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華為 5G 華為軟硬並重 持續強化手機產品創新 5G網路時代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華為注重軟體與硬體的研發創新,例如將Android作業系統底層編碼約80%比例重新編寫,藉此讓作業系統與硬體架構有更好相容性,2017年投入研發經費就達人民幣896億元,佔下全年營收的14%左右,比蘋果投入研發經費更高,在硬體創新部分,華為也會持續關注全尺寸螢幕設計、折疊螢幕使用情境,甚至無線充電、防水,以及升降鏡頭形式的應用模式。 對於近期IDC市調統計數據顯示華為在全球手機出貨表現已經超越蘋果,僅次於三星渠求手機出貨量的成長表現,而接下來也將迎接5G連網應用時代來臨,華為消費者業務營運長萬颷稍早接受訪談時表示,比起整體出貨量表現與市佔成長,華為更看重的是中高階產品於市場成長表現,同時也認為 Mash Yang 6 年前
科技應用 華為 華為GPU Turbo將主要導入P系列與Mate系列 CPU Turbo需手動啟用 華為的GPU Turbo跟CPU Turbo技術可以同時在相同裝置使用,在P系列或Mate系列高階機種將會導入GPU Turbo技術為主,而CPU Turbo則因為必須額外調整處理器硬體層設定,並且必須額外搭配獨立按鍵手動啟用,目前將會針對特定機種如榮耀Note 10額外搭載。 針對目前應用在旗下手機的GPU Turbo與CPU Turbo技術,華為在進一步的說明中表示GPU Turbo主要還是基於軟體指令搭配Kirin 960、970等處理器,讓GPU運算效能有一定程度以上提昇,同時未來也會對應需要大量應用GPU效能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應用。至於CPU Turbo部分,則是藉由硬體端介入讓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華為 歐洲 華為東莞松山湖新總部宛若歐洲古城,裡面還有浮誇的園區小火車 由於華為位於深圳阪田的園區隨著企業增長也越來越不敷使用,華為也選在東莞的松山湖建設全新的研發總部與產線,而松山湖的研發總部區域可說是相當的浮誇,一進到溪流背坡村的研發總部區域,映入眼簾的並非傳統的辦公大樓,而是仿歐洲式的城堡型建築,同時還看到一列復古外觀的兩節式火車在溪流背坡村行駛。 這列小火車的目的,是做為在這廣達 140 萬平方公尺、分成四大區塊的園區當中的員工移動工具,這列火車在長 7.8 公里的遊園軌道單向行駛,讓員工可藉此在廣大的園區內移動到不同的區域使用。 目前溪流背坡村還在陸續建設中,僅有部分的區域已經落成使用,而各個區域之間則是以歐洲的地名命名,例如起始站為巴黎,若只從遠處眺望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nova 華為 華為nova 3、nova 3i在8月台灣開賣 搭載旗艦機功能 售價分別約在11000元與15000元區間 華為鎖定女性及入門市場的nova3、nova 3i將在台灣上市,不會搭載中國才有的數位助理,而改用Google Assistant,售價應該分別落在11000元及15000元區間。 先前已經在中國市場推出,分別主打智慧拍攝等應用,並且以女性自拍、意見領袖等用戶為主要目標族群的nova 3,以及更入門定位的nova 3i,稍早由華為台灣總代理訊崴技術確認將在8月15日於台灣地區推出。 針對nova品牌名稱,華為方面表示主要是以「超新星」名稱,象徵此項產品主打年輕用戶、表現自我等用戶族群,前後已經在全球市場累積超過4000萬名用戶,相比華為旗下P系列、Mate系列及Y系列,將更鎖定希望透過手機「發 Mash Ya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Huawei 華為 Kirin 970 鎖定熱愛自拍的年輕族群,華為前後雙攝機種 Nova 3 、 Nova 3i 八月底在台推出 華為在今年推出拍照表現出色的 P20 與 P20 Pro ,而稍早也預告將在八月底推出鎖定年輕、熱愛自拍族群的 Nova 3 以及 Nova 3i 兩款新機,強調前後都搭載雙鏡頭,並承襲來自 P20 的 AI 攝影技術,但整體更為年輕化。目前價位與色系都還未公布,但價格應該會較 P20 更有競爭力。 (最右側為 P20 Pro ) Nova 3 與 Nova 3i 為孿生機種,螢幕都為 6.3 吋 18:9 FullHD+ 瀏海屏,而 Nova 3 採用 3D 曲面玻璃機背, Nova 3i 則為 2.5D 玻璃機背;同時 Nova 3 與 Nova 3i 的顏色也較 P 系列更為年輕化。此次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平板 華為 華為將持續推出7吋以上平板 並導入GPU Turbo、CPU Turbo等新技術以提升使用體驗 雖然平板跟大螢幕手機間的界線逐漸模糊,華為也將持續推出7吋以上的平板,而且導入GPU Turbo、CPU Turbo技術。 針對目前大尺寸螢幕手機持續侵佔平板市場情況,華為也觀察到平板裝置成長空間逐漸縮減,同時市場獲利也持續減少,甚至有更多平板使用情境被智慧連網設備取代,但相比其他競爭對手陸續退離競爭,對於華為反而有更大成長空間,其中包含因行動裝置遊戲市場擴大,進而讓小尺寸平板有發展機會,並且能針對老人、小孩使用需求,或是針對企業、商務、教育等輕生產力應用場景提供合適產品,另外也會持續加入更多創新互動體驗。 根據華為表示,目前平板裝置在去年總計累積1250萬台出貨量,相比前一年的成長幅度達30 Mash Yang 6 年前
科技應用 癮觀點 藍牙 華為 ldac LHDC HWA 癮觀點:由華為領軍的高音質藍牙協定第三勢力 HWA / LHDC 到底有何目的? 在華為發表 P20 、 P20 Pro 時,曾在音訊的部分強調支援名為 HWA 的高音質藍牙協定,這也是繼 aptX HD 、 LDAC 之後業界第三項藍牙高音質協定,不過由於當下還未有支援此項協定的終端,對於這項協定的未來性也令人感到疑惑,但除了中國品牌外,亦有如台灣奧圖碼、 OC Studio 、管迷,以及 Audio Technica 、 TEAC 、 Onkyo 、 iRiver 、 Astell & Kern 等日、韓品牌加入,甚至德國老字號 Sennheiser 也宣布加入陣營。筆者也就稍早華為代表針對 HWA 的市場目標,以及從華為針對日本媒體進行深入訪談的報導進行整理, Chevelle.fu 6 年前
人物專訪 華為 5G p20 pro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營運官萬颷談現況:手機比起總量更看重中高階市佔, 5G 終端將如期上市 在稍早,由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營運官萬颷與台灣媒體針對華為近期的戰略進行訪談;針對華為近日於手機出貨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關於此,萬颷認為比起總出貨量與市佔率,華為更看重在中高階市場的市佔率,畢竟唯有在中高階市場站穩腳步,才更能彰顯品牌對於消費者是有價值的,也意味著公司健康成長。 相較出貨與市佔率、華為更重品牌健康發展 萬颷表示,要增加市佔相當容易,只要將價格下殺、降低硬體規格配置,很快就能衝出一波市佔,但華為曾有慘痛的教訓,推出低規格的低價產品,雖繳出瞬間的亮眼成績,卻造成消費者體驗不佳,導致消費者購買一次後就不願再次購買,對品牌力有嚴重的傷害。 回到出貨增長,萬颷認為這是由於公司持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pc 平板 華為 matebook 華為平板鴨子划水獲得增長、 PC 鎖定高品質、高價值市場,而華為 MediaPad M5 將於 10 月升級 GPU TURBO 目前華為消費性產品分為三大產品,包括智慧手機、智慧家庭以及平板與 PC ,而在平板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華為的平板裝置仍在 2016 到 2017 年繳出 30% 成長的成績,同時華為也開始跨入 PC 領域,做為補充平板產品在高生產力的戰略,而華為也針對當前的平板與 PC 戰略與發展進行解說。 華為 MediaPad M5 將成為首款獲 GPU TURBO 升級的平板 同時在此次的活動,華為也宣布將在 10 月為台灣的 MediaPad M5 導入 GPU TURBO 升級,為這款影音平板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提升遊戲的平均更新率與更新穩定率,整體性能約提升 20%-30% ,同時這也是華為首款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華為 IOT 5G 網通 華為網通邁向 5G ,亦期許新融合網路帶來創新與更強大的連接體驗 此趟使受到華為邀請,在今日前往華為的大本營深圳進行幾天的參訪,而在首日參訪了阪田園區當中的技術展廳,雖在消費端華為的印象是手機品牌,不過成立至今已經 30 年的華為的老本行是網通技術,即便在成為目前全球手機出貨第二大品牌的華為,仍有一半的營收來自網通部門,手機與消費終端則佔約四成。 華為位於深圳的阪田園區當中,在地下室布置了一區的網通相關技術展示區,目前的展示重點,可說是華為接下來網通發展的布局與概念,另一方面也幾乎是所有網通廠對於 5G 共通的想法。 雖然目前 5G 才剛釋出第一個標準,但當初在規劃 5G 之時,就不像前幾代技術是以通話與行動寬頻作為重心,而是希望打造一個能行遍全球、滿足各類 Chevelle.fu 6 年前