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P+ 2017 :隨身街拍機Pentax  KP是K1 、 645Z用戶的第二台相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Sigma Foveon X3 升級,三款機種隨之改款
這次 CP+ 展會, Sigma 除了端出新鏡頭以外,也將旗下三款機種升級到全新一代的 Foveon X3 感光元件,這次採用三原色各 15MP 左右感光元件堆疊,理論值可達 46 MP 。三款改款機名後方全部冠上 Merrill 的子名稱,也是這次導入全新生產技術後感光元件的一個新名稱。 這張 Merrill 元件基本規格與先前發表的 SD1 採用的感光元件相當,但由於全新製程,成本也隨之降低許多。這三款產品基礎性能方面與先前無異,主要只是在於感光元件的升級。目前預計 SD1 Merrill 三月推出,售價約為 20 萬日幣, DP1 以及 DP2 Merrill 售價未定。但對於已經花了
13 年前
是三星高階 EVIL NX20 底部照片泄露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高階 EVIL NX20 底部照片泄露
圖片來源: PhotoRumors.com 筆者最近跟三星借了新的 NX200 ,不過在三星的定義中,百位數定義的機器是無 EVF 的(可外掛),而二位數的機體則是整合 EVF 設計,有點類似 Panasonic 的 GF 與 G 系列的關係。而新款內建 EVF 的機種 NX 20 也終於有了第一張泄露照,從造型看起來應該與 NX200 共用電池,螢幕採用可外翻的選轉螢幕,也有下方整合方向鍵的轉盤。 雖然三星第一代的 NX100 在筆者的感覺不是理想,尤其是那張 16MP 感光元件高 ISO 有點糟糕,但是 NX200那張新的 20MP 元件改善了不少,跳轉貼一張 ISO 1600 隨拍的照片
13 年前
是Pentax 無反光鏡新機 " K-01 "以及新 Kit 40XS 小照片出爐!(更新: dpreview 出現外觀與預購價!)這篇文章的首圖
Pentax 無反光鏡新機 " K-01 "以及新 Kit 40XS 小照片出爐!(更新: dpreview 出現外觀與預購價!)
照片來源: ClubSnap 討論串 據說沒意外的話, Pentax 最新的無反光鏡機身 K-01 ,也就是先前被戲稱為大 Q 的機身就要發表了,而在發表前夕在國外的論壇就陸續有些機身剪影釋出,筆者找到 ClubSnap 的某討論串當中有好幾張應該是正式產品的照片,筆者挑出這張三種不同顏色機身與鏡頭群的合照,以及跳轉後全新的 KIT " DA 40mm F2.8 XS" 餅乾鏡的照片。 先前的訊息是這款機器將使用 K5 同級的感光元件以及 LCD ,具備 EVF 無電子觀景窗設計,雖是無反光鏡設計,由於未拿掉鏡後距,不需轉接環就能 PK 接環鏡頭,機身有黑白、白黑以及黑黃三種配色。另外的消息是
13 年前
是OM 新機 OM-D 即將升級到 16MP 感光元件!這篇文章的首圖
OM 新機 OM-D 即將升級到 16MP 感光元件!
根據最新消息,即將在 2 月發表的 Olympus 新機 OM-D 將會使用 16MP 的感光元件,沒意外也是 Pasnasonic 所搭載的那張元件,這亦是 OM 第一款啟用新元件的機身,據說幾年前 Olympus 曾說 12MP 感光元件已經能滿足 m43 系統的需求,不過看來隨著競爭對手增加畫素,加上 OM 最近醜聞纏身,的確除了機身外型之外也要有所振作了。除了新元件以外,據說也會導入與感光元件一起調校的超高品質 EVF。 另一則傳聞,這款新機會在1,000 ~ 1,100 美金歐元上下! 跳轉讓學長分享個幾個宮崎葵的相機廣告一起為 Olympus 新機集氣吧! 新聞來源: 43Rumo
13 年前
是Xperia S 12MP 攝影鏡頭實拍照出爐!這篇文章的首圖
Xperia S 12MP 攝影鏡頭實拍照出爐!
圖片引自: Phone Arena 上面這張就是由 Phone Arena 在 CES 以 Sony Xperia S 的12MP 背照式 Exmor R 攝影鏡頭所拍攝的照片,上一代 8MP 背照式 CMOS 元件已經廣為好評,且迅速的被許多廠商包括 HTC 、iPhone 4S 採用,筆者個人也對這張新一代元件抱著強烈的興趣,雖然影像品質會與影像處理引擎以及鏡頭有相當的關聯性,但是整體看起來這張元件的拍攝效果相當不賴。 原始引用來源的 Phone Arena 還拿它跟 Panasonic FZ40 做對照,有興趣的人請到引用來源仔細比較一下吧。 新聞來源: Phone Arena 相關文章
13 年前
是柯達與 Bullitt Group 合作,將在 CES 展出多款行動設備這篇文章的首圖
破產前最後一博!柯達再告蘋果與 HTC
老字號柯達岌岌可危,正面臨宣佈破產的邊緣,而也許是作為破產前最後一博,或是為了向潛在客戶證明它仍握有大量專利優勢,柯達再度槓上蘋果與 HTC ,針對相機專利向 ITC 提出對這兩家廠商關於影像傳輸以及影像預覽的控訴,至於會不會成功恐怕還要好幾年的時間,也不曉得柯達能不能撐到宣判,不過作為宣示專利實力應該還算足夠吧? 新聞來源: IT Media 相關文章: 映像觀點18:閒聊Olympus金融醜聞之後老字號亮紅燈再一樁!柯達將影像感測器事業群賣給 Platium Equity非關新聞14:國際賞鳥博覽會、徠卡與各家望遠鏡
13 年前
是Canon Powershot G 系列最新傳人叫 G1X ? 這篇文章的首圖
Canon Powershot G 系列最新傳人叫 G1X ?
去年底日本有一家媒體對於日本幾家相機廠的高層進行訪談, Canon 當時就提出: "為何 EVIL 就非得要換鏡頭不可?" ,而這一兩天就開始傳聞 Canon 即將發表一款 G1X 的新機,雖然並非可交換鏡頭、也非 APS-C 片幅的感光元件,不過最驚人的是感光元件尺寸達 1.5 吋的 14.3MP 元件,比起 m43 的片幅還大。 至於鏡頭的焦段為 28~112mm 四倍變焦,光圈最大為 f2.5 ,可拍攝 14bit 的 RAW 檔,最快每秒 6fps 連拍,最大畫素下 4.5 連拍,使用的處理引擎為 DIGIC 5 ,其他像是 1080p 錄影也是少不了的。正式上市時間為 2 月,不過感
13 年前
是結合 Android 的可能性之獸, Nikon S800c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NEC 推出攝影機超高解析度補正技術
NEC 的這項技術並非感光元件技術,而是影像的數位補正技術,目的在於協助如街上的監視攝影機所拍設的畫面進行放大後還能維持影像的清晰;而且相較其他的補正技術, NEC 強調它們不需要使用多張連續影像,僅需使用一張照片就能進行超高倍率的放大。 這項技術是基於龐大的影像數據資料庫,運做的方式是從資料庫各種不同解析度的圖像當中挑選出合適的物件進行補正。這項技術的目的仍是以道路交通安全以及防災的監測為主,不過從資料庫中挑選物件進行補差的方式真的不會出錯嗎? 新聞來源: The Verge 相關文章: NEC的車牌辨識系統能夠在行進間辨識呦!從防災到避災,由NEC闡述日本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得到的教訓進化
13 年前
是繼 EOS 1Dx , Nikon D4 也來了?這篇文章的首圖
繼 EOS 1Dx , Nikon D4 也來了?
雖然 Canon EOS 1Dx 已經搶先發表,不過要到明年才正式上市,而永遠的死對頭 Nikon D3 似乎也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 Nikon Rumors 釋出一份可信度據說有九成以上的規格表。比較特殊的地方是,這次 D4 不再走超高畫素路線,相反的卻是把畫素定在 16MP ,比起先前 D800 的 36MP 低了不少 ,甚至比 Sony APS-C 片幅的新感光元件 24 MP 還低。 這是怎回事呢?這很可能是 Nikon 產品定位的問題,未來 D800 雖有較高的畫素,但是連拍速度以及極限 ISO 都比較差;反觀 D4 則有高速的連拍以及更高的 ISO 。筆者私認為,也許還有顧及到畫
13 年前
是100年資訊月:Fujifilm FinePix X100 相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100年資訊月:Fujifilm FinePix X100 相機
如果要我們一句話來形容 Fujifilm X100:回歸傳統,喚起攝影與構圖的原點 富士在極高價的數位相機上缺席了很久,尤其是口碑極佳的數位單眼更是許久沒有消息。但沒想到富士另闢蹊徑,推出了「復古式」相機。特別強調了「復古式」,是因為他真的參考了以往古早旁軸相機的設計,無論在外形還是操作介面,都相當地深入,並不是像 Olympus Pen 系列,是以古早外形為設計基底,但操作介面是屬於現代化的做法。 外觀造形 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台 X100 時,一定會被他的外形所吸引,復古外形的設計,黑紋蒙皮覆蓋,以及鎂鋁合金機身,所散發出的,就是那種濃濃的悠閒品味。 只是在熱靴下方特別寫「Made in Ja
13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