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三星 AI 人工智慧 Galaxy S24 生成式AI 三星高斯 2024 展開 AI 手機新紀元!三星首款 AI 手機 Galaxy S24 系列究竟有哪些能耐? 毫無疑問,AI 人工智慧絕對是近一兩年科技界的「顯學」,尤其今年生成式 AI 更是有著極為躍進式的發展,包括可以透過自然語言對話、下達指令的聊天機器人,以及可以透過文字敘述、生成各類型影像創作的圖像生成式 AI,都有非常多元的服務應用在生活之中。 隨著 2024 年的到來,市場也預測 AI 人工智慧下一個爆發性發展的場域,將會是大家所熟悉的「智慧型手機」,像是三星將在台灣時間 1/18 凌晨 2:00 發表的新旗艦機 Galaxy S24 系列,傳言將會成為首款深度整合人工智慧的「AI 手機」,這款跨世代的產品會帶來哪些革新,又將怎麼影響我們使用手機的方式?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為大家帶來詳細解析 癮特務 1 年前
新品資訊 CES消費性電子展 人工智慧 Windows 11 Copilot CES 2024 鍵盤按鈕 微軟發表Windows鍵盤新增一顆Copilot人工智慧按鈕 將於CES 2024亮相 今天在官方部落格發文宣布,為了迎接人工智慧(AI)世代到來,搭載Windows 11作業系統的新款個人電腦鍵盤,將加入微軟AI助理Copilot實體獨立按鍵,為30年來Windows鍵盤最大改變的一步。 微軟表示,在近日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期間,微軟生態圈供應商將推出多款搭載Copilot實體鍵的Windows 11個人電腦(PC),預計1月稍晚開賣,包括即將亮相的微軟Surface裝置。 Copilot實體鍵將取代原本位於下方Alt轉換鍵旁邊的應用程式按鍵,按下去會顯示Copilot對話視窗,可以快速進行電腦設定或查詢資料,也能要求Copilot提供建議。 微軟過去一年積極布局AI,已 中央社 1 年前
科技應用 科技真險惡 醫療科技 人工智慧 台灣科技 太空科技 低軌道衛星 2023台灣科技發展大記事(下)台灣第一顆自製衛星順利升空 鴻海的低軌道衛星也搭SpaceX升空 2023年台灣科技重要前進,首先是發射了首艘前往北極的無人探測船,這是海洋探索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合歡山鳶峰還設立了圓頂遠端天文觀測系統,進一步推動太空研究的界限。今年也見證了台灣碳權交易的引入,反映出國家對環境可持續性的承諾。 在醫療領域,台灣開發出拉曼光譜檢測平台,將中毒分析時間從四小時大幅縮短到半小時,這一突破對醫療診斷和病患照護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台灣第一顆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增強了國家在氣象領域的能力。 虛擬實境技術也取得了飛躍性進展,宏達電的VIVE Focus 3首度被用於太空,展現了VR在太空環境中的潛力。此外,3D列印技術為口腔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創造 atticus 1 年前
新品資訊 LG 人工智慧 Core Ultra gram Pro LG 新款 gram Pro 筆電發表 結合輕薄與專業性能 LG將在CES 2024展示新款gram Pro筆電,特色是輕薄設計與滿足專業工作需求的強大性能。 在Intel推出代號Meteor Lake的Core Ultra系列處理器之後,LG準備在明年初的CES 2024展示新款gram Pro系列筆電,分別提供16吋與17吋設計的gram Pro,以及採2 in 1形式設計的16吋機種,同時也更新gram系列機種,提供14吋、15.6吋、16吋及17吋規格選項。 16吋與17吋設計的gram Pro採用Core Ultra 7或Core Ultra 5規格處理器,並且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50獨立顯示卡,而採2 in 1形式 Mash Yang 1 年前
蘋果新聞 蘋果 人工智慧 Ferret 蘋果與哥倫比亞大學共同發表大型多模型自然語言模型「Ferret」 蘋果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開發的「Ferret」自然語言模型,能精準識別圖像並描述內容。 除了日前傳出悄悄公布針對其晶片產品打造的高效能機器學習框架MLX,蘋果在今年10月其實也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公布一款開源多模大型自然語言模型「Ferret」 (雪貂)。 「Ferret」能精準識別圖像內容,並且能清楚描述圖像細節、構成元素,本身區分70億組及130億組參數版本,主要透過累積超過110萬筆參考樣本、對應各類層次空間知識的數據集「GRIT」構成其推論能力。 而「Ferret」僅作為研究使用,並未開放用於商業使用,但不確定未來蘋果是否會以此模型,或是以此為基礎打造可用於iPhone等產品使用的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人工智慧 Ai Pin Ai Pin 無螢幕人工智慧隨身裝置 3 月開始出貨 Ai Pin無螢幕設計讓使用者能更專注於與人工智慧進行互動,透過訂閱服務串連不同人工智慧模型,也能讓Ai Pin提供更豐富的功能。 先前在11月的上市發表活動中透露將於2024年初出貨、由前蘋果介面設計師打造的無螢幕人工智慧隨身裝置Ai Pin,稍早確認第一波下訂的消費者將從2024年3月開始收到產品。 Ai Pin由前蘋果員介面設計師Imran Chaudhri與妻子Bethany Bongiorno創立的Humane打造,本身則是透過兩組電池運作,搭載Qualcomm旗下Snapdragon處理器、具備可感知景深的攝影鏡頭,同時藉由夾具配戴在身上使用,並且未配置螢幕,所有互動都是透過麥克風 Mash Yang 1 年前
新奇搞笑 人工智慧 臉部辨識系統 Rite Aid 零售店因錯誤辨識商店扒手而被禁止使用臉部辨識軟體 臉部辨識技術在人工智慧監控時代愈來愈受到爭議。美國最大的藥品連鎖公司之一 Rite Aid,之前在多家分店裡加裝了人工智慧臉部辨識系統,用於監控客戶,該系統藉由比對曾在 Rite Aid 進行入店行竊或其他犯罪活動的人的臉部影像,當同一個人再次造訪商店時,即會向商店工作人員發出警報。 該系統的資料庫主要包含監視攝影機、店員手機相機拍攝或從新聞報導中擷取的臉部影像,品質大多較不清晰。這導致了不少誤報,使無辜人被要求離開商店,有些甚至被報警,引起了不少爭議。路透社2020 年即報導了這家藥局連鎖店從 2012 年開始,如何在8年時間內在美國約200 家商店秘密引入臉部識別系統,「主要是低收入、非白 Twelve 1 年前
科技應用 英國 人工智慧 英國法院裁決:人工智慧無法成為專利發明人 英國最高法院裁定,人工智慧不能在任何專利申請中被列為發明人,發明人的認定必須建立在自然人身分基礎。 英國最高法院裁定,人工智慧將無法在任何專利申請中被列為發明人。 此裁決源自Stephen Thaler博士於2018年提出包含食品包裝設計與閃光燈設計兩項專利申請,其中並未將自己列為發明人,而是將人工智慧系統「DABUS」作為發明人的專利申請案件。 不過,英國知識產權局要求Stephen Thaler博士必須以自然人作為發明人,同時也認為Stephen Thaler博士在申請中並未詳細說明專利所有權如何從人工智慧獲取。 而Stephen Thaler博士在後續上訴強調本身作法符合1977年專利法 Mash Yang 1 年前
蘋果新聞 蘋果 人工智慧 DeepPCR 神經網路推論 蘋果推出 DeepPCR 算法 加快神經網路效率 蘋果新提出的DeepPCR機器學習算法,提升神經網路的推論和訓練效率。 蘋果開發人員近期提出名為DeepPCR的機器學習演演算法,將能用於加速神經網路推論與訓練效率。 此機器學習演演算法是為了加快神經網路運算處理效率打造,避免神經網路依序排程處理執行任務的過程,可能因為運算資料疊加導致整體訓練及生成反饋時間加長,透過平行循環還原 (PCR)演算方式降低訊連流程複雜性,進此縮短整體演算所需時間。 而在蘋果內部佈署使用DeepPCR演演算法之後,使訓練前向傳遞速度可提升最高達30倍,以及向後傳遞速度可提升高達200倍的表現,進而加快神經網路推論及訓練效率。 目前蘋果方面並未大幅對外說明其在人工智慧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Google pixie 數位助理服務 人工智慧 GEMINI Pixel 9 Pixel 9 可能加入「Pixie」數位助理功能 Google可能在Pixel 9系列中加入「Pixie」新AI數位助理,提供更先進的語言處理能力 The Information網站取得消息指稱,Google已經著手打造名為「Pixie」的人工智慧數位助理服務,預期將與明年推出的Pixel 9系列手機一同推出。 而如同Google開始將小規模設計的自然語言模型Gemini Nano應用在Pixel 8 Pro,甚至後續也會套用在更多Android手機,預期明年推出的「Pixie」也會整合Gemini自然語言模型,但是否會對應更大規模,或是採用不同設計,暫時還無法確認。 從字面上來看,「Pixie」將專屬於Pixel系列手機使用,相比其他裝置仍 Mash Yang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