統退場 Canon 今日一舉推出兩款採用 APS-C 片幅的 EOS R 系統新機,分別是搭載 32.5MP 、具備 15fps 連拍的中高階機 EOS R7 ,以及搭載 24,2MP 的主流級機種 EOS R10 , EOS R7 與 EOS R5 除了畫素、電子性能差異外, EOS R7 也具備機身 5 軸防手振, EOS R10 則未有機身防手振機制; EOS R7 與 EOS R10 的問世,也同時宣布 EOS R 接環成為 Canon 自 APS-C 至 35mm 全片幅系統的主力,也變相暗示僅止於 APS-C 片幅的 EOS M 系統將邁入歷史。 EOS R7 單機身預估 198,000 Chevelle.fu 2 年前
開箱評測 數位相機 Olympus m43 OM System OM-1 OM System OM-1 相機評測,顛覆 M43 片幅對焦、畫質與高 ISO 表現的旗艦相機(加映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0 PRO 體驗感想) 在 OM System 接手 Olympus 相機產品線後,已經先推出新一代平價機種 PEN E-P7 ,不過對於專業用戶而言,近期上市的旗艦機 OM-1 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因為這款旗艦機雖然外觀延續 OM-D 旗艦機的風格,但搭載顛覆性的感光元件與引擎,除實現超高速對焦、高畫質外,更有著遠超過往 M43 片幅的高 ISO 畫質表現。除了日前參與台灣總代理元佑規劃的寵物拍攝體驗外,也在後續借得這款旗艦機進行一般日常的拍攝。 ▲縱使搭配高畫質鏡頭依舊小巧是 M43 的魅力 M43 系統相較 APS-C 、全片幅有輕巧的優勢,尤其是搭配光學設計良好的長焦鏡頭,能夠以僅有全片幅系統一半左右的系統重 Chevelle.fu 3 年前
產業消息 CMOS sigma foveon 感光元件 l mount Sigma 自研感光元件夢不死,宣布目前處在生產較小片幅版本的技術評估階段 Sigma 本身在光學鏡頭領域廣受消費者歡迎,而持續以來 Sigma 一直有著相機大夢,從最早生產相容 Canon 與 Nikon 接環的機型,到後來自行開發卡口,目前則選擇加入徠卡 L 接環陣營,雖然 Sigma 相機的電子性能不如其它大廠,不過獨特的 Foveon 三層式感光元件一直受到特定族群的歡迎, Sigma 在投入 L 接環陣營時也提到雖然首款相機產品 fp 使用元件大廠的 CMOS ,未來將推出搭載新一代 Foveon 元件的新機,但去年傳出成果不如預期重新來過的消息,若以現在相機市場現況,恐怕傳統相機廠寧可選擇放棄自研元件計畫,但 Sigma 仍在 cp+ 之際公布當前仍持續開 Chevelle.fu 3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Leica 徠卡 Leica M11 徠卡推出新一代數位旁軸相機 Leica M11 ,搭載三種可變解析度全片幅元件 徠卡宣布推出全新一代的數位旁軸相機 Leica M11 ,最大的特色是搭載一張具備三種可變解析度的 60MP 元件,可在 DNG 與 JPEG 格式以全片幅方式輸出 36MP 或是 18MP ,可藉由三種不同的解析度因應高畫質輸出、低光源拍攝或高速連拍等需求,充分發揮 Leica APO 鏡頭的光學魅力。 Leica M11 提供黑色版與銀色版,黑色版採用鋁製頂蓋與鎂鋁合金機身,包含電池重 540 克,銀色版則為經典黃銅搭配鎂合金機身,包含電池重為 640 克;兩款配色售價皆為 275,000 台幣。 ▲銀色版本 M11 採用黃銅機頂 Leica M11 的設計仍承襲 Leica 數位旁軸機種 Chevelle.fu 3 年前
新品資訊 Panasonic Lumix DC-BS1H Panasonic Lumix DC-BS1H 全片幅專業錄影相機發表 售價 3499.99 美金 Panasonic Lumix DC-BS1H最多可串接12台進行多機拍攝,本身搭載USB-C 3.1連接埠、LAN網路線孔、HDMI Type-A,以及3G SDI連接埠,同時也搭載3.5mm與XLR麥克風連接孔,儲存介面則採用雙SD記憶卡插槽,單機價3499.99美元。 去年推出以方型盒狀設計機身的M43規格相機Lumix DC-BGH1之後,Panasonic稍早宣布推出另一款機種Lumix DC-BS1H,採用2420萬畫素規格的全片幅感光元件。 相較之下,Lumix DC-BS1H顯然也是針對錄影工作使用需求打造,並且能以全片幅規格感光元件對應更好畫質表現,同時也支援6K 24fps Mash Yang 3 年前
產業消息 Fujifilm 富士 中片幅 GFX GFX 50S II X-Trans CMOS 富士發表具備防手振、固定式電子觀景窗的數位中片幅新機 GFX 50S II ,並預告 2022 推出堆疊式 X-Trans CMOS 新相機 富士在 9 月 2 日深夜的線上發表會公布全新中片幅相機 GFX 50S II ,作為 2017 年所推出的 GFX 50S 的後繼機種,與前身相較之下重點在於將原本獨特的可拆卸式電子觀景窗結構改為固定式電子觀景窗,同時也搭載機身防手振機制;另一個重要的發表則是富士預告 2022 年將推出採用堆疊式堆疊式 X-Trans CMOS 元件的新機。 GFX 50S II 單機售價為 49.5 萬日幣,包括 GF35-70mmF4.5-5.6 WR 標準變焦鏡套組為 54.89 萬日幣。 ▲ GFX 50S II 大致沿用 GFX 100S 的機身結構並進行微調 GFX 50S II 機身設計以 G Chevelle.fu 3 年前
新品資訊 中片幅 900 GFX 50S II 富士中片幅相機 GFX 50S II 發表 僅 900 公克重 單機價 3,999 美金 富士GFX 50S II的機身採鎂合金打造,單機身重量僅900公克,並且可對應攝氏零下10度環境中使用,同樣也具備防塵防滴設計,並具備畫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讓使用者能拍攝更精細畫面,同時也提供懷舊等19種底片模擬濾鏡效果,單機價3999美元。 同步推出小升級款設計的隨身機種X-T30 II 在稍早透過線上舉辦的X-Summit活動裡,富士分別揭曉新款採價位相對親民設定的中片幅相機GFX 50S II,以及小升級款設計的隨身機種X-T30 II。 在GFX 50S II部分,分別搭載5140萬畫素中片幅感光元件,搭配X-Processor 4影像處理器,以及抗震最高可達6.5級的5軸機身防震設計 Mash Yang 3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數位相機 手機 a7r 108MP 102MP A7R V 全片幅相機終於要趕上手機畫素,傳 Sony 將在 2022 年發表 102MP 的 A7R V 雖然對攝影有概念的玩家多半會理解高畫素不見得等同高畫質,不過手機產業在三星推波助瀾下比起全片幅相機更快達到一億畫素的水準,同時也傳出今年底到明年初就會有逼近 2 億畫素的手機相機元件;而當前相機業界傳聞 Sony 可能會在 2022 年推出搭載 102MP 元件的 A7R V ,使全片幅專業相機跨入 1 億畫素的世界。 當然這只是相當前期的八卦傳聞,目前並不能完全當真,同時 Sony 當前 A7R IV 的 61MP 元件的表現與實用性已經相當足夠,若在技術基礎不變的前提下,同樣尺寸但畫素密度提高的元件雖然能帶來更便利的裁切應用,卻也會造成高感光、動態與拍攝後的寫入速度表現等受到影響,但 So Chevelle.fu 3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canon CMOS BSI 全片幅 感光元件 背照式CMOS EOS R3 Canon 否認 EOS R3 感光元件委 Sony 生產的傳聞,標榜是 Canon 首款自行開發的背照式全片幅元件 從目前專業相機產業的現況, Sony 不僅是多家相機大廠的感光元件供應商,在技術方面也是相對領先的,尤其是率先在全片幅元件使用背照式元件技術後,更一舉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但其實所謂的競爭對手也大致上是指自行生產感光元件的 Canon ;也因此,在 EOS R3 公布採用背照式 CMOS 元件後,外界曾傳聞其元件是由 Sony 生產,不過 Canon 正式否決傳聞,強調 EOS R3 的元件是 Canon 自行設計的首款背照式堆疊結構的全片幅 CMOS 。 ▲ Canon 向來在專業相機的感光元件皆為自行設計生產 此傳聞式由於俄羅斯 Canon 接受採訪時提到 EOS R3 採用背照式元件,而 Chevelle.fu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