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邊境開放懶人包:0+7自主防疫規範、入境檢疫流程、團體旅遊防疫指引
指揮中心宣布自10月13日起邊境開放,包括再次放寬每星期的入境人數上限、取消限團令等,其中入境的旅客將改為「0+7」自主防疫措施,旅客在入境後不再需要進行居家檢疫。而隨著限團令解除,出入境團體旅遊指引也將一併調整,本篇整理10月13日邊境開放政策,包括開放措施、0+7自主防疫規定、旅客入境指引、團體旅遊規範等,另外旅客也可以參考指揮中心提供之「旅客來台COVID-19入境檢疫及醫療資訊網」查詢各項入境檢疫訊息。 旅客來台COVID-19入境檢疫及醫療資訊網 入境免居家檢疫、0+7自主防疫措施有哪些? 自10月13日起,旅客入境後不再需要實施居家檢疫,改為「0+7」自主防疫措施。意即,過往旅客在
2 年前
次世代疫苗誰可以打?施打間隔多久?確診後可以打嗎?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資格、預約方式懶人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2022年10月11日起,開放18歲至49歲的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符合資格之民眾可以前往各縣市合作醫療院所、大型接種站完成疫苗接種。如果是已經施打3劑疫苗的民眾,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可以做為第四劑也就是第二次追加劑施打。到底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追加劑誰可以打?和上一劑該間隔多久?有確診過可以接種嗎?又有哪些副作用呢?本篇將介紹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的注意事項,其他更詳細的內容可前往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 次世代疫苗線上預約、合作醫院診所名單傳送門 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資格:18歲以上成人 目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已經開放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對象接種。其中,第一
2 年前
COVID-19防疫保單理賠懶人包:申請流程、準備文件、理賠認定範圍、隔離理賠標準
在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各家保險公司都推出「防疫保單」,如果被保險人染疫確診、或是需要居家隔離,可以通過保險獲得一定的補償。然而,疫情擴散迅速,確診與隔離人數增加,如今面對高額的理賠金,保險公司宣布拒賠條件例如拒絕重複投保、規定需要指定用藥等,為此金管會與壽險公會、產險公會都公告相關理賠標準,規定保險公司只要核保就要理賠,符合保險資格的民眾一定可以獲得理賠金。本篇整理2022年COVID-19防疫保單之理賠規定、資格條件、應準備文件、理賠申請流程,不過實際理賠細節仍然要依據當初簽訂保險條款,需依照保險公司規定。 保單理賠申請:填寫申請書、檢附相關文件前往保險公司 符合保險理賠資格之被保
3 年前
確診者「居隔單」沒收到怎麼辦?線上補發申請教學、電子檔下載位置、確診篩檢證明查詢懶人包
近期確診人數增加,民眾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以利請假或保險申請。有鑑於行政單位人力吃緊,部分確診者遲遲沒有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為此疫情指揮中心再次增加「數位健康平台」功能,開放確診者之居隔單「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線上申請補發。凡是5月1日後之確診者,採檢滿3天且未申請到居家隔離通知書,皆可以前往數位證明平台申請電子檔補發。本篇介紹確診者之指定處所隔離通知單補發申請步驟、電子檔下載位置,而在確診後該如何請假、有哪些補助,可以參考「COVID-19請假全攻略」。 居隔單補發申請:傳送門 視訊診療怎麼做?3大遠距看診方法懶人包 接觸者居隔書下載教學 數位證明平台:確診者居隔單補發申請 自5月30日起,確
3 年前
「0+7」隔離新制 確診者同住家人打滿3劑疫苗可免居家隔離、特定對象快篩陽視為確診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居家隔離新制,自5月17日起,打滿3劑之居家隔離者可以採「0+7」隔離新制,也就是不再需要居家隔離,轉而以自主健康管理為主。指揮中心表示,為將醫療資源集中至中重症患者,因此5月17日起「以篩代隔」制度從醫護人員擴展至確診者之同住家人,不過前提是打滿3劑疫苗,若未打滿3劑疫苗則維持原本的「3+4」居家隔離措施。 打滿3劑免居隔 「0+7」自主健康管理 今日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中表示,確診者之同住家人原本為「3+4」措施,3天的居家隔離和4天的自主健康管理,不過因如今3劑疫苗施打率較高,且施打3劑後病毒傳播力量弱、重症比率低,因此平衡工作需求,可以免居隔,採「0+7」只要快篩陰性即
3 年前
輕症也能領補助 勞保「傷病給付」請領資格條件、給付金額試算、申請方式懶人包
近期確診人數升高,指揮中心宣布採取輕重症分流方針,輕症確診者依規定調整為居家照護措施。勞動部表示,配合整體防疫政策,且保障居家照護之勞工有適當的經濟生活,因此放寬「傷病給付」規定,COVID-19確診之輕症者在居家照護期間,同樣可以請領勞保傷病給付。勞保之傷病給付將依照居家隔離天數、確診者之保險金額有不同的給付額度,本篇介紹COVID-19輕症確診者之傷病給付請領條件、申請辦法,而若是未確診但屬於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照顧者,可以參考「2022防疫補償金」。 勞保傷病給付:居家照護期間可申請 勞保之「傷病給付」是指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普通疾病之情事住院診療,由於無法工作以致於未能取得原有的薪資,
3 年前
一圖看懂 確診居家照顧必備6大類藥品與器材 照顧COVID-19病患這樣做
隨著COVID-19疫情在台灣逐漸散播,單日本土病例已超過千餘例,指揮中心日前宣布7天內要啟動輕重症分流與確診輕症居家照護措施,各縣市將實施包括關懷包、垃圾清運、寵物照顧等相關應變。最多人關心的還有輕症在家需要準備什麼藥物、醫療器材,以及如何照顧COVID-19病患?疫情期間可以至藥局購買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與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與維生素C,器材則有體溫計與血氧計,使用適當的藥物與器材能夠緩解症狀帶來的不適並隨時監控間康狀況,居家照顧者則可參考指揮中心的4大照顧方向進行確診者的照護。 ▲COVID-19確診的輕症患者,可以在家休養治療,可準備解熱止
確診了怎麼辦?COVID-19確診個案、接觸者自主應變QA懶人包 快篩陽性等於確診嗎?
疫情升溫,防疫措施逐漸轉向降低影響而非清零,因此未來確診的數量可能會持續上升,符合輕症、無症狀等情況之確診者也會以居家隔離為主。而除了聯絡地方衛生局和撥打1922詢問防疫資訊之外,接到確診通知的個案、確診個案的接觸者也可以先從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了解到相關注意事項,包括是否該隔離、是否該前往醫院進行篩檢、以及該做哪些事前準備。本篇將以QA問答的方式,介紹COVID-19確診個案、以及確診個案接觸者的注意事項,也提醒接獲確診通知的民眾不需驚慌,配合醫療人員進行後續安排,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疾管署:確診者、接觸者居家隔離相關指引 確診了怎麼辦?我該做什麼? 如今COVID-19確診個案以輕症
3 年前
友站推薦
COVID-19治療不只有口服藥,「長效型單株抗體」助洗腎等高風險族群遠離重症
關鍵評論 - 照護線上
鴻海證實印度廠員工確診 廠區消毒後現仍維持營運
INSIDE - 中央社
突刪減死亡病例!中國坦言重複統計 數據真實性遭疑
INSIDE - MoneyDJ理財網
疫情指揮中心:3/20起確診輕症免隔離,教育部建議師生在確診5日內不要到校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疫情再襲日職 養樂多隊「一周內爆29人確診」接下該怎麼打?
運動視界 - kazumi
確診者足跡無所遁形 警政民政如何多系統結合?
INSIDE - 中央社
英國漏計 1.6 萬確診者!正緊急找 Palantir 談合作
INSIDE - 蜜雅
猴痘單週增15例創新高,北部風險高5月前是關鍵,居家自主健康管理QA一次看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NBA 2020季後賽懶人包:各隊補強、傷兵、人員異動一覽
運動視界 - 中壢小跑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