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Google 官方聲明回應 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蒐集個資疑問,但其實兩年前已宣布不再蒐集學生個資這篇文章的首圖
考量隱私議題, Google 不再掃描 Gmail 學生帳號資訊
以廣告為主要營收來源的 Google ,雖提供多樣的免費服務,取而代之的就是將使用者視為潛在的廣告客戶;而 Google 廣告之所以強大的原因,就在於分析關鍵字並且推送合宜的廣告內容,在這樣的過程,蒐集關鍵字並分析使用者行為就相當重要,故 Google 自 2006 年後開始在 Gmail 加入關鍵字分析,但也因此, Google 被非營利組織盯上。 新聞來源: WSJ 這個名為 inBoom 的非營利組織是針對學生資料管理設立的,有部分的成立資金是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 Bill and Melinda Gates 基金會所資助;這個基金會指出他們擔憂教育服務軟體供應商會因為這種主動蒐集學生
11 年前
是微軟為調查內部洩密搜索部落客郵件事件,再次引發對郵件服務提供者之疑慮這篇文章的首圖
微軟為調查內部洩密搜索部落客郵件事件,再次引發對郵件服務提供者之疑慮
圖片擷取自:微軟 Outlook 官網;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微軟監看信件之省思)、(微軟未來類似事件的作法);CNET(微軟搜尋部落客 Hotmail / Outlook 帳戶內容之事件始末) 這幾天微軟爆出進入一名未具名法國部落客的電子郵件信箱內搜索,來確認究竟他是與哪位內部員工聯繫取來流出的軟體。 該員工名為 Alex Kibkalo,據聞主要是因為在某次員工評鑑成績欠佳後心生不滿,隨後就開始從事開發中軟體流出的小勾當,當中包括 Windows 7、Windows 8,還有 Activation Server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這套可以算是防盜
11 年前
是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表示被 Facebook 收購後大家的個資將會一樣安全這篇文章的首圖
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表示被 Facebook 收購後大家的個資將會一樣安全
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WhatsApp 官方部落格 打從 Facebook 重金搶下 WhatsApp 後,就開始有人對於往後 WhatsApp 使用者的個資安全表達疑慮,畢竟過去 Facebook 在這方面的處理算是大家「有目共睹...」;針對這些流言蜚語,Mark 嫂 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稍早在自家的部落格上面,以標題為「說清楚、講明白」("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的長文回應。 Jan Koum 對於這些流言感到相當不以為然,同時強調那些說收購以後,將讓 WhatsApp 對於用戶個資管理有所怠忽的推測都是「毫無根據」且
11 年前
是為何在網路上「自我保護」的行為都可能淪為犯罪?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何在網路上「自我保護」的行為都可能淪為犯罪?
Photo: yago1.com/ Flickr 近來美國地區的政府監視人民個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許多專家建議的保護隱私步驟都與釋義模糊的《電腦詐欺與濫用法案》(CFAA)相抵觸,使人民在保護隱私問題上不知如何舉措。 隱私和安全問題的研究人員索塔尼(Ashkan Soltani)認為,CFAA法案對消費者來說是很糟糕的隱私政策,影響的對象不只有駭客和學者。 CFAA法案可怕之處在於該法案認為「未經核准」取得電腦資訊或是超出核准的使用權限就是犯罪,且這個概念已經被解釋為適用於所有的網路活動,包括清除cookies、更改瀏覽報告、使用虛擬私人網路,等等。 Cookies 很多網站都會把使用者的相關
12 年前
是[Dimension]你信任 Facebook 嗎?來看看隱私設定的歷史這篇文章的首圖
[Dimension]你信任 Facebook 嗎?來看看隱私設定的歷史
隱私設定的朝更暮改,常讓 Facebook 的使用者不爽,所以該公司也不斷的透過使用者教育以及更清楚的方向來改變這點。 根據最近由 Webpage FX 所提出的一項資訊圖表來看,參與調查的使用者中,61% 用戶表示他們不信任 Facebook,在美國有 1,300 萬個用戶表示他們從來不曾設定或者不知道自己的隱私設定(完全不吃驚,對吧!),讓我們透過圖表來了解數億的美國用戶如何看待 Facebook 隱私設定。 (文章來源:AllFacebook)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2 年前
是Safe Shepherd,防「人肉搜索」的網路服務這篇文章的首圖
Safe Shepherd,防「人肉搜索」的網路服務
搜尋已經是上網的人必需的行為之一,就連 "Google" 也能轉品作為動詞,也因為大家會把資料放到網路上,也衍生出了「人肉搜索」這個行為,滿足了部份人的窺探慾,但也造成更多人的困擾。以往,要解決不再被人肉的方法,除了改名字之外,就沒其他有效的方法了,像這次要介紹的 "Safe Shepherd" 服務,便因應而生。 Safe Shepherd 可以幫你找出個人資料在哪些網站被曝光,並且能進一步刪除,並且為防止別人從親朋好友間接查詢個資,也可以替他們刪除曝光資料。當然,這項服務是需要收費的,分別為美金14元/月(折合台幣413元)以及美金65.04元/年(台幣約1千9),為確保自己的隱私,這項服
13 年前
密碼隱私防護罩 人臉辨識防駭又止盜
現今,人們的生活與電腦息息相關,無論生活、娛樂乃至工作,電腦可以說已經成為當今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人們使用電腦時的隱私卻也因此越來越難以得到保障。究其原因,無非駭客利用駭客軟體盜取使用者鍵盤打字情況來獲取相關資料。出於此考量,煇煌科技近日再度重拳出擊,推出FaceAether Pro Windows及網頁登入軟體。FaceAether Pro在FaceAether原有的Windows登入基礎上新增了密碼管家功能,一張臉就能管理多組網頁帳號密碼並進行網頁登入。 2009年七月,煇煌科技(Brillertek)推出的FaceAether人臉辨識Windows登入軟體在網路購物平台PChome商店
15 年前
友站推薦
你要求的所有小事它都記得!OpenAI 正測試 ChatGPT 的記憶能力
INSIDE - Sisley
用話術逼 ChatGPT 洩密!資安專家示範規避道德限制
INSIDE - 中央社
健保資料庫偷帶資料的難度非常高,要有「雨人」般超級記憶力才行
關鍵評論 - 讀者投書
細思極恐!「你的 AI 女友」是場資料蒐集的大陰謀?
INSIDE - Wilson
開西方國家第一槍!義大利因隱私疑慮封鎖 ChatGPT 
INSIDE - 中央社
特斯拉前員工爆:一般車主的車內影像被內部人士隨意流傳!
INSIDE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駭客入侵推特 540 萬用戶竊取個資 一口價 3 萬美元
INSIDE - 鉅亨網
史上最重:Meta、Google因違反個資法遭韓國政府重罰共1000億韓元
關鍵評論 - 賴冠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