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P+ 2017 : M43 陣營 Olympus 、 Panasonic 機皇新機皆已亮相,不約而同強調追焦性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CP+ 2017 : M43 陣營 Olympus 、 Panasonic 機皇新機皆已亮相,不約而同強調追焦性能
今年 M43 陣營在 CP+ 較沒有大動作,畢竟兩家的旗艦機種都已經在先前陸續公布,而且 E-M1 與 GH5 兩款頂級機的價格也都一口氣到達台幣六萬元的層級,而牛肉在哪?除了 4K 以外,兩款頂級機皆把對焦能力作為訴求,而 Olympus 在現場也請來花式街頭籃球表演者,在會場進行灌籃讓體驗者可進行拍攝。 這次 Olympus 主打的組合,就是 E-M1 搭配高品質高倍率變焦鏡 12-100mm ,這個組合先前也已經進行過使用體驗,有興趣可見先前測試報導:請點此 至於 Panasonic GH5 還是首次用到,而 Panasonic 的系統對筆者來說遠比 Olympus 陌生許多,不過這也沒
8 年前
是超越對 M43 系統的刻板印象, Olympus E-M1 II + 12-100mm F4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超越對 M43 系統的刻板印象, Olympus E-M1 II + 12-100mm F4 動手玩
在去年 Olympus 正式發表新一代旗艦機 OM-D E-M1 II 時,將近七萬台幣的訂價跌破不少人的眼鏡,也令人懷疑一款 M43 系統到底是有怎樣的信心開出這樣的價格,然而在正式上市後卻供不應求,也不禁令人好奇到底 E-M1 II 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能夠異軍突起。 此次也借到 Olympus E-M1 II ,以及全新的高品質高倍變焦鏡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IS PRO 搭配使用。 E-M1 II 繼承 E-M1 的專業等級路線,並以此再行進化,從機身線條的機構重新調整,同時也加入近年專業機必備的雙記憶卡插槽設計,並且翻轉螢幕也改為外掀式可翻轉
8 年前
是Panasonic Lumix GH5 將於三月下旬於日本開賣,建議售價約 24 萬日幣這篇文章的首圖
Panasonic Lumix GH5 將於三月下旬於日本開賣,建議售價約 24 萬日幣
圖片: AV.Watch Panasonic 旗艦級數位相機 GH5 正式宣布將於 3 月 23 日在日本開賣,單機售價約 24 萬日幣,搭配 LUMIX G Leica 12-60mm F3.5-5.6 ASPH. POWER OIS 約 27 萬日幣;延續 GH 系列發展以錄影為重心的模式, GH5 具備 4K 60P 錄影,同時也強調具備 Lumix 史上最強的拍照影像品質,當然也採用鎂合金機身、防塵滴與低溫使用機能。 GH5 使用一張 20.3MP 的 3/4 片幅無低通濾鏡感光元件, ISO 範圍為 200-25,600 (可向下拓展到 ISO 100 ),並具備機身五軸防手振結構,
8 年前
是優雅的旅伴, Olympus E-PL8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優雅的旅伴, Olympus E-PL8 動手玩
Olympus 的 Pen 系列一向是許多旅遊休閒攝影玩家偏好的機種,以小巧精緻的復古外型,以及獨特的濾鏡風格,都是相當獨具魅力的;而 Olympus 在推出 Pen 系列的頂級機種 Pen-F 後,又在近期推出全新的入門機種 E-PL8 ,稍早也向台灣總代理元祐借到 E-PL8 的測試機進行拍攝。 E-PL8 是 E-PL7 的後繼機型,雖外觀設計仍可看到與前身 E-PL7 相同之處,同樣大量採用金屬材質提升質感(當然也多少影響機身重量...),不過整體的風格卻有顯著的差別;不同於 E-PL7 較為陽剛、接近 Pen-F 的造型, E-PL8 將機頂與蒙皮材質以及握柄造型修飾,整體外觀較為柔
8 年前
是Panasonic 發表可錄製 4K 60P 的 GH5 ,以及導入防塵滴的 G7 後繼機 G80/G85這篇文章的首圖
Panasonic 發表可錄製 4K 60P 的 GH5 ,以及導入防塵滴的 G7 後繼機 G80/G85
圖片來源: dpreview Panasonic 選擇在 Photokina 推出兩款 M43 系統新機,分別是提升到 4K 60p 錄影能力的 GH5 ,以及加入防塵滴與強化防手振技術的 G7 後繼機種 G85 (部分地區稱為 G80 )。目前 GH5 與價格還未公布,預計 2017 年初登場;至於 G85 單機則為 899 美金,搭配 12-60mm F3.5-5.6 Power O.I.S 為 999 美金。 GH5 的特色在於可錄製 4K60p/50P 影片外,對專業影像錄製亦可提供 4:2:2 10-bit 4K 格式影片,此外 Panasonic 也提供了 6K 照片功能,即是在影
8 年前
是繼續鎖定愛自拍女友的女友, Panasonic 發表 GF8這篇文章的首圖
繼續鎖定愛自拍女友的女友, Panasonic 發表 GF8
圖片來源: DPreview 靠著微型化設計與復古的造型, Panasonic 在 GF7 做出相當大的設計改變,如今也發表了它的後繼機種 GF8 ,擁有相同的外觀設計以及翻轉螢幕,鎖定喜歡自拍的女性朋友。 GF8 主要硬體規格仍延續 GF7 ,比較像是小改版的性質,沿用 16MP 感光元件,錄影格式也保持在 Full HD 60p ,採用對比是對焦系統,連拍可達 5.8fps ,主要提供更多的皮革配色,包括粉、銀、棕與橘色等,可翻轉螢幕為 3 吋 104 萬點畫素。 新聞來源: DPreview 你或許會喜歡 4G上網月租最低只要299 微星電競指定機型送電競滑鼠 HTC/Samsung/S
9 年前
是M43 片幅陣營再添五廠商,前三洋相機部門 Xacti 也在其中這篇文章的首圖
M43 片幅陣營再添五廠商,前三洋相機部門 Xacti 也在其中
相較一般可換鏡頭自動相機的接環多半隸屬單一品牌所有,由 Panasonic 與 Olympus 於 2008 年所制定的 M43 則是一個開放性組織,稍早又有五家新廠商宣布加入陣營,目前組織已經有高達 31 家廠商。 此次宣布加入的五家廠商中有三家是中國品牌,包括積極從軟體跨足硬體的美圖公司,無人機廠商 Autel 、影像引擎供應商 3db Hardware Technology ;另外兩家則為日本廠商,包括由前三洋相機部門拆分的相機 OEM 公司 Xacti ,以及影像技術與攝影器材公司 nac Image Technology Inc 等。 美圖公司先前就發表過採用 M43 設計的美圖 B
9 年前
是數位 Olympus Pen 的極意, Pen-F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數位 Olympus Pen 的極意, Pen-F 正式發表
照片提供:陳寗 Olympus 稍早正式發表 Pen 系列最新旗艦,也是以底片銘機為名的 Pen-F ,比起先前 Pen 系列融合現代化與復古線條, Pen-F 則是徹底的以更接近老前輩的復古風設計,但卻也融合 Olympus 的最新技術。 Pen-F 單機售價為 40,900 台幣,搭配 17mm 定焦為 51,990 元,另在日本發表還有搭配 12mm F2.0 定焦鏡頭的組合。 照片提供:陳寗 一如先前傳聞, Pen-F 採用全新的 20.3MP Live MOS 感光元件,也是 Olympus 首款超過 20MP 的相機,另外也具備自 E-M5 II 的 5 軸防手振,還有以八次感光元
9 年前
是Olympus Pen-F 官方照片、技術規格曝光,全新元件與集現階段技術大成這篇文章的首圖
Olympus Pen-F 官方照片、技術規格曝光,全新元件與集現階段技術大成
圖片來源: digicame-info 繼先前曝光的實機照片,日本 digicame-info 也接獲讀者投書提供 Pen-F 的官方外觀照片以及規格資訊;由這些資訊彙整而知,這款 Pen 系列的旗艦機幾乎是集結 Olympus 目前技術大成的機種,也搭載了全新的 20MP Live MOS 元件。 新聞來源: digicame-info 從官方照片中可看到所有機身案件配置的全貌,筆者當時則誤判了翻轉螢幕的機構,誤以為是類似 E-PL7 的下掀設計,實際的機構是側掀式機構;另外機身正面也可清晰地看到應該是因為 Pen 系列的定位,故把色彩濾鏡模式獨立成轉盤並搭配另一顆可程式化按鍵,而非 E-M
9 年前
是Olympus Pen-F 外觀曝光,外型更復古且整合電子觀景窗這篇文章的首圖
Olympus Pen-F 外觀曝光,外型更復古且整合電子觀景窗
Olympus 將於最近推出一款高階的 Pen 系列相機 Pen-F , 43Rumors 也搶先拿到這款新相機的間諜照;從設計來看, Pen-F 不只是走復古路線,應該說 Pen-F 的造型比起先前的機種又更復古了,包括更有稜有角的機身,大型化的復古快門,還有正面將色彩風格(黑白、彩色、藝術濾鏡等)獨立成轉盤,另外也將電子觀景窗整合在機身內。 新聞來源: 43Rumors 雖然機背的按鍵配置看起來還是與 E-P5 近似,應該也有如 E-PL7 的下翻式 LCD 設計,機頂的模式轉盤則有著高階機的鎖定設計,另外也有獨立的曝光轉盤,而開關鍵的造型則是採用圓型的旋鈕設計。另外根據 43Rumors
9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